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碳信息披露是监管部门、投资者和公众了解企业碳排放现状、督促企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对于碳信息披露的概念,国内外尚未形成统一的观点,目前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将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或者其各项减排举措向公众披露的行为。二是企业与组织将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减排方案及执行情况以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与机遇等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2.
“双碳”目标的提出将我国上市企业低碳转型引向一个全新的阶段。高质量的碳信息披露对于强化社会监督和降低转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实现“双碳”目标愿景的关键保障。本文在分析碳信息披露研究现状和国内外发展动态的基础上,对A汽车公司近5年的碳信息披露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的披露核心要素,本文探讨了企业如何在年度财务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规范化披露碳信息,以及如何准确反映企业行动的财务影响,从而增强企业碳信息的可读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正由于相关信息披露准则尚未出台,碳会计实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碳信息内容不够统一,报告格式也不够规范,给信息披露的监管方带来了困难。为了规范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提高信息的可信度和决策有用性,笔者认为,政府、企业、市场及社会方面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政府方面第一,鼓励企业积极披露。由于缺少强制性的披露法规,上市公司的年报和独立报告中对于碳信息的披露很不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21世纪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国家日益重视环境保护与碳排放,作为社会发展中流砥柱的企业是践行低碳经济的重要主体。2011年在南非召开的“德班世界气候大会”,各国都对未来气候以及碳排放给予积极回应,从而使得世界范围内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走向国际化轨道。在这种大趋势下,我国企业在碳信息披露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但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且企业碳信息披露及其相关规章制度等的机制设计比较滞后,从而难以在全社会层面引导企业积极真实地披露自身碳排放信息。基于此,笔者在简要阐述国际碳信息披露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现状,并借鉴国际碳披露项目(CDP)的经验,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企业经济》2017,(2):14-21
本文基于2013-2015年沪市A股制造业231个样本数据,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内部动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企业规模、负债水平、发展能力、行业类型与企业碳信息披露水平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盈利能力、高管远期薪酬则没有通过相关性检验。由此得出,国内企业碳信息披露多数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是减少代理成本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企业自愿、自觉地促进碳减排的社会责任行为。政府应尽快建立相关标准和监管制度,强制企业进行碳信息披露,通过市场机制"抬升"碳绩效较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同时推进建立企业高管远期薪酬同碳绩效挂钩的考评机制,从而增强企业(高管)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世界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企业碳信息的披露变得愈发的重要。本文从国际环境、国内环境的大环境出发,分析了碳信息披露对融资产生的意义,并对碳排放量披露的制度提出了几点设想,以完善我国碳信息的披露来促进企业融资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碳管理信息披露的理论与实践的比较研究发现,目前,不存在统一的披露框架,企业的碳管理信息披露主要属于自愿披露的范畴,所披露信息的可比性不强.碳管理信息披露的国际趋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建议应进一步关注制约碳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并加强研究碳管理信息披露如何通过资本市场的信号传递影响企业价值.  相似文献   

