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临当前劳动就业状况,我国亟须选择一种能够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就业战略。笔者认为这一战略应该是充分就业型市场导向战略:以充分就业为目标,以市场调节为手段,通过刺激劳动力需求,抑制劳动力供给,进行必要的结构调整,完善劳动力市场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使失业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具体内容如下:1·刺激劳动力需求。(1)以逐步减税方式刺激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资本投资,从而扩大生产、增加就业。因降低税率减少的财政收入可通过就业率提高增加的课税基础予以弥补。(2)实施有节制的货币政策,使货币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实力相一致,从而确保投资…  相似文献   

2.
论就业的压力及其缓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业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课题之一。我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由于人口政策的失误、就业政策的短期性致使我国劳动力数量供过于求,劳动力质量供不应求,就业压力不断增加。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我们必然发展经济,增加劳动力需求;控制人口数量,缩闰劳动力供给;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质量。  相似文献   

3.
“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求关系及相关政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十一五”期间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判断,必须考虑到这一时期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根据经济增长可能达到的水平,以及就业弹性的变化范围作为分析的基础。从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将逐步减轻,相对于“九五”和“十五”期间,创造就业需求的压力减轻。但是,“十一五”初期正处于劳动年龄人口上升期,就业形势仍将严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安徽省人口的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安徽省城镇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它直接影响到安徽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人民生活水平也将产生直接影响。一、安徽省城镇劳动力的供给预测分析根据劳动经济学原理,决定一个地区的劳动力供给的四个主要因素是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就业率、平均工作时间和移民。根据安徽省情况,城镇移民对于城镇就业影响不大,可以不考虑,平均工作时间在一段时间内也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所以本文劳动力供给只考虑年龄人口和劳动力就业率。…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一直是国家和各地区努力的方向。近3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表现出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不相符合的一面。广西作为少数名族自治区,其就业形势与经济增长关系如何?值得探讨。通过利用广西1991—2012年的统计数据资料,对广西就业情况与经济发展进行协整研究。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广西经济发展与其就业之间的短期波动关系及其调整机制,进而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数量多,每年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下岗失业人员要求经济持续快速地增长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是每年因产出增加而创造的工作岗位与每年所需安置的劳动力数量相比显得有些僧多粥少。特别是由于经济转型和就业体制改革的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呈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龚玉泉、袁志刚,2002),GDP就业弹性基本上是不断下降趋势,使得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如何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就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针对我国目前的就业形势,从劳动力供给…  相似文献   

7.
祝孔海 《经济论坛》2004,(17):29-31
资本供给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无论传统经济理论还是现代经济理论,都极为重视资本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力,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企业家的才能等生产要素,而资本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属于稀缺资源,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显得更为重要。在非充分就业状态下,资本供给的增加可以充分利用其他生产要素,促进产品供给增长,启动潜在的生产能力,使生产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不成熟的市场经济和特殊的人口环境使得用就业弹性和奥肯定律均无法有效反映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更无法刻画经济波动对就业的冲击。本文从宏观经济景气波动影响就业增长的三个路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和政府公共就业政策来建立系统的分析模型,以探析经济波动与就业增长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滞后冲击效应。在劳动力供给系统中,经济波动使经济活动人口增多,加快了就业增长;在劳动力需求系统中,经济波动不利于经济增长,从而不利于劳动力需求增长;在政府就业促进政策系统中,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投入缓和了经济波动对就业增长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杜靖 《生产力研究》2012,(4):124-127,181
人力资本的状况应该与经济发展相匹配,要理解大学生失业问题,首先要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光是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的供给和需求不平衡的问题,而且和高等教育市场的供求关系密切相关。大学生就业,与两个市场相关,一是教育市场,一是劳动力市场,其中高等教育供给处于中间位置。两个市场上,决策主体都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进行最优决策。在中国具体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结构条件下,教育市场上存在着家庭对高等教育夸大的需求,高等教育的供给不足,在劳动力市场上,经济发展难以充分吸收现有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高等教育的供给过剩。两市场的不均衡将导致高等教育供给压力的加大及人力资源闲置。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压力来自劳动力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但从中国当前的情况看,试图从扩大需求入手来解决就业问题存在着很多困难。中国劳动力供给过剩除了短期内无法控制的人口规模因素外,还和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水平、城乡隔离的就业政策、家务劳动模式、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方面仍然有较大的政策调整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