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创新是一个城市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实现脱坡的重要途径。地方性创新的成功在于突破地方性限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全球创新资源是"全球"与"创新资源"的融合。它要求在立足本土性和地方性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全球优质创新资源。近年来,南京市正全力建设创新名城,在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方面做出了许多的努力,卓有成效。为了给南京市建立创新名城提供建设性意见,文章首先介绍了南京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现状,然后分析了南京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南京市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相关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创新资源的产出能力、自主创新的环境支撑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在中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大框架下,对山西省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进而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   

3.
从创新型城市层面出发,以参与城市创新扩散活动的创新主体角度构建指标体系,利用CH改进模型研究城市创新扩散效应。以2001—2015年南京相关数据为基础,对南京市创新扩散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研发投入、技术交易对南京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政府科技支出则有较弱的正向作用;而研发人员数则具有显著的反向作用;金融机构科技贷款以及国外研发存量未对南京创新扩散产生显著影响。针对实证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郑翼  苏牧  卢若愚 《改革与开放》2022,(14):12-24+30
城市创新环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影响因素。近年来,武汉在光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制造业产业领域发展迅速,高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领跑全国,成为我国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创新极。文章从创新资源支撑环境、主体成长环境、产出环境、制度与治理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环境6个维度对武汉创新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武汉重大创新平台、科教人才资源和成果转化体系等环境优势为近年来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存在着区域辐射能力不强、市场化环境有所下降和科教融合内在机制有待改进等问题。文章从强化中心城市创新集聚和辐射力、加大战略科技平台承载力和进一步优化成果转化机制3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邱孝聪 《科技和产业》2022,22(11):339-345
聚焦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围绕创新要素集聚能力、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创新创业环境、创新对社会民生发展的支撑、创新政策体系和治理架构等方面,总结龙岩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特色做法,分析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对龙岩区域发展提升情况。结果显示,龙岩市通过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均实现较大的提升。同时,与福建省内其他创新型城市进行比较,剖析龙岩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就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目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革命老区地市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自主创新的概念与内涵进行梳理和再认识,提出自主创新包括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创新结果和创新社会效益四要素;然后,以统计数据为基础,围绕自主创新的4个要素,重点分析了南京高新区科技资源积聚与变化趋势、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创业能力、园区经济质量、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能力和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5个方面;最后,针对南京高新区面临大学、产业与政府互动性不够的核心问题,提出以政府资源为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创业和创新动力;加强混成组织建设,促进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变;构建国际性网络组织,提升园区软环境建设能力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环境支撑和科技促进可持续发展等4个方面,在26个备选具体指标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测试检验,最终选取14个具体指标,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模型,对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和江苏省十三市的科技创新能力予以定量评价,并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最后从科技创新投入、成果转化等七个方面对徐州市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给出了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城市,即依托城市中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制度和政策构成的创新体系和环境,优化整合创新资源,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就是要完善城市创新体系,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园区风采     
《中国科技产业》2013,(7):76-79
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北京海淀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以聚集高端创新要素为抓手,以构建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体系为突破,以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为支撑,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重点,加快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和北部生态科技新区,重点实施五大工程,加快建立五大机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科学城的内涵和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发展战略定位,借鉴其他地区科学城评估体系设计的经验和方法,围绕创新资源环境、创新成果产出与转化、创新产业核心竞争力、城市宜居环境竞争力、开放合作影响力5个维度,构建全面、综合的中国东南(福建)科学城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科学城建设的动态评估监测,并对指标体系的进一步应用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扎实推动科学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东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分析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创新能力是由该区域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六方面要素所构成;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由六大要素、25个指标构成的区域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对山东各市的创新能力进行了实际评价和比较分析。认为青岛、济南两市的创新能力最强,东营、菜芜、威海、淄博、烟台、泰安、潍坊七市次之,济宁、滨州、聊城、德州、日照五市一般。临沂、枣庄、菏泽三市相对较弱;从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知识流动和创新交流、重视教育和科技人才培养、加快以技术中心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进程、提升创新的综合产出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加快提高山东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影响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因素分为要素投入和创新支撑两个部分,利用1999-2007年广东省21个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生产函数模型分析劳动力投入、资本投入、企业创新投入、区域创新环境和政府创新投入对工业产出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1)要素投入仍然是促进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第一因素,珠三角主要依靠资本投入,而其他市更依赖劳动力投入;(2)企业创新投入是广东省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源泉;(3)区域创新环境对工业总产值的提高有一定影响,不同区域的创新环境存在很大差异,珠三角区域创新环境优于其他市;(4)政府创新投入不仅没有有效地增加企业产出,对资本密集型产业的产出贡献反而为负,寓示着政府研发投入对企业研发反而可能起到了挤出效应.我们的结论表明,广东产业升级不仅要加大科技财政投入,还需要对现有政府科研体制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期间南京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发挥知识产权对全市创新型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全市知识产权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文章以"十三五"期间南京市专利成果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南京市专利产出、授权、转让和许可情况,为"十四五"期间南京市知识产权强市战略优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十三五"期间南京市专利产出水平逐年提高,但增幅有所放缓,专利授权量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专利成果主要在本地进行转让,而许可则主要授权给南京市以外的企业;企业是南京市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无论是专利申请量还是专利授权量,大专院校仍然具有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4.
魏颖 《首都经济》2011,(3):67-69
各类人才的大量聚集,是世界城市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显著标志之一。获批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北京市海淀区,处在了发展与变革的核心,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技术成果、金融资本、科技中介等创新要素,因此,海淀区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端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晖 《改革与战略》2012,28(1):171-173
文章基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本质特征,以河南省为例,从科技投入、创新环境、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和品牌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制约企业持续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构建了基于政府、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创新支持体系。文章指出,企业持续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需从政府扶持、社会环境、企业人才支撑和文化创新等多个角度,发挥政府、社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软件谷     
《改革与开放》2013,(14):2-3
软件谷的基本情况中国(南京)软件谷,位于南京主城的西南部,规划总面积73平方公里,2011年8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南京市为建设软件名城而重点打造的软件产业基地。目前,软件谷已聚集各类软件企业430多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有关区域和城市创新能力的评估体系,将熵值理论引入到传统模糊综合评判法中,建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支撑能力、创新管理能力和创新产出能力为基础的城市创新能力评估体系,纵向比较近5年宁波城市的创新能力变化,比较性地指出宁波的城市创新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的方法,从基础资源、创新研究能力、专业技术能力、人才建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五个方面,定性与定量分析影响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的主要构成要素。运用VensimPLE(系统动力学)软件对构建的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能力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可知,基础资源、专业技术、人才建设三方面要素的投入对全咨服务能力的塑造起着直接作用,创新研究与组织管理对全咨服务能力的塑造起着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智慧城市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革命创新,是信息时代全新的城市形态,也是"十三五"时期我国信息化的建设热点及全球城市转型发展的普遍选择.南京市作为国家重要的创新基地与科创中心,同时也是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在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整合、城市运行管理、便民服务拓展、智慧产业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并形成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兼顾南京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创新创业城市,就是要让盐城成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完善、创新要素高度集聚、科技创新支撑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城市。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城市,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又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对于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实现盐城科学发展新跨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加快创新创业城市的建设步伐,市政府专门赴深圳、厦门、南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