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宝军 《城市建设》2010,(2):200-201
研究目的:目前有效铁路规范虽然对地震区选线有一些规定,但没有结合具体的地震动参数,操作性不强。汶川大地震在艰险山区产生的次生灾害非常严重,但汶川地震不同动峰值加速度值大小与山区铁路次生灾害的严重程度是不一样的,选线设计、工程处理有很大差别,通过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导位于艰险山区高烈度地震区铁路(目前非常多)选线,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研究结论: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g、0.15g的地区,铁路选线可不考虑地震因素;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0.3g的地区,铁路选线要考虑地震因素;对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大于等于0.4g的地区,铁路选线受地震因素控制,工程设置以易于修复为原则。  相似文献   

2.
克其克苏布台特大桥是精伊霍铁路跨越北天山的克其克苏布台U形沟壑上的高墩、大跨连续刚构特大桥,是新建精伊霍铁路线上重点控制工程之一.在高风压区及地震烈度8度以上的地震区,抗风设计和地震作用也将成为高墩大跨桥设计的主要因素.克其克苏布台特大桥的成功修建也成为高风压区、高烈度地震区、高温差的山区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设计和施工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拉萨至日喀则高原铁路的走向和特点,对青藏高原山区铁路选线中地质选线、路基横断面选线及桥隧方案选择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步伐也不断加快,同时铁路、公路交通方式开始大力发展,部分山区也不例外。而山区铁路、公路交通运输最主要的就是隧道,所以山区隧道的施工发展也越发蓬勃。但是由于复杂艰险山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隧道施工技术必须能够克服软岩、岩爆、地震断裂带、涌水等种种障碍才能得以实施。本文就山区隧道的重要性、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性、隧道常出现的病害等进行探讨,以期能够为山区隧道的施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以及次生灾害。国内外历次地震的经验告诉我们抓好抗震设防地区建设工程的抗震设计是减轻未来地震灾害损失最积极、最有效和最根本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广大网友推荐的“汶川地震十大关键词”出炉了。他们分别是:五一二、汶川,总理,救援,徒步,抢,不抛弃、不放弃,感动,捐献,次生灾害,生命奇迹。读着这些关键词,我感触良多,于是,写下如下文字。  相似文献   

7.
地震作为破坏巨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一直被人们所研究。地震荷栽作用下地下洞室(隧道)响应与安全分析是我国强地震区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地震荷载作用下地震动频谱特性对地下洞室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洞室最大位移、速度、加速度随着频率的增大而减小,两帮应力值在低频区域变化明显,顶部底部变化较小。地震的低频成分对地下洞室结构的动力反应影响较大。分析有助于我们增加对动荷载下地下洞室(隧道)的变形和破坏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关于铁路选线设计,其综合性较强、涉及多个专业.在具体线路设计过程中,线路设计师要有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深入分析地质、地形等地理环境,从而设计出符合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等需求的最优化铁路线路.本文首先说明了铁路选线设计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铁路线路设计需考虑的因素,最后阐述了铁路线路设计技术的发展——虚拟地理空间建模平台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虽然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发展迅速,但公路建设仍存在大量有待解决的问题.公路工程多数沿山区、丘陵、河谷行进,从而与地质环境脆弱带在空间上直接冲突.确定公路选线设计需要评价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尽量控制或减少工程对环境的不利作用,从工程设计源头控制灾害,从从公路建设投资、后期投资和社会效益,做好路线方案比选,为确保提高选线质量、优化设计及正确决策.通过对近年来公路建设的总结,谈谈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自然灾害的严重增多,防灾减灾已成为各国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灾后重建也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一种,特别是2008年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汶川地震,更是石旭铎国家和地区得到警醒.本文主要对城市防灾减灾工程进行了分类,分析了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的重要性,分析了国内外城市防灾减灾工程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山区公路选线,必须认真考虑地形、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的综合影响,把握选线原则,分清路线类型,因地制宜地采取穿越、绕避等方法,以克服地形、地物、地质等各种障碍,从而比较论证选定合理的路线.  相似文献   

12.
一、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众所周知,地震造成的主要灾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人的伤害。包括人员死亡、生理受伤,心理、精神创伤。二是对人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城市地震灾害既具有地震灾害的共性又与城市本身的特点紧密相关,它主要有如下3个特点:1、产重性。由于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化,交通、生命线工程的高度网络化,通讯系统高度中枢化,一旦遭受地震袭击,其灾害是非常严重的。如1976年唐山地震,死亡24.2万人,重伤16万人,使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中国重工业城市瞬间夷为平地,经济损失达100亿人民币。又如1995年的日本阪神地震,死亡5000余人,伤亡2.6万人,建筑物、高架桥和隧道也遭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2、连锁性。地震不同于有些自然灾害,它不但直接给城市造成灾害,而且还往往产生次生或诱发其它灾害,形成灾害链。主要类型有:地震-火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在地形复杂的山区进行选线设计时需注意的问题,在部分复杂地段和特殊地段选线设计中的一些体会.本文认为在困难山区应重点解决铁路展线问题.通过采用较大限制坡度以适应高差较大的地形,使用正交或大角度方式,以长隧、高桥结构形式越岭、跨大江大河,合理利用沟谷地段,达到少展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修建已经提到历史的议程,但该区域海底地形地貌复杂,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薄弱,水文地质条件较差,近代活动断裂发育,地震等级高且活动较频繁,相应的地质灾害及次生地质灾害非常严重,这些客观的地质条件为通道线住选择和工程方案的确定带来较大的难度,本文意图从地质角度论证,得出可行性的结论.研究结论:通过工程地质条件的全面对比、分析、论证,特别是近代活动断裂引发的地震地质灾害,对通道线位及工程方案得出如下结论:东线位置紧邻震源,位于地震灾害核心部位,不宜采用,西线位置优于东线位置,工程方案隧道优于桥梁.  相似文献   

15.
桥梁是交通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后,如果桥梁发生破坏,则将阻碍及时的救灾行动,加重次生灾害,不仅导致人民生命财产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还影响到灾后的恢复与重建.因此,桥梁的抗震设计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矿区铁路专用线线路方案经济合理,并确保建成后运营可靠,本文以银星一号煤矿铁路专用线为实例,对影响线路方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在矿区铁路选线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以及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5.12汶川大地震和3.11日本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将会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地震监测预报的现状、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发展的思考及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对策措施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震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的主要原因.是由地震引起的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破坏,以及次生灾害.本文从抗震设计思路发展历程;现代抗震设计思路及关系;保证结构延性能力的抗震措施;我国抗震设计思路中的部分不足;常用抗震分析方法这五个方面,对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现代抗震思路及我国设计规范抗震设计方法的理解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地震是近代世界地震吏上最严重的灾难性地震之一,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5.12汶川地震建筑物震害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规划选址对建筑物震害的影响,综述了规划选址与其相关的重要理论和方法的关系,提出灾后重建规划选址的建议,希望能对有关部门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也希望由此引发相关研究人员的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5.12地震灾区砌体房屋的震害分析,总结震害原因,对砌体房屋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一些简要论述,对于地震后砌体房屋的修复、加固和其他地震区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