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海东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主要立足特有的生态、民俗、历史、宗教和黄河旅游文化五大品牌资源优势,各区县因资源优势的不同,产业发展方向的差异,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市场竞争力及特色旅游产品,目前海东市民和、互助、循化三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较好,重要的竞争资源以休闲农业产业、自然风光、特色人文为主。因此,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乐都区怎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如何很好的融合是乐都区旅游发展的难题。本文从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是个农业大省,也是旅游大省,乡村则是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宏大地理背景,但黑龙江省大部分乡村休闲旅游无序竞争效益低下现象普遍存在,要保证黑龙江省乡村休闲旅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政府的高质量服务及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黑龙江省旅游资源优势,更多造福于龙江人民。  相似文献   

3.
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在使农村的产业兴旺。农村经济发展要以什么样的路径实现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是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关键。农村一二三产业在休闲农业的不断发展、乡村旅游的不断升级、农村电商不断全面推进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纵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以及农村电商发展过程,呈现出了许多的结合点。但是,在现实的农村经济发展中,要么没有认识到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以及农村电商之间结合点,要么没有完全发挥他们融合发展的作用。本文就关于潼南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融合发展做了几点思考,并给出了其融合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4.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是乡村振兴中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但是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市场拓展和项目推广中,存在"大猪"和"小猪"的智猪博弈现象。文章通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企业智猪博弈分析,提出相应的企业博弈策略,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供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主题下北京休闲农业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以农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模式为要素,以地域文化和自然资源为载体的生产经营活动。结合庞各庄实际,把乡村旅游和农业融合一体的一种新型休闲业态,涵盖一二三产业,具有改变休闲农业的带动功能,具有吸纳农民就业的承载功能,具有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的牵动功能,具有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承接功能等四大功能升级,为市民"商、养、学、闲、情、奇"提供活动空间。加快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题北京休闲农业,既是实现后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北京休闲农业升级的新路径,更是实施振兴乡村战略的极为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6.
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伴随着农业改造的要求、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谐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加大了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力度。本文主要从产业融合角度去分析涪陵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与问题,以期对涪陵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及产业融合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伍慧玲 《商场现代化》2007,(11Z):262-263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区域特色、乡村自然和人文等旅游资源,开发适合于旅游的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综合发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有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可能性,乡村旅游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功能,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8.
伍慧玲 《商场现代化》2007,(32):262-263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区域特色、乡村自然和人文等旅游资源,开发适合于旅游的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形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不仅扩大了旅游容量,而且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综合发展,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乡村旅游有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可能性,乡村旅游有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功能,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成为农业产业化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9.
随着全面小康目标的逐步实现,大众休闲消费需求日渐扩张,乡村旅游以其独特的休闲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乡村旅游热闹发展的景象背后,乡村产业问题不断涌现。如何让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并长久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业旅游从本质上说是农业与旅游业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产业融合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本文从产业融合视角分析农业旅游特有的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以及高度的人性化内涵、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对象、以产业为旅游资源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农场、主题农庄、乡村公园三种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出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市场扩展的过程中的阻碍其发展的各项因素,即没有做出合理的发展规划、没有具体的发展内容,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人才培养力度不足等,提出了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力求全面促进我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品牌》2019,(17)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现如今我国各地区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黑龙江省嫩江县山河农场可以利用其地理优势与技术优势,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本文通过对山河农场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缓解这些限制发展因素的对策与建议,进一步推进山河农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旅游业和休闲农业是海南自由贸易港重点发展产业,为海南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而休闲农业是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切入点。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旅游业和休闲农业可以借助数字技术的优势,通过产业数字化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推动休闲农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最初的城市周边农家乐开始,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一路蓬勃发展。具有较好旅游资源禀赋的地方,靠此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一些产业基础薄弱的地方,也将目光盯向乡村旅游,想从这方面寻找发展的突破口。如何让客人来得了、留得下、能再来,必须牵住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牛鼻子"。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依托农村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  相似文献   

15.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突破传统范式的产业创新模式,形成了全新的产业形态。农业与旅游两个不同产业相互融合,是通过农业资源在旅游产业链上的渗透融合突破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阳江市阳西程村镇是广东省重点海洋和海岸生态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旅游名镇,可以通过由渔农业提供资源,以旅游服务为表现,开发农业产业链中能够与旅游产业链的价值模块相契合的休闲农业旅游模式,扩展原有产业的价值链,使得融合后的产业具有更强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阐述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背景,提出苏州地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地理区位和交通、经济及资源优势。目前苏州地区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包括水果采摘游、农业生态园休闲游、温泉养生休闲游和休闲农家乐游。从产品类型角度,乡村休闲旅游可划分为观光农业型、乡村民俗型、古村镇型和文明生态村型发展模式。该研究可对苏州地区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管理部门的科学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业和农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产业,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与新农村建设,也使我国旅游产业从传统单一的"小旅游"向多元化的"大旅游"转变。在产业融合视角下,结合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背景和规模,重点探讨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并总结了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正>乡村休闲产业是文化经济时代日益重要、潜力巨大的朝阳产业。伴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对促进我国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应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切实提高对乡村休闲产业的认识,重视农业和乡村审美  相似文献   

19.
杨慧 《商展经济》2023,(11):40-42
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乡村振兴为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优势,同时也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指引了方向。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中,乡村旅游产业要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融合,针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因地制宜地采取策略,以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健康和持续发展,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而努力。本文重点从六个方面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乡村旅游产业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推动农业服务业的发展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必由之路,而农业旅游就是发展农业服务业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国已经进入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发展时期,农业旅游是产业融合而形成的新型农业服务业,能够与城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形成良好互动,有助于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统筹城乡背景下的农村产业融合趋势,探讨了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农业与旅游业实现融合的条件、农业旅游的形成过程及存在意义,在此基础上,基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乡村旅游加强质量建设、提升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