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提要: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为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科学指南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展现了有效反贫困的中国道路和宝贵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逻辑严谨、内涵丰富,闪烁着真理的光芒,指导着中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减贫与发展理论,也为国际减贫事业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彰显出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准确把握其内在的理论贡献、实践贡献、时代贡献,对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及加快构建一个没有贫困的世界都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要强化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强信心、稳人心、聚民心,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会议、重要时点、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李银福  刘瑞芳 《发展》2021,(5):30-33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西部地区作为我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其巩固脱贫成效关乎区域协调发展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国家战略.平凉市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摆脱绝对贫困之后,在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机制与路径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实践探索,对西部乃至全国...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要求和新举措,这些论述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战略基础、战略方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保障等。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脱贫攻坚的基本特征和科学规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解决相对贫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遵循。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必须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脱贫攻坚战略思想的核心要义、基本要求和思想方法,将其贯彻落实到脱贫攻坚和解决相对贫困各项工作中,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脱贫攻坚工作造成了不利影响和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这一重要指示,为坚持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手抓、两手硬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6.
刘奇 《老区建设》2020,(9):10-12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督战的重大政治任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对加强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给全党下达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冲锋号、总攻令,为我们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定力和担当,以越战越勇的拼劲和韧劲,咬定目标,扛起责任,攻坚克难,一鼓作气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克难、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今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聚焦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明确提出8项要求,再次向全党全国布署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8.
刘嗣方 《改革》2023,(1):1-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是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领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源自中国共产党百年与时俱进不懈探索的经验积淀,根植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革思维,在于习近平对改革内在特征和规律认识的不断升华,蕴含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文化逻辑和主体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方法重要论述,在内容上包含根本保证论、道路方向论、目标主轴论、人民中心论、问题导向论、重点突破论、改革攻坚论、系统工程论、社会动力论、全球治理论,从内在逻辑上构成了包含根本保证、逻辑起点、立足基点、主题主线、价值立场、基本原则、方法路径、内在要求、重要保障的有机整体,形成了完整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彰显出重要的政治价值、理论价值、实践价值、文化价值和世界价值,为新时代新征程谋划推动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行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9.
冉小娥 《发展》2016,(4):15-16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到来,实现贫困片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成为欠发达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短板”和薄弱环节.改革传统粗放的扶贫方式是现阶段扶贫攻坚的必然选择,实现共同富裕,推行精准扶贫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实践创举.因此,武威作为贫困地区,在未来五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坚定打赢精准脱贫大战的决心和信心,精确地定位当地的贫困实际,精心地整合精准脱贫的现实基础,充分挖掘提高贫困群体素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实施“双联富民”行动的内生潜力,精准地为贫困群众精准增强内力、提供外力、激发活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引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工业领域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产业扶贫则是重头戏。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产业扶贫至关重要。产业要适应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创新完善"。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要发展特色产业脱贫。我国  相似文献   

11.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是我国青年人中知识较丰富、思想较敏锐的群体,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高校大学生投入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既是时代需要,也是自身发展成才的需要。脱贫攻坚丰富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过来为脱贫攻坚提供智力支持并助力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文章提出,要充分发挥高校特殊优势,拓展实践平台;增强理论自觉,坚守教育主阵地;挖掘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强化育人功能;以此将脱贫攻坚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为脱贫攻坚服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与对甘肃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引领,以全国上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大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为恢宏背景,根据甘肃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的实际情况,重点研究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甘肃各族人民尽锐出战、精准发力、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最终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辉煌历程、创造的历史奇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归纳、概括和总结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形成的极其不平凡的生动实践、创造积累的极其宝贵的历史经验及其重大启示,从而从一个侧面有力而充分地展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领导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新余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格按照中央纪委、省纪委部署,立足职责定位,以有效监督推动中央、省委和新余市委关于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有效落实,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相似文献   

14.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孙来斌近期撰文认为,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向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15.
《老区建设》2021,(7):10-13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如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一起学习!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要求,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思想。因此,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严峻的挑战,为迎接挑战,在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指导下讨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7.
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是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推进贫困治理与共同富裕实践的思想引导。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逻辑,它承继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之思想,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汲纳于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探索之经验,淬砺于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之实践。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以攻坚志气、科学精神与宗旨意识的有机融合为核心架构,内涵丰富、意蕴淹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弘扬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它既是全体人民为谋求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思想引领,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还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18.
收官之年,决胜之战。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对凝心聚力做好精准脱贫最后一年攻坚工作再动员再部署。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是党中央在重要时刻围绕重要目标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发出了总攻令、吹响了冲锋号。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召开至今,脱贫攻坚获得了重要成效。可相对大部分农村来说,脱贫问题依旧艰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探讨农村人口脱贫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共享发展理念视角出发,以农村人口脱贫为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研究。主要从农村人口脱贫对践行共享理念意义、当前农村人口脱贫现状以及推动农村人口脱贫的路径选择三个方面研究,争取以共享发展理念视角对农村人口脱贫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近期撰文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脱贫攻坚决战之年,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项工作难度更大、任务更重、要求更高。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必须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限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今年一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