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企业管理者有做不完的事情,也有探讨不完的话题。沈阳的有识之士纷纷组织企业家沙龙活动为企业家搭建交流思想、探讨管理的平台,其中,企业领袖俱乐部就备受企业家欢迎。笔者最近有幸参加了一场沙龙活动,清谈中的精彩言论令人大受启迪。几位在沈阳企业界颇有影响力的企业董事长及总经理与北京某高校教授就企业人才管理及人才执行力的对话更颇具代表性,现节录部分与企业界人士共享。  相似文献   

2.
促进国有企业长远发展,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中,如何建立良好的企业家队伍并使企业家职业化已经逐渐引起经济学家和企业界的重视,而企业家职业化过程中的激励机制的构建,则成为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本文主要从国外跨国公司管理人才的激励机制来探讨我国企业家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3.
当此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时期,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企业界应对此次全国性疫病危机的实际情况,反映企业家与全国人民一道众志成城、同心协力抗击SARS的实际行动,本刊调查研究部5月中旬特别组织了此次  相似文献   

4.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前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在1981年至2001年任期内,领导通用公司从一家市场价值在美国上市公司中排名第十的企业,发展成市值位居世界第二、盈利能力全球第一的世界级大公司.杰克·韦尔奇也因此成为全球企业界的神话. 2004年6月下旬,杰克·韦尔奇的中国之行,分别在北京、上海与中国企业家进行了四场对话,他对自己管理思想中的创新理论、人才资源论等逐一进行解读.与数千名中国企业界代表分享了自己独特的商业理念,并使中国企业家从中享受到管理经营中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学习型社会的来临,企业家们参加培训和学习的热情高涨,这也使得一些企业管理术语得以快速在商界流行.对这些管理术语错误的解读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致命的伤害,特地摘了五句可能"有毒"的术语,并将其标签为"真实的谎言"以对商界朋友特别提醒.  相似文献   

6.
《经营者》2006,(17):2-2
商场如战场,据我了解商战中的很多术语大多也来源于军事术语。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形容商战的强烈对抗性。军队也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效率的组织。是众多企业梦寐以求达到的境界。而军人出身的企业家们则似乎有点得天独厚的味道,奉献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探索精神、服从精神等都是军人所具备的特殊品质,这也是企业家和企业团队所追求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企业正在世界各地掀起一波声势浩大的收购浪潮,而一些成绩不佳的收购案使得海外企业界忧虑以致戒备。中国企业如何成功完成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家》专访了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兰·贝格先生。 《中国企业家》: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在关注着中  相似文献   

8.
徐源 《中外管理》2004,(2):42-44
稻盛和夫不只是日本著名企业家,得“经营之圣”之美称,他在世界企业界也久负盛名。本文精彩之处,不只是中日两国企业家之间的交流,也是管理大师级人物理念的一次检阅,它会引发我们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9.
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企业家队伍,是摆在党的各级组织部门面前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也是党的组织工作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组织保证的关键环节之一。近年来,包头市委组织部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企业家队伍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我市企业家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从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方面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现代企业家队伍,取得了一定成效。1.加强舆论宣传,调整价值取向,为企业家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我们认为成功的企业家不仅应得到物质利益上的激励,同时应得到相应的精神激励;不仅要在企业界内部享有荣  相似文献   

10.
企业越来越注重内部管理质量的提升,使绩效管理日趋为企业界所重视。由于对绩效管理意义、内涵等理解的偏差使许多企业在绩效管理中走入误区。随着市场竞争渐趋激烈,企业外部经营环境越来越充满挑战性,企业在外部的获利空间不断缩小。富有远见的企业家在向外部寻找机会的同时,把眼光聚集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上,以期更好地整合企业内部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这使得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特别是绩效管理日益为理论界和企业界所重视。  相似文献   

11.
王育琨 《中外管理》2010,(5):120-120
时尚的,基本都是肤浅的。比如衣服之于心灵。因此,对时尚的追逐,难免会陷于付钱买肤浅,作祟的无外乎虚荣。但恰恰企业求实,甚至比科学还要实;管理求稳,因为人性是永恒的。因此做企业管理,最要不得浮华与虚荣。王先生呼吁企业回归管理本真,实乃指出了当前企业界与咨询界的双重急所。  相似文献   

12.
目前,韦尔奇在中国商界已经被尊称为“管理之神”,他的自传《杰克·韦尔奇自传》堪称一部“CEO的圣经”。没有几本管理书籍像《杰克·韦尔奇自传》这样深深打动中国企业家们的好奇心。据CCTV调查显示,包括柳传志、刘永行、王树彤等著名企业家在内,大部分中国企业家(不论老的、少的)都已读过(或正在读)《杰克·韦尔奇自传》这本“CEO的圣经”,可以说,中国企业界正在兴起热读《杰克·韦尔奇自传》之风。  相似文献   

