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践社团成员知识转移程度与个体知识效用大小紧密相关。初步探讨了实践社团情境下个体知识效用与知识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效用价值理论和系统论,提出个体知识效用函数及界定知识效用影响因素。同时,分析在实践社团特定环境中个体知识转移机理,为团队知识共享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也为组织知识学习与创新提出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团队—成员交换是个体成员对其在团队中和其他成员之间整体交换关系的感知。本文从团队—成员交换关系的概念内涵、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和影响结果几个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为深入研究大学生学习倦怠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从个体自身、学校、社会等层面建立大学生倦怠动力机制影响指标体系。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各动力机制间的相互作用,建立3级解释结构模型。结果表明: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主要涉及主动型人格、创造力、创造意愿、师资力量建设等,中层潜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成员关系、支持力度、创新氛围等,深层根本影响因素主要为技术水平和政策鼓励。在个体自身因素调节下,从师资团队建设及学校创新氛围等角度为促进大学生学习倦怠产生提供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RLMX)是领导—成员交换关系(LMX)在群体内个体层次的相应构念,是员工个体将自身的LMX与团队LMX均值进行比较的差值,分为客观与主观两类。本文对RLMX构念的内涵、测量、影响因素、影响效果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术创新团队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高校学术创新团队绩效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指出学术创新团队绩效可以从任务绩效和团队成员满意度两个方面加以衡量。在回顾一般团队绩效理论和学术创新团队绩效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地剖析了学术创新团队绩效的影响因素,将其归纳为个人因素、团队管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过程因素四个方面。结合我国学术创新团队的特性,提出了学术创新团队绩效模型。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综述,得出了团队跨边界活动对团队有效性有着倒U型的影响作用这一结论。同时,在团队学习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的基础上,对上述作用的内部机制进行研究探索,并从团队和个体两个层面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最后,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出发,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几点思考和意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综述对影响团队绩效因素的进行研究发现,团队成员异质性对团队绩效影响重大。本文内容分为三部分,分别是:信息多样化利于团队绩效提高--与组织信息决策理论相契合;目标导向利于团队绩效提高--与团队效能感理论相契合;互动交流使团队绩效提高--与组织同性相吸理论相契合;最后总结构建多样化团队的现实意义,即适当丰富团队成员的构成、制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并依此引导成员的学习意愿、关注异质性产生的组内分歧、融洽组织氛围会有利于提升团队绩效。  相似文献   

8.
孙沁益 《中国经贸》2011,(16):57-57
在当今越来越强调团队作用的时代,如何更好的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能力,从而形成更大的合力是碾多管理者面临的问题。因而对组织活动中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在对组织活动进行理论概述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最后强化了这种分析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知识型团队是组织进行知识创造的理想场所,知识共享机会、意愿和能力是影响团队成员知识共享的决定性因素.文章用社会资本理论,结合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对知识型团队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从社会资本三个维度分别阐述组织如何有效促进团队知识共享:建立紧密网络、营造信任的文化氛围、提高知识共享能力.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高校创新团队內部视角出发,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认为:团队能力(团队地位、团队文化、信任程度),共享氛围(物质支持、激励机制、名誉损失),知识特性(知识老化度),共享主体(成员自身知识量、吸收转化能力)这四个主要因素对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水平具有显著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Vensim-PLE软件模拟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11.
心理资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新的热点,是组织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源动力。本文基于心理资本理论,在探讨个体心理资本与团队心理资本的基础上,提出了从识别创业机会并确定创业目标、撰写创业计划书、团队成员选择、达成创业协议与团队权利分配、增强团队活力以及团队绩效提升六个阶段来构建创业团队,并将这六个阶段整合成创业团队形成过程模型。提出创业团队构建中心理资本的干预与开发应顺应社会与市场环境、营造融洽的团队组织环境、加强团队文化建设、注重团队成员身心健康与职业前景的协同发展、打造学习型团队,从而使创业团队获得独特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2.
