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旅融合发展在"时间序列"上呈现明显的阶段特征,从不均衡发展走向均衡"融合".因此,需要遵循时序规律,推进农旅融合的逐次递进.文章认为,时序规律表现为:农业与旅游业的浅层融合——资源要素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业的中度融合——产品市场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规划管理的融合.这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浅层到深层、从无序到有序、从局部到整体的融合过程.实证分析表明:在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是基础和先决条件,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的支撑作用;农业对旅游业的贡献较大,而旅游业对农业的贡献较小,旅游业发展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成为占领国际竞争力制高点的关键,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也是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的基石。虽然辽宁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条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相关政策制度逐步完善、数实融合能力快速提升、数实融合平台日益优化,但仍存在着创新投入不足、关键核心技术缺失、专业化数字人才缺乏、政策系统性时效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破解。借鉴上海、深圳、浙江、贵州在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结合实体经济发展战略制定数字经济融合方案、持续投入和夯实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提高政策系统性和有效性以及强化数据标准体系等措施,提升数字治理能力、为数实融合提供坚实保障,夯实关键技术基础、营造协同发展产业生态,强化数据标准、完善政策体系,加强应用场景开发、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通过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  相似文献   

3.
苏林忠 《特区经济》2007,(7):147-149
河南省要在"十一.五"期间实施跨越式发展,由经济大省发展为经济强省,旅游业由资源大省向强省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失衡,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三农"问题突出是施行上述发展战略的制约因素,也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个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和各项农村事业。但人口和资源的矛盾限制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河南具备了发展农业旅游业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旅游资源。发展农业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使河南由"大"变"强"的一个科学战略。发展农业旅游要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规划先行,精心实施;保护与开发并重;高端起点,产品独特,拓展旅游功能;将旅游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田力  毛伟 《科技和产业》2024,24(2):25-34
数字经济正驱动以往生产经营方式的变革,给农业经济系统带来新的挑战。利用2010—2021年省际面板数据从抵抗与恢复能力、适应与调节能力以及转型与创新能力三个维度测度农业经济韧性指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在省域层面上数字经济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积极影响,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够显著地提升农业经济韧性的水平,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后依旧稳健。机制分析发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数字经济影响农业经济韧性的重要渠道。此外,数字经济影响农业经济韧性具有异质性,表现为数字经济在非粮食主产区、适应与调节以及转型与创新阶段正向影响效应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当前,全国各地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天津牢牢把握数字智能发展新机遇,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经济发展,数字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但还存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难、产业链发展水平不高、市场主体实力亟待提高、数字创新能力有待提升、产业资源要素保障不足等问题.本文在总结北京、上海、广东、...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随着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黑龙江省的工业经济面临着重大的改革与挑战.近年来,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存在着较多矛盾,其正处于转变工业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工业布局进一步调整与优化等重大问题,其主要根源在于产业结构性矛盾、 产权结构性矛盾、 产品结构性矛盾这三大难题.为破解这些矛盾,黑龙江省应贯彻落实十九大新发展理念,推进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改造、促进新兴工业的发展,实现工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开拓黑龙江省全面振兴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张晓东 《北方经济》2021,(10):58-61
数字经济作为新兴经济形态,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成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文章分析了内蒙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优势,研究了内蒙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发展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内蒙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任务与路径,构建了内蒙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县域"和"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情条件下特有的概念,本文在简单分析了县域经济与旅游业的关系后,阐述了旅游业对县域经济的作用。然后,提出了推动县域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旅游"发展观念——强调旅游业与当地其他产业的交汇融合,谋求整个旅游产业系统整体效益的最大化和与整个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最后,对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9.
赵宇  李志翠 《科技和产业》2022,22(11):265-270
数字经济是继传统农耕经济、现代工业经济之后的新型经济形式。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要以数字经济为依托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挖掘农村现代化的数据资源、加快延伸产业链构建,实现经济的快速崛起,达到乡村振兴的最终目的。以耦合分析为基础,从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效益水平、数字化水平3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利用新疆数字经济和其他西部4省以及全国水平2016—2020年数字经济相关数据做出对比,测算三者指标之间以及农业现代化、融合效益水平与数字化水平之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新疆数字经济规模发展已经完成从萌芽到成长的阶段,即将进入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效益水平快速增长的阶段,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0.
