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谢雯  刘长春  焦跃辉 《经济论坛》2006,(14):129-130
一、引言 一人公司也称独资公司,是指由一名股东(自然人或法人)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一人公司有存在的客观社会根基。其一,股东承担有限责任是一人公司产生的内在驱动力。有限责任制度最初是被赋予股份公司股东的,以刺激投资积极性。一人公司可使惟一投资者最大限度利用有限责任原则规避经营风险,实现经济效率最大化。其二,传统公司内部制衡机制在实际运行中的变异为一人公司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其三,巨额资本的涌现为一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其四,高科技发展的条件下,中、小型规模企业具有构筑一人公司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
赵相昌 《经济经纬》2007,(2):157-160
公司法人制度赋予公司以独立的人格,一方面使公司股东在经济活动中承担有限责任,降低了股东投资风险,调动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股东承担有限责任,也为股东利用公司法人资格、规避法律、逃避契约义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从理论上探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内涵、特征、适用情形和条件,在实务中结合我国现实条件,提出构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建言,将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顺利确立.  相似文献   

3.
本针对我国当前审判实践中审理非正常解散公司民事案件时做法不一的状况,认为审判实践的混乱起源干立法的不足,我国的公司立法对于公司解散后的清算主体的确定,以及清算主体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在具体问题的处理上也缺乏可操作性。股东是非正常解散公司的清算义务人,股东清算责任具有人身性质。又有财产权的内容。在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和保护债权人利益二的关系上,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  相似文献   

4.
传统法学分析以公平、正义为视角,认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维护了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正义性,但对于该制度的效率价值却少有分析。法的经济分析与法的传统规则分析不同,其在分析法律制度的效率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通过运用法经济学分析方法对"揭开公司面纱"制度的效率予以探究,认为"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并不是牺牲效率换取公平的制度安排,相反,它的正确适用能够给股东有限责任制度带来更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是有限责任,它包括股东的有限责任和公司的有限责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背景下,拥有信息优势方的公司高层管理者有可能在公司“面纱”的保护下从事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的道德风险。据此,有限责任的严格化将成为减低管理者道德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的核心特征。这种企业组织形式降低并转移了股东投资的风险 ,促进了社会资本的流动 ,减少了交易费用。但个别公司大股东利用公司有限责任和独立的法律地位操纵企业 ,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更有一些企业利用破产手段达到逃债目的。针对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制度的缺陷 ,需从理论、制度上完善公司人格独立和有限责任制度之不足。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是有限责任,它包括股东的有限责任以及公司的有限责任.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的背景下,拥有信息优势方的公司高层管理者就可能在公司“面纱”的保护下从事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者权利的道德风险。认真研究公司“面纱”与公司高层管理者道德风险之间的内在关联,可以看出,有限责任的严格化将成为削弱或减低管理者道德风险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高校组建资产经营公司直接关系到产业规范化建设的进程和实效.本文探讨了股东有限责任的风险防范机制,提出只有避免财产混同,实现人格独立,资产经营公司才能真正起到避免学校承担无限责任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防火墙"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玉兰 《技术经济》2002,21(11):44-45
一、问题的提出 股份有限公司是指由发起人将公司的资本划分为若干份额,通过对外出售股份筹集资本金形成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所有者对公司债务仅承担有限责任的一种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股权结构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被各类(或各种身份的)股东所持有的比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公司的股份由哪些股东所持有;二是指各类股东所持有的股份占公司总股份的比重有多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进投资的增长和资本的积累,人们发明了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但这个制度又对债权人有失公正,为股东滥用公司的法律人格提供了机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公司问题”。为此.人们又发明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从而使法律关系达到了平衡。既让公司人格独立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又有效地解决了“公司问题”。可目前我国面临着既要建立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制度,保证企业自主经营,又要解决现实中严重的“公司问题”,以有效保护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这就需要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大胆的吸收和借鉴.以完善我国公司立法,促进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1.
魏炜  林国松 《发展研究》2006,(9):101-102
一人公司,又称独资公司,是指股东仅为一人,并由该股东持有公司的全部出资或所有股份的有限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随着自然人个人的资本投资能力的不断增强和高科技经济的发展,筹集资本作为公司制度产生和发展的最主要因素逐渐淡化,股东的有限责任上升成为绝人多数投资者选择公司作为投资方式的关键着眼点,一人投资者同样也希望获得有限责任的无限益处,  相似文献   

