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系统分析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于2013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中所提出的预期损失模型三个阶段的内容后,从国家全局角度出发,结合预期损失模型的演进过程,分析了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的相关理论和利益格局,并结合我国财务报告的实务操作难点、概念框架选择和会计监管,提出了我国实施预期损失模型的具体办法和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
2013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了《金融工具:预期信用损失》征求意见稿。然而,会计预期损失模型是否能够取代现有模式还存在不确定性。本文在探讨了会计预期损失模型对我国的影响后,提出了我国实施会计预期损失模型的相关策略,以提高会计预期损失模型的可操作性,并进一步提出了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和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优化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处理办法,财政部修订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修订后,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标准及减值损失的计提方法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动,这些变化给企业金融工具列示、减值损失确认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以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为例,分析了新金融工具准则实施后企业面对的挑战,并为企业如何应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比较了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规定,力求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并针对衍生金融工具在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降低衍生金融工具在计量方面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相关内容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四个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通过比较国内外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还存在一定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章琳 《财会月刊》2012,(21):74-76
2008年以来I,ASB和FASB致力于探讨统一的金融资产减值模型,直至2011年5月提出并讨论至今的三组别法,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修订经历了从无组别到两组别再到三组别的重要变迁。本文将对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修订进行持续追踪,对预期损失模型和实际损失模型进行对比,对三组别模型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运用减值模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比较了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对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规定,力求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完善我国会计准则,并针对衍生金融工具在计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降低衍生金融工具在计量方面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自衍生金融工具诞生以来,有关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计量与披露一直受到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关注。然而,对于传统会计理论,其带来的挑战却是巨大的。本文在阐述衍生金融工具理论的同时,重点介绍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计量与披露的相关规定。文章的最后结合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衍生金融工具确认、计量与披露的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9.
财政部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相关内容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于200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等四个金融工具会计准则。通过比较国内外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可以发现我国现行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还存在一定缺陷,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高诚 《财务与会计》2021,(2):43-46,50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于减值计提适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其计量理念与标准要求不仅符合金融监管机构的损失分布预期,也与国际性金融组织的风险管理实务高度契合.但对于我国实体企业而言,模型方法颇为复杂,执行与操作成本较高.本文在全面分析新金融工具准则对金融工具减值变化影响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执行准备过程中的应用问题,以及新模型的质量要...  相似文献   

11.
IASB于2009年6月25日就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问题向公众广泛征询意见,并于2009年11月5日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拟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计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发生的减值。预期损失模型是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量提出的用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另一种方法,文章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索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IASB于2009年6月25日就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问题向公众广泛征询意见,并于2009年11月5日发布了<金融工具:摊余成本和减值(征求意见稿)>,拟采用预期损失模型计提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工具发生的减值.预期损失模型是针对<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中的已发生损失模型计量提出的用于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另一种方法,文章在研究IAsB与FAsB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试图通过预期损失模型与已发生损失模型的比较分析.探索使用预期损失模型计量金融资产减值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09年7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金融工具:分类和计量(征求意见稿)>,旨在降低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原则的复杂性,避免会计准则内在的不一致,并在此基础上修订<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硷融工具:确认和计量>(IAS39)中关于分类和计量的有关要求.在此背景下,文章在对金融工具两分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金融工具分类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1989年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立项制定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到1998年《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下称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历时九个年头,其间公开征求过四次意见。这在国际会计准则发展史上是罕见的,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第一,第39号国际准则的批准公布意味着核心国际会计准则所有关键项目的完成;第二,填补了国际会计准则缺乏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空白,对于金融工具会计国际协调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第三,从前在表外“游荡”的衍生金融工具,终于可以找到…  相似文献   

15.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其中金融工具准则充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理念和方法,使我国的金融工具会计规范体系更加系统化、科学化,与全面的金融开放进程相一致,是推动我国企业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良好契机。本文主要基于金融工具会计,探讨当前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现行金融工具减值方法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重大缺陷,IASB和FASB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完善和国际趋同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文章对比分析IASB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FASB的"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并归纳整理来自公众的反馈意见,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有用信息,更好地理解有关金融资产和信贷承诺的预期信用损失并取代现有相关准则,《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减值》的征求意见稿在借鉴和吸收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了预期信用损失确认、计量、列报及披露的原则。本文在阐述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简要评析,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地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18.
新金融工具准则重新界定了金融工具的分类计量标准,基于预期损失模型计提减值准备,对商业银行金融资产业务影响较大。商业银行实施新金融工具准则,对业财系统进行全面改造,金融资产业务实现平稳衔接,但存在投入较大、与金融监管规则存在不协调、金融资产主观复杂性认定缺乏细项规范等问题。建议建立经济金融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细化新金融工具准则具体操作指引,加强新金融工具准则与监管规则的协调配合,助力商业银行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现行金融工具减值方法在金融危机中暴露出重大缺陷,IASB和FASB为金融工具减值准则的完善和国际趋同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文章对比分析IASB的“预期信用损失模型”、FASB的“当前预期信用损失模型”和现行“已发生损失模型”,并归纳整理来自公众的反馈意见,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1月12日,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工具》(IFRS9),对金融工具的分类与计量作出了重大改革.文章在解读IFRS9的基础上,阐述其与IAS39的主要区别,并在我国金融资产分类与计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IFRS9对我国金融行业的预期影响以及我国与IFRS9的趋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