文章运用扎根理论的质化研究方法,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识别和构建出非营利组织服务导向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包括环境因素、组织因素、高管特征、员工特征、营销能力5个主范畴,以及对应的16个副范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模型中5个主范畴与1个核心范畴(非营利组织服务导向行为)构成的脉络体系,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模型的内涵与深层机制,为决策者制定科学的服务管理策略提供了参考。最后,指出了研究的理论贡献、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罗玉越  李凡  李元爱 《科技和产业》2023,23(18):191-198
以企业68个研发团队为研究对象,基于情感事件理论、自我归类理论以及人际互动理论,以“团队投入-团队状态-团队过程-团队产出”为整体逻辑框架,引入个人-团队匹配作为团队状态和团队心理安全感作为团队过程,构建链式中介模型,从团队行为形成机制角度揭示包容型领导对团队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研究发现,企业包容型领导风格能够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成员的个人-团队匹配和团队心理安全感促进研发团队创新行为。既弥补了包容型领导风格在团队创新层面研究的不足,又深化了对团队创新行为形成机制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新探与模型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冲动性购买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购买行为,其影响因素一直以来是学者们的研究热点,也是商家关注的重点。本文梳理了较新的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研究文献,从营销刺激、情境及个体特征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涉及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析,深入探讨了各种因素的作用机制,就商家的相关营销管理实践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模型,期望借此促进有关冲动性购买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并为商家的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曾韬  陈弘泽 《开发研究》2020,(2):139-144
大学生群体的旅游住宿选择行为会受到个体认知与内外条件等多因素的影响。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聚焦访谈法,多层次编码大学生旅游住宿类型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基于编码结果,比较行为态度、主观规范、知觉行为控制等影响因素中的具体差异,进一步归纳大学生选择民宿、快捷酒店与星级酒店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结论,从住宿情境原真化、体验价值品质化与经济化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旅游住宿行业吸引力提升的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傅慧  张少帅  康鹏胜 《南方经济》2021,40(6):119-130
基于团队过程和创业团队关系治理的视角,运用自我决定理论,以191位团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剖析创业团队认知冲突、情绪冲突对团队成员幸福感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索团队关系治理在冲突与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认知冲突通过自我效能感的改善正向影响团队成员幸福感知,情绪冲突负面影响团队成员的幸福感。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团队关系治理正向调节认知冲突与创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该研究拓宽了创业幸福感的理解视域,在探索团队冲突对创业者主观幸福感影响的同时,检验了团队关系治理的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7.
有效的知识转移是提升研发团队知识创新水平的关键。本研究结合知识管理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揭示出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发团队内部知识转移过程机制模型,并对影响研发团队知识转移过程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社会认知理论应用于追随研究领域,诞生了内隐追随这一前沿研究主题。作为追随理论的扩展,内隐追随理论有助于揭示内隐认知在领导—追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能够为有效利用内隐认知来促进领导者和追随者的积极心理与行为提供理论启示。本文介绍了内隐追随的内涵、结构、测量与加工模型,从个体、环境和文化三个方面厘清了内隐追随原型的形成机理,从近端和远端两个视角概括了追随原型对领导者和追随者的影响结果及其边界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整合的理论框架。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内隐追随的本土结构、影响结果以及稳定性与可塑性等内容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团队创新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团队创新影响因素既是前沿理论问题,又是重要的现实问题.本文在梳理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组织和团队过程两个视角对团队创新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对团队创新影响因素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并指出从团队过程视角开展研究是推动团队创新理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工作场所创造力一直是企业创新研究的热点话题。区别以往工作场所创造力的相关文献,本文采取交互视角,以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脉络为切入点,对影响工作场所创造力的个体因素与组织情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析。在此基础上,借用AMO的理论框架,分别从能力、动机和机会三个方面,总结了这些交互作用对工作场所创造力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而提出一个整合性的理论分析框架,为当前开展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