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旭川 《经济论坛》2005,(19):94-96
非营利组织是对政府和企业之间的社会组织的通称,它从事社会公益性或互益互助性生产与服务,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除组织目标外,不给予分配,且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资格。在我国,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组织、基金会、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及未登记或转登记团体等组织都可纳入广义的非营利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遵守非分配约束的前提下,民间组织可以有营利性行为,但并不意味着民间组织可以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这不仅是因为民间组织的营利性行为受到非营利宗旨的道德约束,还会受到受益人效用、营利组织竞争、社会捐赠者认知和政府工具等多重主体形成的逐利约束机制的约束,也就是说,民间组织不应当、也不可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4.
论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与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方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对非营利组织的治理将成为令人关注的制度建设。本文首先对非营利组织产权结构的特殊性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非营利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和治理结构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借鉴国际代表性观点和结合我国的自身情况,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含义进行界定,根据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现行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进行重构与整合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而提出了重构与整合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6.
罗莉 《现代经济信息》2011,(19):203+205
非营利组织作为与政府和企业并列的"第三部门",是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筹集社会资金等提供公共产品,用于社会公益事业。非营利组织既可以有效弥补政府财政资金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不足,又可以避免像企业那样的趋利倾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介绍分析,对比得出了其与企业会计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造成我国当前住房形势严峻的主要症结之一是民间合作性质的非营利组织参与住房体系的运行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没有构建多元住房供给体系的认识和思路.而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住房协会等非营利组织早已成为国民住房问题的重要参与主体,与政府、私营企业共同构筑起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住房供应体系.对于我国而言,积极调动民间力量、引导和扶持社会组织参与住房改革事业,将是破解住房困境、解决居住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张合龙 《时代经贸》2014,(6):183-184
我国存在着大量的非营利组织,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公信力缺失的案例。本文分析了公信力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应从法律制度、政府监督、媒体监督、内部治理等机制来提升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丁智萍 《经济研究导刊》2013,(18):213-214,229
非营利组织作为新兴的公共服务提供者,基于其资源和能力限制,通常需要与政府合作来实现其公益目标。首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有深厚理论基础,治理理论、资源依赖理论与组织间网络理论等均为两者的合作提供理论指导。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和合作模式。其次,主客观因素对两者的合作及合作绩效有重要影响。最后根据两者合作的理论基础,关系和合作模式以及影响绩效的因素,提出改进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知识型组织成员的知识隐藏行为会破坏成员心理契约,给成员合作造成障碍,最终影响组织绩效。对成员知识隐藏行为的前因进行研究,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这一现象发生。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得出,知识型组织成员隐藏知识的前因是成员主体(内生性因素)、知识和任务客体(调节性因素)、互动媒介(中介性因素)、组织环境(外部性因素)4个维度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深入分析,提出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12.
谭顺 《经济学家》2008,4(3):37-42
利润最大化原则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背离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利润最大化原则导致弱成本约束,成本约束服从并服务于利润最大化目标,其有身只具有工具价值。第二、利润最大化原则引致四种类型的经济扩张,即规模经济扩张、范围经济扩张、地域经济扩张以及经济帝国主义。第三,利润最大化原则纵容个体非理性,致使整个社会普遍漠视或回避社会整体理性的缺失,第四,利润最大化原则侵蚀全球整体主义价值观,妨碍人类在处理与应对全球危机时进行真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科学文献计量的知识图谱理论,运用词频分析、共现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共被引分析等方法,对CSSCI(2000-2013)收录的8种权威期刊中关于组织行为学的779条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着力描绘21世纪以来我国组织行为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核心作者组成的学术共同体、高被引文献形成的学科基础理论、核心研究机构和核心期刊构成的学术平台对我国组织行为学发展的推动作用。结果表明,我国的组织行为学研究已经形成了包含工作生活质量、绩效、领导力、创新/创造力在内的若干热点前沿领域,涌现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科研机构和核心期刊,突显出多元化基础理论和跨学科整合的态势。通过对我国组织行为学14年来研究成果的深入、可视和全面分析,为我国组织行为学理论乃至管理学未来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基于知识视角,剖析虚拟组织知识资源获取、知识集成、学习能力、信任与持续创新能力的关系机制,构建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251家创新企业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知识资源获取分别对持续创新能力、知识集成有非常显著的正向作用;知识集成对持续创新能力影响显著,知识集成在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在隐性知识资源获取与持续创新能力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学习能力和信任显著调节知识资源获取对知识集成的正向作用,且显性知识资源获取与隐性知识资源获取随着企业间学习能力与信任度的提升,通过知识集成中介对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中的新兴产业,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双创环境下,科技服务业主要通过动力机制、利益机制和组织协调机制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以江苏省科技服务业为例,分析了当前科技服务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双创环境下江苏省发展科技服务业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科技服务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虚拟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市场资源连接及能力重组模式,彰显出其持续价值创新的优越性。通过分析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作用本质,阐述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形成过程,指出了持续创新能力是知识存量、知识增量与知识质量相互作用转化而形成的知识能量集合。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提升机理模型,提出了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的3种基本路径——竞合互动路径、知识对流路径、创新协同路径,深入剖析了3种路径对提升虚拟组织持续创新力的作用机理及演化过程,提升了虚拟组织持续创新能力理论与实践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创新过程中企业和员工策略交往的演化博弈规律,构建了一个非对称的2*2支付矩阵,用数值仿真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和初始条件的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过程中企业和员工交往模式的自发演化依赖于各种策略的相对支付;企业坚持营造创新氛围;促进了员工的创新行为,员工创新行为带来的积极效应促使企业进一步重视创新氛围的营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8.
投资者决策行为与股价形成及波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主构建了投资者行为与股价形成的解释模型 ,认为决定股价形成的因素很多 ,可能有企业真实价值、投资者对企业真实价值的认可程度、市场制度约束变量、市场资金充裕供求关系变量等 ,这些变量之间可能有很强的独立性。因此 ,仅用表征投资者的变量解释股价形成是不够全面的。文章建立了在股价上升、下降、整理状况下 ,买入者与卖出者预期不一致时的市场变量组合 ,从而从逻辑上说明投资者意见分歧与股价的关系 ,并通过数学模型实证说明投资者意见分歧与股价并非同向单调关系。从市场变量组合还可得出 :投资者意见分歧大小与股价波动一致 ,因此用意见分歧变量解释股价波动更合理 ;投资者意见分歧与交易量变化是非同向的 ,因此以换手率表征投资者意见分歧大小不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