13.
学习型组织对企业的生产运作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难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顺应企业生产管理的发展趋势。探求学习型企业生产管理新方式,是我国企业界和管理理论界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生产管理模式及其弊端,提出学习型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应从以下五方面进行更新:“以零件为中心”组织生产,以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过程,以精益生产方式组织生产,以多品种、小批量实现个性化生产,以制度化、程序化和标准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文章最后指出,在生产管理模式更新过程中应注意明确组成系统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创新之间的关系、消化吸收和创新并进三个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家》杂志影响力、权威性和发行量的迅速扩大,不断有各界读者尤其是企业界的朋友向我们提议:世界上几大财经杂志几乎都有对全球企业界的种种排行,某些权威排行榜甚至已经成为那些国际大刊的重要标志。既然把杂志定位为中国未来的《财富》、《福布斯》,《中国企业家》为什么不搞自己对中国企业或中国企业家的排行?  相似文献   

15.
企业伦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又叫公司伦理或企业道德。现在,人们十分关注企业伦理的以下内容:经理(企业家)角色伦理、工作伦理、企业价值观。企业伦理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美国的亨利·西斯克做出了较好的说明。他说:“从长远看,完美的伦理就是良好的经营,以及良好的经营就是伦理的完美。”(《工业管理与组织》,第86页,段文燕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日本和美国的企业界无不关注企业伦理建设,著名的松下七精神便是企业伦理的典范。几乎知名的企业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成功的企业伦理。并被广为传颂。美国企业一方面大力推行企业家伦理信条,鼓动创业、拓业,敢于冒险,勇于挑战,另一方面在产业组织系统公布管理与行为方面的伦理准则,要求职工严格执行。美国的《职业妇女》杂志通过调查发现,  相似文献   

16.
这几位企业界的领袖人物碰在一起,谈论最多的不是资本,而是管理大牛市让几亿中国人痴迷癫狂,也让中国企业界陷入荒诞。不止一位企业家向我感叹,做了十几年实业赚的钱,竟然还不如去年一年做投资赚的钱多!以前做实业那么难,现在赚资本钱这么容易,要不要辛苦地坚守?  相似文献   

17.
9月16日至17日,由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会议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这是我国加入WTO之后首次举行的大型国际质量会议.亚太质量组织顾问哈林顿、亚太质量组织主席查克、亚太质量组织秘书长葛查莲、瑞典桑德霍姆协会会长桑德霍姆等来自美国、日本、瑞典等15个国家和地区质量组织的高层领导和著名质量专家、企业家,以及我国上海、江苏、香港、台湾等质量界、企业界共600多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质量"的主题,就"卓越经营"、"顾客满意"、"质量文化"、"六西格玛管理"、"质量管理战略"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河北企业》2003,(10):22-26
<正>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这一术语首次出现于1990年,由美国管理专家 C.K.Prahalad 和 Gary Hamel 提出。它指的是企业组织中的积累性知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并据此获得超越其他竞争对手的独特能力。90年代初正是中国企业盲目多元化扩张后的迷惘期。这一管理理念引入中国时,引起了中国企业界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审视和反思。深圳万科集团于1993年开始提出了企业经营做"减法",把贸易公司、广告公司、百货业等零碎产业卖掉,专注于打造其在房地产开发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时至今日,万科房产已成为房地产业公认的名牌。  相似文献   

19.
西方国家中企业家形成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长期以来直至目前 ,经济界、企业界、学术界和政界、媒体、公众对企业家的“认同”各异 ,概念不一 ;“企业家”中鱼龙混杂 ,其中也不乏有吹捧炒作和“广告包装”之嫌。因此 ,了解一下西方国家的企业家形成历史及其模式 ,对我们如何鉴别“企业家”和发展市场经济将十分有益。据考证 ,最早给企业家下定义的是J·B·塞。他认为 :企业家是将各种生产要素结合起来推行生产的人 ;这种非凡的人 ,或许是指作为资本所有者和作为资本使用者具有双重人格的人 ,或许是单指后者。然而 ,在开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 ,企业家在经济发展中的真正作用还是…  相似文献   

20.
张军  蒲越 《中国企业家》1999,(12):22-23
如果说,《中国企业家》必须聚焦“入世”这一重大历史话题,企业家视角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入世”最直接影响的人就是企业家。只有当中国的企业、企业家真正明白发生了什么,中国才有可能面对未来的一切.企业家们是否知道前面的路?他们准备好了吗?他们准备了什么?只有真实了解,反映企业界的真实想法,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中国企业面临的种种难题。一如既往,本次调查得到了广大企业界朋友的热情支持.尽管调查问卷长达3页,本刊仍在2天里发出了180份问卷,收回了123份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