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对促进农村现代化、城市化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农村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的现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能够为“三农”问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综合评价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评价各乡镇公共服务体系的发展水平,可以对各个乡镇的公共服务水平进行排列、比较,从而为农村公共服务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实证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服务不仅能够为村民带来便捷的服务,同时也带来了可延续的就业机会和职业发展可能,能够有效预防各种社会风险,减少致贫、返贫的概率,进而从根本上避免贫困的发生.本文拟从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出发,结合其减贫效应,通过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与减贫目标相结合,实现以扶贫为目标的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进而有效利用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推动扶贫工作开展,最终实现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完美构建.  相似文献   

3.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不同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是我国现阶段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都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主体功能区建设使得贫困地区成为国家转移支付的重点地区,这将为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带来历史性机遇。从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视角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还存在诸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转移支付规模过小、税收返还测算方法不尽科学等问题;加快财政体制向公共服务型转变、将公共服务效果纳入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等,是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建立和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的现状,而政府作为农村公共服务单一供给主体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民需求,认为应建立和完善由政府、市场、社会、农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多元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5.
徐全忠 《经济论坛》2006,(23):22-23
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而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与发展又受制约于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蒙古自治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基础差,机构不健全,保障机制落后。作为一个农牧业大省,农村牧区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将直接影响到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稳定,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不足将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严重障碍。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化农村公共事业投资体制现代经济理论认为,政府最重要的职责之一是提供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公共产品提供的质量与数量决定了政府行为的效…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农村公共服务的现状和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一直十分关注农村建设问题,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和努力,但由于受经济基础薄弱和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公共服务事业发展缓慢,城乡差距很大。  相似文献   

7.
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城乡公共服务失衡等问题,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加大财政公共服务投入,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对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山东城乡公共服务体系现状进行分析后认为,山东城乡公共服务失衡的状况仍十分明显。今后,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完善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相似文献   

8.
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问题之一。将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各级财政将会为此发生巨量支出。本文计算了将现在已经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按现行政策财政必须新增的资金数额。结果表明,以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为将现有15 863万已在城市居住的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将新增支出18 091.58亿元。如果将计算范围扩大到现有的2.6亿农村转移人口,则计算结果将增大到29 651.76亿元。文章认为,尽管资金量浩大,但只要精心进行时间、空间分布设计,注重全国范围内均衡启动、进行相关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并从"钱"、"地"、转移支付等方面进行机制设计,这一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浩大工程是完全可以期待圆满完成的。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制度激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已逐步推进到社区和农村社区环境卫生公共服务整体供给严重不足、供给动力明显缺乏的现实背景下,重点探讨了对政府供给主体、社区各供给主体和提供主体的制度激励措施,认为有效的制度激励安排,是城乡发展战略转型初期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由以外生战略引致的政府行政为主的外推动力机制向建立在基层民主自治基础上的社区内驱动力机制转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3,(3)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全面建设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政策性选择,也是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决策之一,会在推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公众参与能力的高低对于公共服务效能高低的影响也是非常重大的,可见公众参与是公共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分析目前公众参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切实完善乡镇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静 《江南论坛》2009,(5):39-40
乡镇政府作为我国最基层的行政机构,是联系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是农村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组织者和载体,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众多的期待,要义不容辞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快速地发展提供好服务。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乡镇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农民群众能否享受到全面、优质的公共服务,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农村综合配套改革过程中的基层政权职能转换,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出现主体缺失、公共服务出现真空等现象,农村基层组织不适应新阶段新体制的矛盾凸现。应科学界定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范围,结合目前农村的组织创新,建立政府、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公益组织、农村自治组织等主体在内的分工明晰、有效合作的农村公共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决定了中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被分割为城镇和农村两个体系。在人口不流动的情况下,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应该说能够发挥其社会保护的基本功能,但在人口不断从农村流入城镇的情况下,这种城乡分割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高级阶段实现城乡人均公共支出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普遍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初级阶段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质是保证最低公平。我国目前处在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初级阶段。为此,地方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框架,是建立以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公共预算体制,建立以实现最低公平为条件的农村公共服务内容体系,建立以平衡政府间公共财力为原则的转移支付体制,建立主体合理、机制完善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  相似文献   

15.
陈健生 《财经科学》2010,(2):107-115
面对日趋扩大的城乡差距,改变原来缩小城乡差距就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既有思路,代之以还应包括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差距的新认识。通过城乡公共服务的统筹治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最终实现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和平等发展。本文以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为例,对城乡公共服务统筹治理与制度创新作出分析探讨,认为应从完善地方立法、改革地方财政制度、扩大政府购买服务以及调整政府政绩评价方法来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相似文献   

16.
秦寒 《当代经济》2024,(4):103-108
乡村治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程。为使乡村治理更加有效,避免乡村治理低效而影响共同富裕的实现,基于乡村治理和共同富裕的内在耦合,探究共同富裕对乡村治理在目标取向、理念转换、主攻方向和遵循原则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更高期待。目前,乡村治理助力共同富裕仍面临着乡村治理主体流失、农村内部居民收入马太效应风险增大、乡村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等现实难题。基于此,从治理主体、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公共服务等三个维度来探讨乡村治理助力共同富裕的对策:打造乡村治理共同体,凝聚乡村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在农民收入上,实施扩中提低行动,打好共富乡村建设的组合拳;在公共服务方面,构建多层次供需契合的公共服务供给体系,筑牢共同富裕的生活屏障。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础,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宜兴市新庄街道坚持以人为本,以强化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效能、提高服务水平为中心,树立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的理念,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努力实现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在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新庄街道始终坚持以农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为农民创新创业创造条件,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农民建设美好乡村的主动性,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事业项目的谋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来,更好地推动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潇君  马晓冬  朱传耿  李浩 《经济地理》2012,32(12):133-139
在探讨了公共服务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不平衡指数模型、标准差和熵值法揭示了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的区域分异特征,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呈明显的梯度差异,农村公共服务总体水平呈现自南向北递减的分布特征;相对于农村的人口规模、行政区面积、乡镇个数,农村公共服务的发展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苏南和苏中的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均衡度较高,而苏北大部分地市的农村公共服务的均衡度较低;不同地市不同类型的农村公共服务呈现差异化发展的现象。但是,江苏省农村公共服务的区域差异小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最后提出了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区域均等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县域财政作为国家财政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财政地位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分析,它既是民主财政制度构建的突破口,又是地方财政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更重要的是县域财政关系到大多数人口的福祉。而县域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正是其财政地位的综合考核指标之一,鉴于此,本文尝试对县域财政公共服务能力进行诠释,并具体提出提升县域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路径,以期获得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0.
吴大兵 《发展研究》2013,(12):104-106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区域下,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可着力实施四大行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务实行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载体平台创建行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创新行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支撑保障完善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