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浅谈注册会计师应如何看待会计报表中的错误与舞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企业的发展,经济活动浩翰复杂,出于实际和经济的考虑,时间和经费的限制,或是审计成本与效益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很难也没有必要像以前那样对被审单位的审计作到面面具到,且现代会计报表审计不以查错揭弊为主要目标,而被审单位的错误与舞弊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未能查出精心策划的影响较大的舞弊行为的风险就必然存在,为降低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对会计报表中的错误与舞弊给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申玉尧 《山西农经》2020,(5):161-161,163
近年来,财务舞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对于我国而言,随着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财务舞弊现象一直存在,且呈现愈演愈烈的态势,其中农业类公司的舞弊案件占比一直居高不下。以草原兴发为例,分析了农业类公司的审计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审计策略,以期降低农业类公司的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推动我国农业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近年来频繁的审计失败案例可以看出,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并没有严格依据审计准则的相关要求合理识别与应对财务舞弊审计风险,造成审计失败。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识别与应对在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审计风险,成为审计工作的重点。本文主要强调风险导向审计的实务指导作用,以金亚科技为例,从财务报表及认定层次分析金亚科技存在的审计风险,站在会计师事务所的角度给出应对策略,以帮助审计人员在审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能够关注到财务舞弊风险高的领域,更易识别舞弊所带来的风险,对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舞弊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日益严重。不仅给企业、股东和债权人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也对会计师事务所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注册会计师发现和防范舞弊的能力,确立舞弊审计的技术策略,降低由于舞弊引起的审计风险是遏制舞弊行为的有效举措,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风险导向审计是以对审计风险的评价作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并贯穿于审计全过程的现代审计模式。一方面,通过降低检查风险从而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有利于审计职业的生存与发展。一、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相比,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l郾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全面动态地分析评估审计风险。风险导向审计最显著的特点是它将被审计单位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来判断影响因素,从企业所处的商业环境、条件到经营方式和管理机制构成、控制结构的内外部各个…  相似文献   

6.
审计存在风险。银广夏、东方电子、安然公司、世纪通信公司等诸多财务舞弊案件的曝光,安达信的倒闭,引起了人们对审计风险的重视,也引起对审计模式的思考,该采取什么样的审计模式才能更有效地规避审计风险,是所有注册会计师面临的严峻课题。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审计模式已经引起国际职业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20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引入风险基础审计模式理念,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来保障其合理运行,至此风险基础审计相对于传统审计的优势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然而,由于我国审计起步较晚,风险基础审计在引入与运用过程中面临着审计成本过高、注册会计师的舞弊与审计失误严重等不可回避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完善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注重审计人员的审计责任与审计质量、丰富风险基础审计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及制度等措施,进一步推广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主体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后,由于做出的审计结论或提出的审计意见不恰当或不正确,而给审计主体带来某种损失的可能性。审计按其主体分类,可分为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因此,审计风险相应地可以分为国家审计风险、社会审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社会审计风险探讨相对较多,而忽视了对国家审计风险和内部审计风险的分析。本文拟通过对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风险特征进行比较,以方便更好地理解和识别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9.
审计发展到今天,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目标可以定义为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一惯性”表示意见。然而不断出现的国内外公司造假舞弊,注册会计师是否应该把相当一部分精力放在调查重大舞弊上呢?揭露重大舞弊是否是注册会计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注册会计师审计从其产生开始就与揭露舞弊有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起点,通常界定为1721年英国的“南海公司事件”。对南海公司的查处,是注册会计师审计产生的“催产剂”,在注册会计师的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南海公司创建于1710年,以发展南大西洋的贸易为目的,兼营捕鲸…  相似文献   

10.
期望审计风险标准化虽然使审计程序失去灵活性,降低审计效率,但是却有利于审计风险的控制;同时,期望审计风险标准化使审计成本趋于一致,从某种程度上遏制事务所的低价“倾销”行为,从而对维护整个职业的声誉和行业发展意义重大。5%是普遍可以接受的期望审计风险,但要想使审计成本趋同,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评估必须客观、规范。  相似文献   

