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指示和照应分别属于语用学和篇章语言学两个相互独立的学科,指示和照应是指示语的两个重要的功能。要区分指示和照应,应该从对语境的依赖入手。在Levinson对指示词语不同用法的总结的基础上,我们对指示和照应的用法进行进一步探究,结果表明,指示和照应不是相互排斥的,它们分处两端共同构成一个连续体。在指示语的对比分析过程中,语用因素和认知因素呈现为一种互补关系。  相似文献   

2.
照应是语篇衔接研究的一个重要论题,也是英汉科技语篇翻译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人称照应在英语的科技语篇中体现出不同于其他语篇类型的特点.如何解读照应词是翻译过程的关键.译者应该运用汉语偏爱的衔接手段取得与原文异曲同工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自建语料库的方式,对唐诗人称照应选择及其英译进行了研究.从人称照应表现的形式和特点来看,唐诗与一般语篇最大的不同在于:一般语篇在汉语人称代词系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第三人称代词,而唐诗人称照应一般采用零形式,其英译文中人称代词使用频率极高.  相似文献   

4.
李善波  齐兴利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82-183
国有企业存在的根本问题是缺乏自我约束机制,特别是缺乏对企业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文章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探讨国有企业形成自我约束机制的可能性,提出国有企业自我约束的形成模式:“双向回环式管理体系”,并讨论了双向回环管理体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杨洁 《湖北经济管理》2009,(11):143-144
本文以预算软约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经济转型时期我国企业面临的制度环境进行分析.指出地方政府转移到企业身上的政策性负担是软化预算约束的来源,并通过构建预算软约束下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对杠杆治理失效的现象进行理论诠释。  相似文献   

6.
风险之门——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面临两大约束,一是利率限制导致的利率约束,一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的信息约束.金融深化理论只重视前者,而忽视后者.由于信息约束,放任金融市场自由化会造成多方面的市场失灵,导致金融体系动荡.……  相似文献   

7.
债务约束及其治理功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理论层面对债务约束的基本概念、本质、类别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引自西方的债务约束相关理论对债务约束的主要治理功效进行了总结归纳,得出了债务约束的四大治理功效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王艳  翟先强 《中国经贸》2012,(10):98-99
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可以理解为企业通过创造满足企业人员各种需要的条件,激发企业人员的各种潜能及努力动机,使之产生实现组织目标的特定行为的过程。激励理论有:需求层级理论(生理、安全、社会、自尊及自我实现)、XY理论、保健双因子理论、三需求理论(成就、权力及亲和需求)、目标设定理论、增强理论、公平理论及期望理论。有激励就必须有约束,建立激励机制的同时必须建立约束机制,这是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9.
对监管者的有效激励和约束是银行监管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委托一代理”理论探讨建立有效银行监管者绩效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的重要性和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务员行政行为能否被有效地约束,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起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和强有力的国家系统。文章探讨了对公务员进行约束的必要性,分析现有约束机制的不足,运用制度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在观念内约、制度外约、技术支持三个层面,从行为前、行为中、行为后三个过程构建公务员行政行为约束机制的体系。  相似文献   

11.
1979年,Chomsky在意大利比萨的学术讨论会上作了一系列演讲。回美国后,他又在麻省理工学院重述这一演讲,形成管辖与约束理论(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这里主要讨论该理论中支配与约束理论的核心内容,其核心的定义解析以及该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明利 《特区经济》2007,(12):211-213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针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问题已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本文从激励与约束的经典理论出发,来揭示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职业经理人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郑新忠 《中国经贸》2014,(8):150-151
本文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和代理理论的研究范式和方法,就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的缘起、企业财务治理中的财权配置以及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构进行了论述。财务治理结构是关于财务剩余索取权和财务剩余控制权的制度安排。股东分享更多的财务剩余控制权是对股东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经营者拥有财务剩余控制权源于其拥有的经营决策能力及信息优势。围绕财产所有权这一核心来建构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是财务本质对财务机制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建科学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降低代理人的代理成本,提高代理效率。这既强调对代理人行为的约束,又强调对代理人的激励。激励与约束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激励,约束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限制。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股改之后,公司绩效与激励机制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因为,委托代理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使委  相似文献   

15.
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与国企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国企经营者是指行使国有资产经营权的董事阶层和行使日常经营权的经理阶层,他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样符合现代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有限理性、机会主义和风险厌恶的人性假设,必须对其进行长期有效的激励约束,才能使其能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国有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和效益的增长。鉴于国有企业经营者长效激励约束存在的特殊性和面临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产权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信息经济学理论和非合作博弈理论,给出了若干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委托代理理论与国有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委托代理理论是研究广泛存在于经济社会中的代理关系及其所出现的诸多问题的理论.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企业所有权和控制权的逐步分离而产生的.我国国有企业委托代理关系存在的问题是:代理人收入与其绩效不相关,激励不足;约束机制不力,内部人控制失控.要建立和完善我国国有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一是要进行有效的企业制度创新,二是建立代理人收入与其绩效相关的激励机制,三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约束机制,建立高度发达的竞争性经理人员市场,使之不断努力,创造好业绩.  相似文献   

17.
公务员行政行为能否被有效地约束,将直接关系到能否建立起高效、廉洁的政府形象和强有力的国家系统.文章探讨了对公务员进行约束的必要性,分析现有约束机制的不足,运用制度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提出了在观念内约、制度外约、技术支持三个层面,从行为前、行为中、行为后三个过程构建公务员行政行为约束机制的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是高速公路业主激励代建人努力工作的最佳动力。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业主对代建人的单位激励成本理论模型,通过模型分析得出了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性的边界条件和改善措施。结果表明:采用较高的监督程度、较大的可置信惩罚力度、较低的代理人成本,是保证高速公路代建项目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黄娟  文亚西 《魅力中国》2009,(22):57-57
在约束理论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的理论,其有效性已得到实践的有力证明。在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改革中有意识渗透整理理论,可以有效消除制约学校发展的障碍,使高职院校行政管理工作目标实现最优化。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制度变迁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度环境约束下的利益集团博弈理论",认为我国的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是在制度环境的约束甚至主导下,利益集团为了内化外部利润而相互博弈,最终在某个利益集团的主导下达成博弈均衡的结果.基于这一理论,本文认为在维护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推动集体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才是符合制度环境,能够内化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外部利润和获得各利益集团一致同意的制度选择,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