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花艳  王政 《上海房地》2006,(5):37-39
中部崛起战略给武汉,这一中部地区重要城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武汉房地产业,作为武汉市支柱产业之一,展现出的良好机遇,吸引着国内外知名房产企业纷纷涌入。上海房产企业正是这其中的一支生力军。本将在分析武汉房产现状,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论述上海在汉房产企业的经营状况,探讨下一步发展思路,供上海市有关部门和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2.
苗婧 《国土经济》2008,(6):66-68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武汉1+8城市图的发展加速以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得国家批准,武汉房地产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本文用SWOT方法分析了在这个背景下武汉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成胁,并据此提出几点武汉市房地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7.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自2004年首次提出如今已经走过第14个年头,随着时代发展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实施,中部区域经济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2017年9月24日,"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第四次专题研讨会在武汉大学举行,众多专家学者纷纷就如何促进中部崛起、如何打破中部崛起的困境以及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部区域经济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献计献策。本刊特刊发论坛部分研讨成果,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企业导报》2005,(9):22-22
9月10日上午.由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武汉晚报社主办的“楼市新政住宅禁商论坛”在武汉晚报社内举办.武汉市房产局、武汉市开发协会、厦门市房地产业协会的相关领导以及业界人士和市民代表就目前广为购房关注的“住宅禁商”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住宅楼内到底能否开公司,武汉现有的商住楼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14.
2004年,中央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决策,这一决策为中部特大城市武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大背景下,武汉市政府已把打造中国制造之都和建设现代超级物流港作为战略重点。然而,支撑这两个宏伟规划的工业地产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是华中重镇,全国特大中心城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全和完善武汉的重要商品储备,是促进我市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实施中部地区率先崛起的必然要求。文中就武汉市健全、完善重要商品储备的现状、必要性,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程炼 《企业导报》2012,(24):147-148
展望全国没有哪一个城市像武汉这样渴望崛起,就如同全球没有哪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渴望崛起一样,武汉和中国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长期保持辉煌,所以现在渴望崛起。本文首先介绍了把武汉建设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并提出武汉在经济实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及内外空间联系方面,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随后分析说明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首位城市,具备建成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最后本文从提升城市功能、调整城市空间结构、打造文化名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武汉城市圈和中三角一体化进程等五个方面对武汉如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进行这次宏观调控的目的不是要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为了房地产行业能够长期、健康、稳定刨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6月18日下午,应邀到武汉参加“宏观调控与湖北房地产业发展论坛”的巴曙松博士说,今年4月底以来,国家针对房地产业出台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短期内可能会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但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这次宏观调控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长期向好的格局也不会因此出现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经过一年紧张的 筹备,第六届中国住交 会于12月3日隆重开 幕。中国住交会(简称 CIHA)被公认为中国住 宅产业的第一盛会,代表 了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 主流方向,搭建了中国住 宅产业交流与学习的巨型 平台,被业内称为"中国地 产节"和"中国住宅产业的奥林匹克"。此次住交会举办了多达十余场的高规格论坛和专题研讨会,主题涉及城市营造、房地产金融、长三角地产发展与创新、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房地产形势、房地产企业发展模式等系列相关主题参加"住交会"的有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专业权威人士以及全国各地的地产大鳄,华侨城、金地、万通、SOHO中国、北京首创、中体奥林匹克等企业均拿出了自己的王牌项目参展,广州、北京、山东等地甚至组团参展。  相似文献   

19.
武汉房地产业步入2005年,有几宗醉不得不提:一宗醉:“中部崛起”战略首度进入了中央“两会”的讨论议程。作为中部省市的核心,武汉这座具有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潜力的城市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相似文献   

20.
7月31日上午9时,一场房地产业的盛会——2004中国住交会长沙会议暨2004中国房地产风云人物高峰论坛准时在金鹰城国际影视会展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以“宏观调控下的中国楼市新走向”为论题.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顾云昌、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搜房资讯控股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邵元元作为主要嘉宾进行了精彩演讲,同时.建设部位宅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童悦仲、山东普利建设集团董事长刘建业、长沙市房屋产权管理局副局长魏建超等参与了论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