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肾病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肾病患者120例,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对照组在正常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并对比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临床血压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经试验对比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相比较对照组的最终生活质量评定结果有较大差异,其中P均小于0.05。结论:在治疗高血压肾病患者的临床水平质量提升影响中,结合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保证治疗的有效性,并提升患者的临床依从性,能够极大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以含薄荷的水凝胶为冷介质局部外敷治疗,观察对患者的骨折后疼痛、出血肿胀、疲劳度和不适感等的影响。方法:观察2018年09月至2019年03月在常熟市中医院骨科住院的四肢闭合性骨折病例共100例,按照不透明信封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含薄荷水凝胶冷介质局部外敷,对照组以水为介质的冰袋外敷,予以VAS及在线中文版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定。结果:治疗组的骨折后VAS评分和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0.05,两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四肢闭合性骨折患者予以含薄荷的水凝胶为冷介质局部外敷治疗,可以减少骨折后疼痛、出血肿胀,改善患者的疲劳度和不适感,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分析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的改善作用,文章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4例肺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52),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症状缓解效果。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4.0±1.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5.5±1.3)分,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肺癌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文章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7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项生活活动评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4%,护理组患者的各项生活活动(食欲、躯体功能、睡眠状况以及精神生活)评分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的各项生活活动评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证明,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康复护理在缺血性脑卒中居家养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推广价值。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出院的居家养老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42)与干预组(n=38)。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接受了缺血性脑卒中常规出院指导。在此基础上干预组患者给予3个月的延续0.05);护理后,前者的简式Fugl-Meyer评分要比后者低,比较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对照组Barthel评分和干预组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Barthe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出院患者延续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乙肝肝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文章对入院患者分组进行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以下中医护理:情志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日常保健指导。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最后得出结论:对入院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医学院校开展贫困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有效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2016年级4个班共计240人分为实验组120人和对照组120人,对照组按照正常资助管理模式开展资助工作,而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精准资助工作机制开展资助工作。分别从2017年度和2018年度比较2组贫困生申请人数、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评定得分、贫困生资助工作满意度、班级资助工作满意度、贫困生学业成绩、家长资助政策知晓度以及贫困生参加志愿服务团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2018年度在贫困生申请人数、资助工作班级满意度、贫困生满意度、家长资助政策知晓度和获奖学金人数等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17年度2组在贫困生申请人数、资助工作班级满意度、贫困生满意度、获奖学金人数差异不显著(P>0.05);2017年度和2018年度实验组必修课成绩、参加志愿服务社团人数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学生评定得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干预时间越长,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更显著,统计学意义更明显(P<0.01);英语四级通过人数方面,2017年度和2018年度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医学院校精准资助工作效果良好,且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如皋市中医院手术室100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全部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进一步接受基于人性化护理理念的人性化护理。结果:实验组手术期间护患纠纷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P0.05);人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满意度为9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P0.05);护理后实验组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并能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发生护理差错与护理纠纷发生率,提升患者心理水平,最终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周立元  李玉惠  杨丽  丁国武 《发展》2015,(3):121-122
目的:采用QCC理论和方法,组建萤火虫品管圈,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漏打因素,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干预效果。方法:设计前瞻性研究,统计对照组(45例)胰岛素注射总次数并计算漏打率,针对漏打现象进行相关因素分析,制定相应护理干预对策;观察护理干预后干预组(45例)患者胰岛素注射总次数并计算漏打率。结果:针对胰岛素注射漏打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使胰岛素漏打率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漏打情况QCC研究,针对不同因素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地减少患者胰岛素漏打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刘林  桂琳琳 《魅力中国》2014,(4):388-38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肛肠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肛肠科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倒,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结果—2组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评分、满意度等方面的比较都有很大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肛肠疾病手术患者的护理。