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哈尔滨旅游产业发展进程中,景区类旅游资源历来是城市旅游发展的主要吸引物.本文在对哈尔滨文旅产业融合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作为重要突破口,提出旅游景区与公共文化场馆联动发展的路径和机制,旨在推动哈尔滨的文旅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提升旅游内涵,旅游兑现文化价值.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文件,不断改革创新,做强文化旅游,讲好陕西故事. 项目拉动,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在旅游项目的带动下,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得到深层开发. 2013年,31个文化旅游名镇(街区)建设全面启动.为保护好历史遗存,在建设中按照“以城镇为依托,以文化为形象,以旅游为路径”的方针,不搞大拆大建,尽量延续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留住文化“活”形态,让文化的种子、文化的魂魄能够沉淀、生长,使其变成可呈现、可体验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3.
在对四川南江县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将旅游资源划分为8主类、25亚类、103个基本类型.基于全域旅游视角,南江县文旅资源类型全、丰度大、品位高、组合好、特色优.应紧抓旅游资源五大特色,寻根地学文化引领,发挥"旅游+文化"、红色文化旅游串联、乡村文化旅游辐射作用,布局"12822"空间结构、设计4个品牌、7种产品、构建6类融合工程的实践创新模式,促进地方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4.
引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要进一步挖掘其内涵,为促进文旅产业蓬勃发展注入新生机.嘉兴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南文化之源,也是吴越文化传承地,旅游资源全省领先,境内拥有国家5A级景区3个,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丰富的非遗资源,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有较好的基础.本文以嘉兴市为例,浅析非遗与旅...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融合是当前旅游业发展的趋势。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对于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文化的创新传承意义重大。从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功能融合角度探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结果表明,要实现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文旅产品。  相似文献   

6.
孟兆辉 《发展》2022,(2):67-70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文化在旅游中得到弘扬、传承和传播,是丰富甘肃文旅资源、促进文旅融合、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甘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甘肃在"十三五"时期,文旅产业助力脱贫攻坚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从过去的助力方式上看,主要采取了大力发展乡村旅...  相似文献   

7.
宗教旅游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逐渐盛行起来.哈尔滨具有丰富的宗教旅游资源等优势,也存在宗教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等劣势,面临最具东方特色文化城市奖、72小时过境免签登记和历史与现今建筑环境的融合等挑战.哈尔滨开展宗教旅游线路活动应开展更多主题活动、搞好宗教场所周边环境的建设、打造核心项目、增加主题吸引力和结合宗教特点开展国学、养生、禅修旅游.  相似文献   

8.
在借鉴国内外名人故里文旅产业整合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借助"旅游圈层结构理论",将大千故里——内江文旅产业发展空间进行三圈层布局,以旅游线路串联文旅产业要素,放大节点效应、打造文创发展核心,发挥文旅融合空间集聚场效应,外圈层打造文旅网络集群,形成文旅双创发展格局。通过开发再现型产品、体验型产品、创造型产品的开发,将内江名人故里文化资源优势转换成文旅产业优势,推动内江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之一。大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资源,具备了发展文旅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要实现大连市文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融合创新的力量,提升其发展的内在价值。通过探讨大连市文旅产业融合创新的价值意蕴,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旨在为大连市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公共图书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不断创新自身的服务模式,寻求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实践形式能够传承和发扬当地的传统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文章将从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综述、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难点分析、意义分析、实践现状以及路径探索5个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茶文化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茶旅资源丰富和茶旅融合优势突出等方面提供韶关市茶旅融合的可行性分析,针对韶关茶旅融合发展存在的茶文化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茶旅融合发展“软环境”不强、茶文化旅游形象不鲜明、茶旅融合需要政府统筹等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韶关市茶旅融合发展路径,从政府角度,加大宏观调控和扶持力度;从产业角度,推出特色茶旅线路;从产品角度,提高创新性和体验感;从游客角度,完善茶旅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2.
哈尔滨是中国时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冰雪观光旅游产品、 避暑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产品等.但存在文化资源开发不当、 旅游产品缺乏创意和内涵、 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力度不够等问题.哈尔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要培养创意人才、 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设计专业创意旅游线路、 加强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互动的对策,以期促进哈尔滨文化旅游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重庆旅游纪念产品的开发设计落后于旅游产业发展,市场现状尚存在设计差、质量低、缺乏精品等问题.重庆拥有丰富的素材资源,不论是自然景观、人文建筑,还是巴文化、巫文化等文化形态,可挖掘利用的资源很多.重庆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策略首先要考虑美感、功能与文化内涵的合理结合,突出纪念产品的特色,在满足游客对纪念产品审美要求的同时也能满足一定的功能需求;还应该考虑产品的纪念性,巧妙融合重庆的文化特征,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文旅融合背景下,对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高校需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将旅游发展和传承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探索构建能够适应文旅融合发展的高校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具有知识扩散能力与应用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丰富文旅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举措,辽宁省拥有多样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在开发文旅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但文旅消费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开发深度不足、旅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宣传推广不足、政府支持力度不强等,需要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和文化特色,本文通过分析辽宁省文旅资源的优劣势,针对辽宁省文旅消费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旅游设施建设和维护、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加强政府监管等措施,以恢复和扩大文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某些城市文旅产业的发展存在着项目传统守旧、特色内容缺失、配套公共服务有待完善等问题,这种城市地方特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新型产业亟待寻求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从而进一步满足新时代的消费者偏好。伴随着“夜间经济”逐渐兴起,此文立足于立体化夜间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分析城市文旅产业的发展困境,从而提出推动该产业重焕生机的对策建议,为其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22年,梁平区深入实施“旅游+”“+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以文旅融合绘就“诗与远方”,推动旅游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全年新增文旅市场主体103家,21家文旅规上企业上报产值18.28亿元;接待游客达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90亿元。活动赋能,对外营销聚拢人气2023年1月22日,农历大年初一,非遗绝技“打铁花”,在梁平区百里竹海猎神村惊艳亮相,吸引万余市民、游客前来观看。特色民俗体验、非遗文化表演、庙会灯会、创意市集、新年祈福等民俗活动,  相似文献   

18.
马菲菲 《发展》2023,(12):86-8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这为武威市发展文旅事业、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基本情况武威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文物遗存丰富。全市现有各类不可移动文物点1029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49处、市级19处、县区级232处,文物保护单位49处。  相似文献   

19.
田习忠 《魅力中国》2014,(2):395-395
文化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具有有利于昆明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昆明在以文化和旅游业结合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缺乏核心文化竞争力,需要我们健全有利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业结合的体制机制,开发出文旅结合的项目和商品,加快昆明昆明旅游业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农旅文深度融合主要问题为:农旅文发展有进展,但缺乏统一规划;农旅文融合发展有成效,但融合模式还需探索;农旅文发展有特色,但品牌文化及营销创新还需加强.农旅文深度融合模型构建的主要措施:以市场需求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提高农旅文辐射能力和竞争能力;推进多形态农旅文融合模式如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和村落乡镇旅游;以客源拓展为方向,强化农旅文深度融合的品牌文化以及营销策略.具体乡村农旅文产业融合的相关建议:以产品开发为出发点,加强对农旅文深度融合的整体规划和政策引导;将乡村特色风情文化融入其中,以体验为主创新农旅文深度融合模式;以客源拓展为方向,强化农旅文深度融合的品牌文化以及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