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打造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性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必然举措,但全市城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着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不平衡,多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内容与方式相对单一,服务的受益面窄,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等问题.市政府应从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新型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建立和完善具有长效服务机制的老服务志愿者制度等方面推进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老年化日益严重的今天,居家养老已经成了一种十分重要的养老方式。文章通过对南京市四个主城区居家养老服务情况的调查发现,居家养老服务还存在对老年人覆盖面低、服务项目供给与老年人需求不完全契合、专业化水平较低等不足,据此提出建议,以期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有一个健康、科学、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分析我国居家养老现状、国家政策支持以及现代社会老年人及其子女对于养老的需求转变基础上,得出构建居家养老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的必要性。通过分析、借鉴国内外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系统相关案例,如美国家庭智慧健康系统、美国联合健康集团、美国在线健康管理系统、加拿大健康管理中心、日本健康管理平台以及国内的蓝熙、养老云智慧平台、社村通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江苏康优凯欣智慧养老平台,对比得出国内外健康管理的不同。综合江苏省具体情况,从基本健康档案、健康风险评估、慢性病管理这3个维度提出构建符合江苏省居家养老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的健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伴生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现象。这一现象,使得老年人口的妥善看护愈来愈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方式,作为养老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本身具有符合传统习俗、充分利用资源等优势,其与传感器、物联网及其他智慧技术的结合,更是为养老提供了新的可行方向。文章重点关注智慧技术在居家养老领域的应用,站在看护者远程看顾老年人的角度,提出五点支撑老年人独立生活的智慧服务基础要素。  相似文献   

5.
人口加速老龄化使得我国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而随着社会转型,我国家庭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少子化和家庭结构小型化使得传统家庭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已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养老服务也不同于其他一般服务,老年人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层次化也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机构养老发展比较缓慢,而且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老年人更偏爱在家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成为现实选择。但是当前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政府仍然是主要的供给者,这给政府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并且影响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效率,造成社区居家养老发展缓慢。因此只有多元主体参与供给模式才能更好的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而积极老龄化的概念提出,老年人参与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去无疑是一个正确且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发展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是应对我国老年养老服务事业滞后的有效手段。惠州市发展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惠州市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现状的分析,提出了适合惠州市的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老龄化趋势和广州市某街老年人需求现状,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可行性,提出了对策与建议。要提供基础化、个性化、特色化的服务,提高社会工作者专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海南自贸港进入了老龄化加速通道,居家养老作为主要的养老形式正在向纵深发展,对居家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需求以及各服务主体间的结构化要求日渐提高。然而,海南省居家养老服务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医养结合”较为滞后、相关专业人员缺乏、智慧化程度较低、“老年固化”与养老多元化失调等矛盾却日益凸显,探索出一个能积极应对海南居家养老挑战的可持续和结构化的居家养老方案尤为必要。文章结合海南居家养老发展趋势与协同理论,分析居家养老各参与主体的“短板元素”,并提出矩阵化解决措施,以促进海南居家养老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优质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能够满足老年人养老的不同需求.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起步晚、问题多、发展慢的原因之一是,长期以来参与的主体过于单一,政府承担了几乎所有责任.本文围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参与的主体问题展开讨论,论述了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各个主体的参与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除政府之外的各个主体参与不积极的原因,据此提出促进各个主体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姜晴怡 《科技和产业》2024,24(11):135-141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是我国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而积极推进的新型养老模式。然而,目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尚无法很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以青岛市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基于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构建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同时探讨影响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的因素。研究发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质量仍存在老年人养老意识淡薄、服务资源供需不足、专业人员匮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养老问题是关系国家长期稳定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当前我国人口呈现老龄化趋势,老年人主要的养老模式有传统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近年来,虽然我国养老服务模式建设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文章借鉴了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建设的国际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了我国社会养老模式的优化与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亚芬 《特区经济》2013,(12):146-148
对南宁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实证调研,在对南宁市当前基本养老模式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据此提出推进南宁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运行与发展主要应从多渠道筹措资金、养老服务提供主体的多元化、加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提升老年人参与度、针对不同的老年人提供多种类的居家服务等方面着手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令我国很多行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影响。互联网技术应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提升,基于这种情况下,居家养老服务自然也开始使用到了互联网技术,它的使用可以说填充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但是尽管是这样,互联网技术在执行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服务种类单一和服务质量不足的情况。当前居家养老服务在我国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市场作为助推力,同时政府给予的支持以及引导也是不可忽视的。养老服务针对当前社会的老年人来讲可以说是十分主要的,文章在对养老模式变化与"互联网+"对当前居家养老模式的合理作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老龄化危机严重,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成为社会难点.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为视角,以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素作为目前养老方式的评价指标,对比三种养老模式的优缺点,得出居家养老是实现养老服务均等化最优路径.同时,文章统计了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结果显示,需求率高达79.47%.在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发展居家养老来解决中国养老问题的路径,以居家养老为主实现养老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了我国老龄社会阶段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保障为主的养老服务保障均等化建设是我国转型期服务型政府建构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目前河南省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1 500万,老龄化率2020年预计升至17.8%,河南省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传统的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服务模式的弊端逐渐显露,未来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需求将难以满足。文章以对"智慧居家养老产业链"可行性评价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河南省"智慧居家养老产业链"服务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评价。根据模型评价结果,研究得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该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从政府、社区、从业者和技术研发企业4个角度,提出如何建设好"智能居家养老产业链"这一新型养老服务模式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1.78亿,占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对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高。由于服务对象特殊性、政府扶持力度不足的制约,机构养老难以满足当前养老服务的需求,因此,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服务应成为构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点。但目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制约了居家养老服务水平的提高。本文以杭州市为例,从分析重点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必要性及现状出发,找出制约居家养老服务水平提高的原因,并提出了细分养老需求,提供针对性服务;针对老年人,采取收入指数化政策;从各方面加大对居家养老服务投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肖希  赵艺 《特区经济》2014,(10):69-70
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现有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三种养老福利模式难以满足老年人日益提高的养老需求。虚拟养老院作为一种介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之间的新型养老福利模式应运而生,并代表了养老服务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但由于虚拟养老院尚处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在资金、人力和服务内容等方面面临不少问题和困境,建议通过拓宽资金来源、加强服务队伍建设和完善服务机制等方式寻求解决和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经是一个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国家,如何高效率解决2.43亿人口的养老问题,智慧养老具有智能、高效、快捷、低成本等的特点得到国家大力的推广。当前,我国智慧养老尚处于初级阶段,老年人口情况复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识不足,老年人群养老经济基础薄弱,养老服务难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通过调研泉州市老年人对智慧养老的认知、经济负担情况及智慧养老需求,提出加快智慧养老发展路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以家庭为主的传统养老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在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相较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有较大的优势,正成为我国城市养老模式新的选择。然而,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在实践时面临诸多挑战。文章通过SWOT分析研究居家养老服务的优劣势、机会及威胁,并提出在现行环境下改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显得尤为突出。在农村老年人口对养老需求不断增加的前提下,农村社区养老资源却出现供给不足的现象。养老资源供给和需求的不平衡更加激发了养老矛盾。以老龄化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社会嵌入理论为理论支撑,运用调查问卷法和专家访谈法对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情况,总结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对推进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