12.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与特征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一般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当适用独立法人人格和承担有限责任带来不公时,法院为阻止其滥用法人人格而责令特定的公司股东对其他股东或公司的债权人直接承担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由于它旨在加强股东和法人的内部实质性联系,因此,英美法系又把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形象地称为"揭开公司的面纱".  相似文献   

13.
一、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与特征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一般是指在特定的情况下,当适用独立法人人格和承担有限责任带来不公时,法院为阻止其滥用法人人格而责令特定的公司股东对其他股东或公司的债权人直接承担义务和责任的一种制度。由于它旨在加强股东和法人的内部实质性联系,因此,英美法系又把公司法人人格  相似文献   

14.
栗明辉 《现代财经》2007,27(4):48-51
一人公司的出现是对传统公司社团性的重大挑战,因其缺失建立在股东复数基础之上的制衡机制,存在一人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可能。但鉴于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承认一人公司的法律地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公司立法的趋势。我国新《公司法》结合具体国情,明确赋予了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合法地位,并为维护交易安全,加强了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规制。新《公司法》禁止设立一人股份有限公司,但对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份转让等原因而形成的一人公司的存续问题未作明确规定,这将给司法实践带来诸多困扰。  相似文献   

15.
试论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凡 《经济论坛》2004,(18):113-113
有限责任是公司制度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然而有限责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股东滥用法人人格、假借有限责任之名损害债权人利益提供了可能。因此,在特定情形下刺穿公司面纱,追究股东无限责任成为一种必要。然而我国公司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人格独立的障碍与滥用人格相伴而生。本文试图结合我国公司人格滥用的现实,探讨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6.
无限责任公司又称无限公司。它实际上是合伙制企业的一种形式。由于无限公司这种形式股东所负责任太大,筹资能力有限,并没有得到大的发展。 两合公司是一种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的股份公司。它是在无限公司  相似文献   

17.
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人制度的两大基石。然而,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削弱了对债权人的保护力度,这为不法股东滥用公司独立人格提供了机会。尤其中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市场规范不够完善,社会诚信度下降",皮包公司"大量存在,股东通过公司获取不正当利益,逃避债务,进而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情况时有发生。从执行的角度分析该制度在执行中适用的可行性及如何适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徐强胜 《经济经纬》2007,(5):151-154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相继进行了一系列企业立法变革。这次变革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创设了更多的体现企业不同构成的新型企业形态。无论是美国创设的有限责任企业和有限责任合伙,还是日本创设的合同公司,它们都看到了这些企业的内部构成需要以一种更新的企业形态加以规范和引导。二是对传统企业形态的变革。无论是古老的合伙制度,还是现代的公司制度,都不再简单地强调其责任的承担,而是在重视其企业构成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独立主体性和内部关系的和谐,从而鼓励投资。  相似文献   

19.
张有亚 《时代经贸》2007,(3Z):81-81,83
如何有效制约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有限责任的庇护下进行欺诈活动,而损害公司债权人人的利益,本文结合合肥桃园房产倒闭案例具体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公司法改革及东亚经验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1993年公司法已经在制度方面显露出重大缺陷,随着传统的股东有限责任、资本多数决等原则受到挑战,公司法的现代化改革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东亚公司法改革历次解决的许多问题,正是目前我国内地面临的问题,其经验具有直接的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为了制定和实施好一部具有全球公信力的公司法,我国公司法改革的目标应定位于保护公司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公司公信力以及强化法律保护效率。本文提出了若干改革思考,供我国立法机构、监管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