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从城镇体系看,小城镇属于城市范畴;从农村地域体系来看,小城镇又是农村地域体系的最上层次。它作为农村之首,带动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它作为城市之尾,同样接受大中城 相似文献
3.
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三角洲地区一直是中国东部经济 发展较快的区域之一。该地区以上海为中心,形成了以苏州、杭州、无锡、南京、宁波等15个城市为主的经济网络,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创造的GDP已占全国GDP总量的16%-17%。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第三产业的比例逐年上升,己经趋向形成三、二、一格局。但是,由于该地区缺乏整体的调整和平衡,出现了很多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无序竞争等问题,阻碍了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在目前中央号召东部帮助两部脱贫致富的情形之下,如何充分利用东部资… 相似文献
4.
5.
一、西部小城镇发展势在必行1 加快小城镇发展是深化西部农村改革的需要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三十年 ,我们看到了一条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之路。我们发现 ,在这条路上有 3个明显的台阶 ,这就是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每上一个台阶 ,便标志着农村经济改革又取得了新的胜利。我们还发现 ,小城镇的发展 ,既是农村经济改革的必由之路 ,又是目前农村经济改革较高阶段的表现。在这条路上 ,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显然走得快些。东部的许多农村地区已进入小城镇建设阶段 ,特别是沿海地区 ,许多散发了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应运而生 ,由… 相似文献
6.
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域广大,区域资源丰富,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展别具一格的特色经济,对振兴区域经济,加快小康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发展特色经济是开拓国内外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除国家定购的部分粮食、棉花外,大多数农产品都要到市场上销售,都要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农产品在市场上能否卖出去,卖上较高的价钱,决定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近几年来,由于农业连年丰收,许多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有些农… 相似文献
7.
以省(区)为单元,提出划分农村经济区的原则,选择18人盯关的农村经济指标,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全国30个省市区划分为8个农村经济区域。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今后一段时期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选择入手,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通过数量分析确定了应该重点发展的地区,钗勒出比较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生产力布局。 相似文献
9.
屈宝香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5):44-46
阐述了西部特色有机农业布局的指导思想和规模优势、区域特色、市场需求、生态建设、农民自主等5项原则,提出总体布局构想和区域布局重点。 相似文献
10.
11.
西部地区 小城镇建设中的规划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结合起来”。这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指明了方向。(一) 这些年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一些地方,盲目铺摊子,一哄而起,短期行为严重,小城镇建设规划滞后,难以对小城镇建设起到超前指导作用;有的小城镇建设规划起点不高,缺乏论证,科学性、合… 相似文献
12.
一、制约农村市场发展的因素1 农民增收相对缓慢 ,农村消费低迷。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 ,乡镇企业、个体经济蓬勃发展 ,农村经济有了显著增长。但毋庸讳言 ,农民的收入增长趋缓 ,总体水平较低 ,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农民的消费需求。以四川省武胜县为例 ,2 0 0 1年度 ,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2 0 0 8元 ,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 0 5 6元的 39 7%。收入上的差距必然带来消费上的差距 ,据统计资料显示 ,2 0 0 1年 ,武胜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 88%以上 ,但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却占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例相对较小。2 市场发育不甚健… 相似文献
13.
14.
15.
中国西部地区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户经济增长的特征和源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五个条件 相似文献
16.
17.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发展缓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小城镇建设滞后,城镇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乏力。笔联系中西部地区的实际,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谈些粗浅看法。第一,关于怎样突破小城镇建设的投入“瓶颈”的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建成一个初步达标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投资至少也要2000万元。目前,中西部地区县乡两级财政大多属于“吃饭财政”,解决小城镇建设的成本,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一方面,要坚持市场化运作,靠小城镇的资源开发和自身积累来筹措建设资金。要变资源为资本,合理有序开发小城镇的土地、矿产、水能等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8.
为把农业大省建成农业强省,省委、省政府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战略。最近,我们到全省产业化搞得比较快的双城市、尚志市、呼兰县、肇东市、讷河市者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培育支柱产业是中目前各地积极谋划和着力运作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点工作,也是国有经济实施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的战略重点。培育支柱产业,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结构合理化和产业升级,对于引志和带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