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供给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明 《农业经济》2003,(7):21-22
农民贫困、农业停滞和农村落后的“三农”问题 ,是一个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再就业问题 ,因此 ,只有加快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本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一、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1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从整体上看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符合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 ,但也有自己的特点 :(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很不平稳。这与农村二三产业尤其…  相似文献   

2.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和城市转移,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目标的必由之路,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道路的独特性,着力研究这些特征是本文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新疆是一个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并存的具有特殊省情的大省区,其经济结构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因此,新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进程具有相应于所处发展阶段的非典型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探讨徐长青,徐全川我国农业经济存在着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两大问题,他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解决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安置,对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稳定农村,乃至稳定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笔者在本文中试就市场经...  相似文献   

5.
这篇文章,是两位在乡里工作的同志写的。有观点,有材料,很朴实。我们欢迎在农村基层工作的同志投稿。  相似文献   

6.
潍坊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劳动力的过剩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对潍坊市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测算,分析了转移的特点,并结合实际,提出加快潍坊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略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柏正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合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同题的决定》对建立我国劳动力市场做了新的深刻论述。在这一理论和方针下,有必要对我国成收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做迸一步的深入认识和分析。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工业化进程中...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分析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车的社会经济背景基础上,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产业转移,特别是兼业型转移现象做了进一步评价,并提出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几种模式转移。  相似文献   

9.
一 由于农业产品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资料,这就决定了农业劳动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社会必要劳动的性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推导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的科学结论。应当确立这样一种观点,即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个综合性的指标,它不仅反映着一个国家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而且反映着一个  相似文献   

10.
程凤荣 《农业经济》2000,(12):28-29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概念界定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经济学涵义。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过剩问题本质上与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是一致的,二者都是劳动生产率发展导致的劳动力相对于土地、资本的过剩。所不同的是中国的农业劳动力过剩不仅仅是劳动生产率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中  相似文献   

11.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运行机制,是指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全过程内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制约关系及其功能。这种运行机制的性质是由某一社会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各种经济活动还都必须要经过市场,经济运行必然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市场机制的调节,在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配置方面也必然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价值规律的调节,同时又要加强计划  相似文献   

12.
对于中国人来说,剩余劳动力转移,昨天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今天却极富有挑战性地横亘在人们面前,它已构成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推进的关键。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安定诸多问题。为此,必须把握住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对策,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子。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特点1.剩余劳动力的素质低,转移的流量大,流速快具有低的文化素质和受自然经济影响较大的人口已构成我国劳动力转移上的一大特色。据统计,我国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仅占农村人口的5.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为  相似文献   

13.
成功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该文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滞后性、阶段性以及内部转移的非均衡性3个方面对云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进行分析,从而为云南省4类不同地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道路选择姚传江一、我国农业劳动力剩余状况探析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改革的突破口选定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重要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作为稳定全局的第一产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逐渐...  相似文献   

15.
剩余劳动力的概念;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的前景预测及转移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也一直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所吸纳的劳动力日趋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愈来愈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处理好农村剩余劳动力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一些理论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迎斌 《农业经济》2000,(12):26-27
我国农业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部门预测,到 2000年底,农业剩余劳动力将达到 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生与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农村的发展、农业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众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中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滞留地农业领域,社会经济各方面产生较大影响,该文就此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转移效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劳动力转移这一资源再配置效益倒底有多大?本文对此问题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般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必然相应提高城市化发展水平。但在我国,伴随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城市化水平却是明显地滞后了。其中原因何在?对此,本文拟作一点分析。 一、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城市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出现,但是真正的城市化只是在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城市化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兴起,工业化最早开始的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