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核心,是世界认识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黑龙江省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多民族边陲大省,具有鲜明的地域个性和独特的民俗文化.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在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进程中,文化外宣翻译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系统深入地分析、 总结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外宣翻译现状,发现具体的问题,运用"二元共存"外宣翻译策略,切实推进黑龙江省民俗文化"走出去",这才能弘扬和传承黑龙江省民俗文化,开发民俗旅游资源,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非遗文化翻译既是我国向世界各国展现华夏文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也是实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措施.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胜枚举且地方特色突出,积极探索非遗文化外宣翻译是强化黑龙江非遗文化保护与宣传的重要措施.从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出发,旨在研讨提升非遗外宣翻译现状的对策,阐明了黑龙江非遗文化外宣翻译的欠缺之处及形成的缘由,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当前,黑龙江红色文化外宣翻译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而且传播范围和手段具有局限性,导致黑龙江红色文化的外译传播不太理想,影响了世界对于黑龙江红色文化资源的了解和认知。因此,在融媒体时代的大背景下,以多模态翻译和多模态媒介传播策略为指导,针对红色文化资源缺少英译文本或译文质量堪忧、已有外宣文本对外宣传作用不明显等问题,从翻译和传播两个层面优化外宣译本质量,创新译文叙事模式,搭建多元传播平台,提升黑龙江红色文化外宣翻译质量及其对外传播效果,助力中国红色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4.
文化图式理论是图式理论下的一个分支,指大脑中有关文化的知识框架.作为中国与世界交流互动的窗口,会展外宣文本的翻译是世界认识和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分析会展外宣文本翻译中的文化图式冲突、缺省与重合,提出相应翻译策略,有效传播我国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转向"视阈下,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是社会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文化背景推动黑龙江发掘、 保护和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就对外宣翻译的质量提出了相应更高的要求.本文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为例,分析"文化转型"与外宣翻译之间的关系、 外宣翻译的现存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要凸显;采用音译法翻译非物质文化遗产要适度以及要加强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10 1(含中国一东盟博览会)、9 2的多重机遇,为广西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了难得的良机。广西政府和企业应利用良机,促进政府和企业改进工作,更好地让企业“走出去”,特别要利用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举办的平台,先从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展开。通过改进,相信有利于广西企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策略。  相似文献   

7.
旅游文本翻译是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汉中旅游外宣文本的英译为重点,以生态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理论依据,从语言、文化和交流等多角度分析和研究汉中市旅游宣传的翻译策略,强调地方文化旅游资源对外宣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陶瓷文化旅游文本具有专业术语多的词汇特征、重渲染和意合的语篇特征以及意蕴深厚的文化特征。在全球化背景下,陶瓷文化旅游文本的外宣翻译应注重外国游客的反应和传播效果,因而应采用二元共存的翻译策略,即在语言表达层面,采用"以目的语为依归"的归化翻译策略;在文化层面即在文化承载词或语句的翻译上,采取"以我为准"的异化翻译策略,以更好地传播中国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9.
以重庆旅游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梳理文化信息缺失与误译、专业名词翻译规范、修辞美学等翻译问题,提出改进重庆旅游翻译的建议,呼吁加强翻译教学、翻译行业与旅游部门的互动联系,使得旅游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相得益彰,从而促进重庆旅游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我国在新"走出去"战略问题上产生的政策走向与经验分歧困境,文章从全球生产与贸易新格局背景出发,以Melitz(2003)的生产率异质性方法为基础、整合了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应用这一框架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的路径及其策略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我国企业生产率总体水平较低,且存在垄断利润与真实生产率相离;(2)中国FDI企业在"走出去"路径上存在异质性企业行为趋同;(3)中国外向性出口企业在"国内参与国际化"路径上存在技术技能劣势效应。这一研究为明确新形势下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选择提供了理论启示,并为更好地推进我国企业国际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和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1.
