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慧农业发展的底层逻辑、现实约束与突破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浩栋  霍鹏  肖荣美  高雨晨 《改革》2021,(11):95-103
发展智慧农业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我国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上已有一些探索,对推进农业生产、产业、经营体系的现代化变革发挥了一定作用,为缓解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约束提供了有效途径.但农业经营主体的应用能力不足、资源投入不足、"产学研"转化机制不健全、关键技术支撑短板突出、农业大数据应用及管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制约了智慧农业的推广和应用.以智慧农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构建符合我国农业经营特征的智慧农业推广体系,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政企协作机制,提高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要完善"产学研"转化机制,加强关键技术的研发,提高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构建符合智慧农业需要的农业大数据体系.  相似文献   

2.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新世纪我国农业的首要目标。我国农业资源禀赋的独特性非同一般,而我国农业现代化所面临的困难也前所未有,拓展新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内外环境因素分析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化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建设的成效,取决于体制机制的创新与进步。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直是我国一项长远的重要战略目标,我国农业经营模式经历了几个不同时期的重要演变,发展农业生产力和解决"三农"问题是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根本目标."三农"政策的演变主导着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方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渐成为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的内在动力,小农户分散经营困境对农业经营模式创新形成倒逼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践行"两山理论"、农村产业融合和发展"互联网+"等,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4.
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不仅事关农民利益 ,而且事关农村稳定 ,事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从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活化农业政策机制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5.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三化同步",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推进农业现代化。本文以个案研究方式,分析了粮食主产区L村的农业经营状况,发现其呈现出机械化水平高、经营规模不大、科技含量低、公共服务缺失、增长面临极限等特点。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从机械化、科技投入、公共服务、机制创新等方面综合推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变革农业生产关系着手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制度性平台,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创设前提。毛泽东高度重视作为农业劳动者的农民的素质的提高,高度重视以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机械化)为重点的生产资料的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重视作为农业现代化核心要素的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高,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加强,但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差;社会资本有效参与农业科技创新不足;布局不合理,产学研协同机制缺位;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水平低;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农业科技创新对新趋势关注不够等,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的现实短板.可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优化结构;加强基础研究投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政府引导、多方共建,加快完善农业协同创新机制;强化市场导向的考核制度,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涉农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对农业新趋势研究的支持力度,实现"十四五"时期农业科技创新的全面优化.  相似文献   

8.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转型的成功历程揭示,农业现代化是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农业部门利用工业核心理念实现农业产业组织和农业生产技术变革的自发过程。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得我国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未能与工业部门同步实现产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因此,文章提出,在现实条件下,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层面的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关键要素,以工业核心理念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变革,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自发革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正截至2020年6月底,我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220余万家,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不能回避的是,一些农民合作社在组织农民走向共同富裕方面,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发展农民合作社,从来不只是经济问题,一直是政治问题。合作社除了经济职能,还有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发展职能。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在根据地通过农民合作社,反抗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教育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和谐稳定的中心目标,山东省强化政策倾斜,加大资金扶持,完善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农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化装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视,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我国农业机械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潮,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中的地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当前山区农业机械化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更加显露出农机装备结构的不合理性;用农机作业成本高,负担重;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手段落后;农机化发展不平衡,而且制造能力弱.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是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使农业稳产、高产,实现可持续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求政府重视,加大投入,为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人才,加快农业机械科技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既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柱,又是实现农业工业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以此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发展,并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的百年梦想,也是自近代以来社会变迁的主题。只有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愿望,也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因此,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努力使农民增产增收是我们长期不懈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5.
高布权 《特区经济》2006,(9):267-269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西部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发达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借助于制度、市场与科技这“三驾马车”实现的,而我国西部农业发展却在制度、市场与科技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为此,必须以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为指导思想,结合我国西部“区情”,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创新以及科技创新,走出一条具有我国西部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服务"三农"的区域性电子商务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中出现的新事物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农业电子商务的整合创新模式,以此打通原有产业链各环节割裂的状况,形成新的产业模式,以实现农业的大规模、订单式生产,建立起良性反馈机制,促进我国农业的产业化、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先行因素。在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机械化是既不可取消,也不能跳过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都是在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近年来,广西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很快,2005年全区各类拖拉机(含耕整机)拥有量达62.34万台,农业机械总动力1909.65万kw,分别比上年增长4.20%和5.25%,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13.86%,比上年上升0.33个百分点。然而,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广西农业机械化水平仍然比较低,如2005年江苏省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以上,四川省的耕、播、  相似文献   

18.
农业资源是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浙江人多地少,农业资源禀赋不足,随着全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农业资源约束趋紧状况将进一步加剧,尤其是长期沿袭的资源粗放式利用和传统的农业增长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建设.要保障全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而率先在全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将更加有赖于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实行有效保护,推进农业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 基本思路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基础、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基本原则,紧紧围绕"贯穿一条主线、把握四个突出、构建三大体系"的总体架构,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资源要素配置,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资源节约利用、集约利用与循环利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持续发展,积极探索具有浙江特色的农业资源持续高效利用模式,转变传统农业增长方式,走经济高效、产业循环、资源集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的新型开发利用道路,提高农业资源的集聚、整合与转化力,推动全省农业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9.
农民合作社是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基本主体,是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型实体,是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有效载体——1月31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民合作社”作了如上定位。由此拉开了农民合作社引领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逐渐由沿海向内地、由自发无序向规范有序发展。实践证明,土地流转,进一步深化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提升了农业科技应用和机械化水平,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