可有效的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60例血液透析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药膳配合耳穴埋籽的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PSQI评分及睡眠治疗效果,并观察药膳配合耳穴埋籽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最后得出结论:药膳配合耳穴埋籽能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治疗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症型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YXTJN 4粒/次,3次/日,口服;试验组给予芪参胶囊,3粒/次,芪参胶囊模拟剂,1粒/次,3次/日,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周。结果:(1)心绞痛症状疗效统计分析表明,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且治疗后实验组每周平均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更少,每次持续时间更短(P0.05)。(2)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表明,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有效改善胸痹证候。(3)两组治疗后硝酸甘油用量较治疗前均减少,且硝酸甘油服用量在试验组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4)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总分均有所增加,试验组增加值显著高于对照组。(5)安全性统计结果表明,试验组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芪参胶囊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改善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和程度,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探讨在"卓越教育模式"下的情境教学法在社区医生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社区医生采用整群抽样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任课教师及社区医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比较两组在考核成绩的不同。结果:两组社区医生在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教师对情境教学法的评价优于对照组。结论:情境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调动社区医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社区医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广西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情况及应对突发事件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的现况,使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广西135家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广西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普遍存在专职专业人才稀缺、急救车辆陈旧、监测预警能力薄弱、信息报送机制不健全及报送内容不完善等问题,广西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建设仍然较为落后,应对突发事件时监测预警和信息报送存在明显不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姚澜  何佳俐 《世界经济》2023,(3):207-232
存在多部门大型组织内部的生产活动由于具有协调博弈的性质而常常效率低下。与文献将所有个体作为一个协作团队进行一次性支付不同,本文提出的两步支付制巧妙地转变了支付结构,能同时激励组内和组间协作:既支付部门内部协作生产的中间产品,又支付各部门间协作生产的最终产品。这种细化的双重支付结构通过同时缩小团队规模和改善协作失败收益,减少了战略不确定性,降低了个体付出努力的风险,从而实现协调成功。通过对照实验,本文证实了理论预测结果,两步支付制对改善协调困境的效果显著:无任何干预的对照组协调成功率仅为8%,而有机制干预实验组的协调成功率稳定在41.7%,且实验组中选择付出努力的个体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赵芳  任静  尹宁 《江苏科技信息》2013,(11):28-29,34
评价PBL(Problem Based Leaming,PBL)教学法在实验诊断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10级厚博临床医学本科2班12人为实验组,2010级厚博临床医学本科1班13人为对照班。PBL理论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验组教学,传统方法教学模式应用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年龄、性别和既往的学习成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对两组采用问卷调查及理论考核两种方式评价其效果。结果显示引入PBL教学模式的考试成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杨启敏 《魅力中国》2014,(17):389-389
目的:了解清热解毒注射液治疗猪热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择取的64例伴有猪热性疾病的猪进行抽样,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清热解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病猪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果(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注射液治疗猪热性痰病效果颇佳,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的影响,文章将2012年6月-2013年6月本科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收治的200例,随机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由2名以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正规降糖、降压口服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正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再根据患者不同年龄、文化层次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2组疗程12周,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同时观测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腰臀比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2组在治疗前SAS和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12周后研究组患者不仅SAS、SDS标准分与对照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腰臀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应用适当的心理干预,对于老年性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效控制血压、血糖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程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纳美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文章选取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96例,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盐酸纳美芬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患儿入院时、出院时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头颅CT评分进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针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对其采用盐酸纳美芬进行治疗,不仅疗效显著,且见效快,在临床当中具有很好的推广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谢建军  康武 《重庆与世界》2010,27(12):113-115
目的:通过实验干预,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方法:以深圳大学附属幼儿园的24名女教师为被试,并将她们随机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12人;采取实验组对照组前测后测实验设计,测量工具主要使用牛津幸福量表;在实验干预过程中,实验组被要求写幸福日志而控制组只写一般的日记。结果:实验组在牛津幸福感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结论: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运用写幸福日志的方法,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幼儿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