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我国政府提出了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实施文化走出去工程的战略.本文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探讨了中国电影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论述了中国电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面临的国家政策法规、 产业垄断、 活力不足、 文化折扣等问题,提出了要发现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通之处,使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注重双向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开始研究"走出去"战略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指出了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摆脱这些困境的措施,从而使企业做大做强,使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研习中西翻译的历史,早期的翻译主体问题研究主要是译者主体的研究,对翻译的态度偏重于"主观".但是随着研究需要的变化和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西方学术界兴起了对于翻译研究学派以多元取向为特征的探索.同时,随着我国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实施,影视作品翻译成为了翻译研究的新热点.本文试图将影视作品翻译作为研究语料来探讨哲学文化和语言主体间性之间有效交往沟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吕雅琴  刘妍 《改革与开放》2012,(22):186-187
全球金融危机及正在蔓延的欧债危机虽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却为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供了极好的机遇。为抓住这一大好机遇提升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影响力我们提出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为此我们应建立"市场运作、企业营销、政府扶持"的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新机制,推动中国文化产品、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中,文化交流是重要内容。让区域文化"走出去",需要加大对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宣传力度。其中英译工作日益受到重视。以扬州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为例,分析了其外宣英译的难点和亮点,提出了加强英译工作的三点建议:政府引导,积极为民间文学类非遗传播搭建平台;促进非遗项目走进校园,发挥地方高校英语师生优势,重视非遗翻译人员的专业培训;以翻译美学等理论为指导,开展非遗外宣英译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和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空前.作为中国防治荒漠化事业的典型代表,库布其治沙的成果和经验不仅在国内获得认可,同时受到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2017年9月,《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第13次大会期间,65国部长和代表在防治荒漠化大会期间到访库布其,对库布其的成功实践予以充分肯定.同时,防治荒漠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努力.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在全球治理的关键时期中,中国不能缺席.库布其的模式和经验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国际机制"走出去",为"一带一路"沿线乃至全球创造更多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履行中国的国际责任,彰显大国形象,成为摆在库布其生态建设者们面前的又一课题.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中国进出口企业第十届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家发改委宏观院研究员张燕生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形势、风险和对策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谈到形势,张燕生说,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在走出去方面,重点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2012年是"十二五"的第二年,"十二五"有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提出了要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从"十五"国家首次将走出去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到"十二五"提出了要加快实施走出去,代表中国已经到了一个从重视出口和引进来,进入一个出口和进口并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阶段.企业走出去的重点,从"十五"时期重点发展境外的加工贸易和合作开发国内短缺的资源,转变到"十一五"重点促进原产地多元化和参与境外的基础设施,然后再到"十二五",走出去的重点已经转变到要创立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和品牌,重视当地民生和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澳大利亚文学是世界文学中的一枝独秀,澳大利亚文学翻译越来受到国内读者和学者的关注,文学的翻译不同于其他文本的翻译,不仅要求译文的忠实和通顺,还要求译文的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本文以澳大利亚诗人格兰·菲利普斯短篇小说《寻找果拉普铃铛花之旅》译文为例,从"信、达、雅"三个角度对文学翻译活动进行阐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广西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广西抓住入世、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广西沿边沿海、紧靠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拓宽经济发展空间,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对促进广西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广西经济发展速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广西已"走出去"企业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广西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目标市场、产业重点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南非前总统姆贝基作为奠定新南非政局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其"非洲复兴"思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南非新千年的发展,也对整个非洲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南非国内,姆贝基下台已经成为事实,继任者将如何继续前任领导人所进行的事业,如何评价姆贝基的"非洲复兴",对政权是否能够顺畅交接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研究姆贝基的"非洲复兴"思想,对今后南非的发展,乃至整个非洲发展理论的发展都具借鉴意义.本文通过梳理"非洲复兴"思想发展历程,考察其基本内容和实践情况,分析其成效和局限,尝试管窥南非发展道路,并对非洲发展理论的完善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