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博物馆是一个地域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2009年国家对部分博物馆相继免费开放后,引来了博物馆参观旅游热,博物馆文化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博物馆的发展处于一个大好的时期,全国各个省市博物馆的数量和类型不断增多,展示手法和服务水平也不断提高,博物馆旅游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有鉴于此,论文对太原市的博物馆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分析,试图通过本研究,对太原市的博物馆旅游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在建设海西旅游区的背景下的福建省博物馆旅游开发,分析了福建博物馆旅游与海西旅游区的关系,对福建省博物馆旅游产品开发的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以及旅游接待等条件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福建博物馆旅游产品的线路设计、市场开发、支撑系统建设以及博物馆的保护与更新等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3.
民俗博物馆是展示人们生产、生活、饮食、起居、交通、服饰、禁忌等民俗文物、民俗事象,具有文化、教育、旅游、环保及文物收藏诸功能的文化活动场所。必须把握世界博物馆发展趋势,通过建设民俗博物馆,发展旅游业的形式对广西丰富的民俗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目前可先通过建设壮族民俗馆等11 个馆,配合各地现有旅游资源来带动各族各地经济、文化、教育、旅游各业的发展,以保证广西民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游客行为研究--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为例,对游客行为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目前该馆游客来源以广州市居民和省内游客为主;与朋友和家人同行是最主要的游览组织方式;本地及外地游客普遍具有明确的游览目的,但外地游客对南越王墓博物馆的认知度较低,大多是从事公务、商务、购物等活动之余前来游览;游客的满意度相当高,但重游意愿和重游率较低.研究指出该馆尚不具备独立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游览的能力,主要借助于广州综合性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功能,实现其旅游功能.这对于广州以博物馆为代表的文化型景点旅游开发有借鉴意义,同时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性博物馆旅游开发也具有较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论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三化"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但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不足却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羁绊.总结目前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就乡村旅游地食宿设施的生态化与现代化、地域化与商业化、产业化与特色化的矛盾辨证统一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以期对旅游地食宿设施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城市博物馆旅游浅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革,对博物馆的日常工作和职业规范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旅游正是强烈震撼着博物馆基本内核的重要现象之一.分析了博物馆的旅游属性和国外博物馆旅游开发的主要动向,并在对比分析国内外博物馆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就城市博物馆旅游开发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博物馆,对旅游者有很强的教育作用,但陈旧的陈列和展示方式使博物馆在大众旅游时代曲高和寡。因此,改良博物馆的陈列和展示方式,提高旅游者在博物馆旅游中的娱乐性、参与性,是博物馆旅游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认为在体验经济时代,VR技术的引入将能有效提高博物馆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问题倍受关注。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形成了以博物馆、主题公园与实景舞台剧为主导的3种主要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以遗产的静态展示为主,较好地维系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非物质文化主题公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重建与虚拟体验空间形式,实现遗产景观载体化;而实景舞台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人的表演活动而活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型为旅游产品最具创意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旅游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福州地区博物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文化旅游将成为时尚和潮流,而博物馆旅游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正迎合了这一潮流,西方博物馆旅游的兴盛也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博物馆必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福州地区博物馆旅游也迎来了很好的发展契机,但是目前博物馆旅游还不尽如人意,问题很突出,是处于亟待开发利用的一座"富矿"。有鉴于此,本文拟对福州地区博物馆旅游存在的问题、客源市场及应采取的对策作初步探讨,希望对福州旅游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一种理论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旅游、文化旅游近年来受到学界极大的关注,成为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探讨了有关这2种旅游形式的基本概念,旅游、文化、涵化,介绍了西方一些学者对文化旅游、民族旅游的阐释,希望有助于文化旅游与民族旅游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是长春市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长春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本文从博物馆的布展活动、客源特点等方面探讨长春市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发展现状,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从增强服务意识、加大营销力度和旅游产品开发三方面阐述长春市博物馆文化旅游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2.
陈翠 《大众商务》2011,(11):37-37
温泉旅游是将休闲度假旅游与温泉养生功能完美融合,被誉为“朝阳产业中的朝阳”。伴随着温泉旅游的迅速发展,温泉旅游开发模式和产品雷同化等现象日趋严重,本文通过分析汤岗子温泉度假区旅游产品组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温泉产品组合策略。  相似文献   

13.
都市农业旅游独特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使其成为当前我国城市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是一个涵盖领域和行业面较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通过系统论的思维与方法集中研究了都市农业旅游的嬗变过程:单极核结构、圈层结构、组团结构、复合圈层结构,探究促进都市农业旅游的发展策略:农、旅、文三位一体化,三大产业融合,高新技术开源节流。  相似文献   

14.
从理论上讲,几乎所有领域的建设项目都具备成为旅游项目的可能。任何一个建设项目,都可以融入观光、休闲与旅游功能而成为旅游项目。旅游项目无限化是事物可拓性、旅游功能粘着、大旅游思想的重要体现,是价值工程、价值转化、价值创新理论在项目管理和旅游经济领域的重要应用。旅游项目无限化主要表现为设施工程景观化、城乡改造休闲化、产业项目旅游化,所有这些需要理念创新、规划先导、制度保障、部门协调、贯彻执行等条件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对"旅游需求"概念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的深度认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旅游需求”教学内容为研究对象,在对目前教材中混淆“旅游需求”与“旅游需求量”现象进行澄清的基础上,对已有的三种定义进行了利弊剖析,进而从旅游活动发生过程和社会进步角度,对旅游需求的因子进行了梳理和约束强弱分析。通过讨论文章指出,对旅游需求的认识不能简单化和静止化。  相似文献   

16.
京津旅游走廊开发模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促使区域合作,而区域合作的基础是相互需求,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共赢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京津冀旅游走廊的区位、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的分析,阐述了京津冀旅游走廊的旅游流类型、层次以及旅游路线的设计,提出了会展旅游、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与观光农业旅游等旅游开发模式。认为河北旅游的发展只能在区域联合发展中寻找突破,实现区域旅游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7.
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相关文献的分析表明我国旅游客源市场研究具有研究空间尺度全、研究客体多样化、研究对象逐步国内化、研究方法逐步综合化等特点.在详细分析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成立旅游数据收集中心、以县为单位统一统计口径、加强GIS在旅游客源市场研究的应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内旅游信息系统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旅游信息系统研究历史进行了简要回顾,阐述了旅游多媒体信息系统,旅游管理系统,旅游规划系统,旅游解说系统,旅游目的地信息系统,旅游网站和旅游电子商务,旅游预警系统,旅游专家系统等各类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和目前研究状况;对未来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进行展望,认为其未来的研究热点主要为虚拟旅游系统、智能旅游信息系统、“三位一体”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电子商务。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夜间旅游研究经历了10余年发展,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通过对10余年来(2002—2012)国内夜间旅游文献的梳理,总结了夜间旅游的概念、特征、动因、功能以及开发模式和存在问题.从旅游开发、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发展等视角,对夜间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作为研究路径,提出今后夜间旅游研究目标应趋于综合性.关注夜间旅游7个开发环节、六大要素与3个地域层面;研究手段趋于多元性,关注夜间旅游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游客和民众对夜间旅游的感知和态度;强调文化的核心地位,重视夜间旅游与日间旅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旅游文化研究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影响我国旅游业在新的世纪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学术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而探讨了旅游文化学作为一门分支学科所具有的特点,最后提出了我国旅游文化研究发展的应用化、扩大化、科学化和学科化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