8.
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命脉所系。推动碳中和碳达峰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实现制造业企业财务绩效与绿色低碳共同发展。以2014—2018年沪深两市的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分析了碳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碳信息的披露水平越高,财务绩效就越好。最后,从企业、政府、国际社会等方面针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现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袁帅  裴潇 《财会月刊》2023,(1):138-146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双碳”目标是我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郑重承诺。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尚不能充分反映气候事项的财务影响,本文在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气候披露准则理事会(CDSB)等组织关于气候信息披露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构建“双碳”背景下我国企业气候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并以宝钢股份为例,探讨企业如何以年度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为载体披露气候信息,促进两种报告的内容相互衔接、交叉索引,使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企业气候行动及其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控排企业是碳排放交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碳市场起步初期,控排企业虚假碳信息披露案例层出不穷。文章以鄂尔多斯高新材料企业虚假碳信息披露案为例,分析了其虚假碳信息披露的过程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碳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的建议,即从控排企业、政府、第三方机构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控排企业提升碳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借鉴方案并促进碳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要满足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需求,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主要目标.作为环境会计信息,应提供企业环境活动对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影响的量化信息,这其中主要涉及到对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此外,由于企业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复杂性,还应披露无法用货币加以计量,但对全面理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影响至关重要的环境业绩信息.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尽管存在着多种披露形式,但通常采用在财务报告中附加环境报告和单独提供环境报告这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百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研究对象,采用指数法,通过构建既遵从国际规范又符合中国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上述企业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的完整状况进行详细分析,全方位探寻这些企业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①百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发布水平一般,而环境信息披露总体水平较差,且两者与发达国家相比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有明显差距,因此从国家层面发布更权威的信息披露指南、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与环境管理意识已经迫在眉睫;②总体上看,环境相关行业(高耗能和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要优于环境非相关行业,民营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要略优于国有企业;③定量指标披露状况差是研究对象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通病,由此反映出,我国企业的环境管理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④在我国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管理要求的高低对企业行为具有重要影响.动员社会力量,努力营造一种强大的社会压力机制,将是提高我国环境管理有效性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义务。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以强制性披露规范为基础,自发自愿地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我国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数量少,披露的内容简单,披露方式较混乱。改进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行为,需要建立强制和自愿披露相结合的机制,鼓励企业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加强环境审计。  相似文献   

14.
碳信息披露水平高低影响着社会各界对企业碳减排活动的认识.本文借鉴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适用于我国上市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评价体系.运用Nvivo软件作为评分技术工具,对符合筛选标准的400家企业2018年碳信息披露数据进行评分.结果表明,试点地区的均值略高于非试点地区,说明试点地区已经有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披露模式;而在非...  相似文献   

15.
2010年8月,国际综合报告委员会(IIRC)成立。2013年4月,IIRC面向全球发布了综合报告框架的征求意见稿;2013年12月,IIRC发布了正式的综合报告框架。综合报告,是一种以更加清晰、简洁和注重使用者需求的形式全方位提供有关企业运营状况信息的报告。相对于仅披露财务信息的传统财务报告,综合报告对于企业业绩解释的涉及面更广。  相似文献   

16.
自愿性信息披露与企业价值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系,本文通过规范分析探寻自愿性信息披露行为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后发现,自愿性信息披露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了投资者的预测风险和证券的流动性,使企业加权资本成本下降,从而促进企业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企业环境成本研究的国际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环境成本的研究尚属一门新兴领域,各国的研究存在许多差异,致使其定义、分类、确认、计量及信息披露大不相同。本文将对此作一比较分析,以供我国相关研究所借鉴。一、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研究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组会议曾经数度研究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问题。1998年召开的15次会议讨论并通过《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成为国际上第一份关于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系统完整的国际指南。该公告认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措施的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  相似文献   

18.
在碳约束环境下,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决定了企业所面临监管风险的大小,碳信息披露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桥梁。对2010年入选S&P500的85家企业碳排放量及碳信息披露质量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但不显著;监管环境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碳排放量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影响较大,高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负相关;低排放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碳排放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在碳约束环境下,企业的碳排放强度决定了企业所面临监管风险的大小,碳信息披露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桥梁。对2010年入选S&P500的85家企业碳排放量及碳信息披露质量的价值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企业的碳排放总量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但不显著;监管环境对企业碳信息披露质量、碳排放量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影响较大,高排放企业的碳排放量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碳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负相关;低排放企业的碳信息披露质量、碳排放量与企业价值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企业经济》2017,(10):185-192
本文以2011-2015年参加国际CDP问卷调查的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探析碳信息披露与商业信用融资之间的关系,并就市场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碳信息披露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且这一结论与市场环境紧密相连。从行业竞争和市场化水平两方面反映市场环境,发现行业竞争越大,碳信息披露越能促进企业的商业信用融资,而与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相比,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碳信息披露更能促进商业信用融资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应建立一个全国性的且与地区、行业相配套的有机治理体系,以提高碳信息披露水平,同时推进碳减排顶层设计与底层支撑的协同治理,建设多元化碳金融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