数字经济是随着信息技术革命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数字经济并非全新的概念,在上世纪90年代欧美国家就曾提出。我国倡导的信息化、两化融合、信息经济等概念,都是数字经济的范畴。近年来,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不仅对传统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更独立发展成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加速变革,成为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表现为数字技术提升旅游产业效率,数字技术促进旅游产业结构升级,数字技术推动旅游商业模式创新。现阶段,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城乡数字鸿沟依然较大、旅游领域数字孤岛现象较为突出、旅游数据安全有待加强、在线旅游平台监管亟待规范、人才培养机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相关制度建设尚需健全等现实挑战。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应加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大力推动旅游产业数字化转型,高度重视旅游数据安全,加强在线旅游平台监管,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制度创新和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12.
王定祥  吴炜华  李伶俐 《改革》2023,(7):90-104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我国增强实体经济新动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关键之举。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本质是依靠数字经济部门提供的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和数智产品对实体企业要素投入与生产经营模式重组更新,进而促进实体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实践中,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是基于实体企业生产经营节点与数字技术融合而展开的,形成了多种效能各异的融合模式。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进一步推进我国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需构筑“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分工协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数字经济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并为其突破自然资源、环境约束等方面的瓶颈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发展资源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利用质量,有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实现农业发展资源的集约化利用。具体而言,数字经济通过赋能农业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整合贯通,有机衔接了农业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等环节,整体上提升了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了农产品在供给端与需求端之间的交易成本,进而提高了农业的经济价值,创造了额外的经济红利。数字经济通过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信息流、技术流、人力流、物资流、资金流等要素的融合,可以整合资源并优化其配置,从而促进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市场和新组织不断涌现,加大农业产业链接、产业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产业融合的力度,提升农业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的深入融合,是促进数字经济成果加速转化的重要环节,是助推数字经济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基于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机理,从融合基础、融合投入、融合产出、融合环境、融合治理等5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能力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TOPSIS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省域(自治区、直辖市)2017-2020年的综合得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31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港澳台地区)的融合发展水平区域差异显著,呈现“东强西弱”的分布格局。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中国数字经济与科技创新能力融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兰瑶 《乡镇经济》2014,(3):59-64
文章以安徽省庐江县为例,通过对庐江县县域经济发展概况的分析,发现庐江县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第一产业产业化程度低;工业升级滞后;第三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科技水平有待提高;人口基数较大;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既有历史继承性性又有共识变异性,在各种文化跨界互动、相互交流融合、互为影响中,表现出整体性、动态性、多元性、国际性等特点.黑龙江沿岸中俄跨界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民族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民族文化生态环境失衡、民族文化认同感弱化等困境,借助黑龙江省与俄罗斯交往的地理区位和跨界族缘优势,指出中俄跨界民族文化发展的困境破解机制为内源式发展,并提出"重视文化自觉,坚持文化互动教育观""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引领民族文化传承主方向""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巩固民族文化传承主阵地""强调社区教育的辅助力量,促进中俄毗邻地区的文教互动"等建议,为中俄跨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助推中俄边境区域教育共同体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要求加快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为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铸魂.当前,我国在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引领助推高质量发展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需要从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和科技创新、协同推动服务业与农业融合发展、以数字经济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以产业链供应链为载体协同推动产业融合和科技创新几方面着手,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8.
"飞地"一词最先出现在中世纪,它是指属于某一行政区但地理位置不与此行政区毗邻的土地.飞地经济划分为正向飞地模式和反向飞地模式.所谓正向飞地模式是指农业发展的条件在飞入地与飞出地之间形成桥梁,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农业合作是双赢的,为了充分发挥两地区的优势,正向飞地经济的模式在农业发展中应该占主体地位.在反向飞地经济模式中,欠发达地区作为飞出地,在相对发达地区设立飞地,进行招商引资、引智等,吸收优质项目入住飞地,带项目成熟可将项目转移到本地进行产业化发展.黑龙江省地处边疆,有先进的国有大型农场,农产品数量丰富、质量上乘,开展飞地经济,加速农垦与地方农业的飞地经济发展;促进黑龙江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和成渝等地区的飞地经济融合,将给黑龙江省未来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相似文献   

19.
谭正华 《辽宁经济》2023,(11):41-47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新的国民经济支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只有打破产业转型梗阻,跨越数字鸿沟,顺利实现“数实融合”,才能使东北经济重新腾飞。本文基于辽阳市数字化发展的基本视角,通过分析辽阳“数实融合”的现状和所面临挑战,探讨打通融合发展梗阻的思路、机制和方法,就辽阳如何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已成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采用2010-2021年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通过熵值法、基准回归、中介效应检验和异质性检验探寻数字经济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促进西部地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且数字技术的迭代创新可以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基于此,提出要深入挖掘西部地区数字经济潜力,发挥数字经济对旅游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等方面的助推作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