11.
审计产生至今,始终为满足社会需求而努力——审计模式从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作为一种现代审计模式,审计界将其视为审计模式的一个革命性变革。然而,安然事件后,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受到行业内外的广泛质疑。为缩小审计期望差和提高审计功效,审计职业界开始重新对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进行审视,由此形成新的审计方法,称为风险基础战略系统审计方法(简称SSA),我们在这里称之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而将人们建立在审计风险模式基础上的风险导向审计观念称为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相似文献   

12.
货币资金作为企业流动性最强的一项资产,代表企业的现实购买力水平,是企业用于交换其他资产、偿付债务的重要手段,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息息相关。货币资金超强的流动性和超高的控制风险容易引发盗窃、贪污、挪用或者其他的财务舞弊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审计风险。因此,研究货币资金的审计风险问题十分必要。本文重点分析货币资金的审计风险,基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视角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提高企业对货币资金的重视程度,保障货币资金的安全与完整。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宽,责任纠纷时有发生,审计风险问题日显突出。所谓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财务报告事实上存在重大漏报、错报或单位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和弊端,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审计人员未能发现,认为财务报告合法、公允以及单位内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健全、有效的,因此提出不恰当审计意见而造成一切不良后果的可能性。如何降低审计风险并减少到最小程度,已经引起广大审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下面,笔者就林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及防范谈谈个人看法。一、林业内部审计风险成因分析1.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与…  相似文献   

14.
审计风险理论是审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审计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它制约着审计质量,影响审计实务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外一系列上市公司的造假丑闻和审计失败的案例接连发生,更加紧了对此问题研究的迫切性。如何降低审计风险,怎样防范审计风险,正在成为审计理论和审计实践面临的主要课题。本文从审计风险的概念出发,系统分析审计风险的特征、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改进对审计风险的控制,以便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5.
田旭 《绿色财会》2006,(12):19-21
以国家审计公告制度为切入点,提出应从行业角度加深对国家审计风险的理解。逐一对国家审计公告制度下审计风险的拓展和防范进行分析,期望对顺利推广国家审计公告制度、打造透明政府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6.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审计工作不断深化和审计影响的不断扩大,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它涉及到审计的各个环节,贯穿于每个审计项目的全过程。而审计风险来源于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只有对审计工作的各方面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才有助于提高综合处置审计风险的能力,尽量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程度,保证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各项审计计划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7.
审计风险的产生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将审计风险定义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未能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由于审计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审计风险在某种角度上说是不可避免的。然而,虽然审计人员不能完全消除审计风险,但是通过自身努力,寻找事物发展中的风险点,改变风险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将风险降到最低却是可能的。因此,研究审计风险产生的各种因素,对审计人员提高审计准确性,避免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对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提出…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风险导向审计不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只是将审计风险模型运用于制度基础审计之中,并以此指导审计工作和进行审计风险控制;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为指导思想、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的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19.
浅议降低审计风险的途径张静杨静所谓审计风险就是在财务报表事实上有重大错误时,审计人员认为财务报表公允表达,并因此提出无保留意见的风险。或者是由于重大审计错误导致有关总体审计结论错误的可能性,而一旦作出了错误的审计判断,就会导致某种不良后果。审计风险的...  相似文献   

20.
货币资金是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一些舞弊、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与货币资金有密切关系,且被审计单位对货币资金审计的防范程度较高,因而货币资金的审计风险相对较高,难度较大。尽管在实务中对货币资金审计都很重视,但由于传统的审计方式主要是核对银行对账单与银行存款,并且审计过程中,常常将货币资金项目交给一些初涉审计领域的审计人员来做,因而存在一定的检查风险。本文针对在货币资金审计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问题,以及货币资金舞弊的新动向,总结出几点需要关注的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