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介绍2005年7月8日,法国CASTEL FRERES公司,即卡斯代尔·弗雷尔股份有限公司针对"卡斯特"注册商标的商标权人李道之,以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为由,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提出申请,请求商标局做出撤销该注册商标的决定。商标局以被申请人李道之未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答辩为由,做出了撤销"卡斯特"商标的决定。李道之不服,向商标评审  相似文献   

2.
国内动态     
《中华商标》2009,(1):78-78
泉州启动商标权质押贷款;“兰贵人”茶叶商标被判撤销;龙井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水族文化标识申请商标保护;“谷歌中国”告赢“北京谷歌”;娃哈哈商标大战打到瑞典。  相似文献   

3.
汪泽 《中华商标》2004,(4):18-20
侵害商标权的构成以商标使用行为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如果第三人对某符号的使用不属于商标意义上的使用,则侵害他人商标权就无从谈起。正确理解商标使用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以及商标使用的方式,是认定侵害商标权行为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田龙 《中华商标》2013,(9):48-50
正近几年来,法国卡斯特兄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国卡斯特公司)与李道之关于"卡斯特"商标的系列纠纷案,引起了较为广泛的社会关注。如:申请再审人法国卡斯特公司与被申请人商标评审委员会、李道之商标撤销复审行政纠纷案[1]入选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度全国十大知识产权案件;李道之、上海班提酒业有限公司诉法国卡斯特公司商标侵权纠纷案[2]涉案赔偿金额高达3300余万元。法  相似文献   

5.
商标共存作为商标使用中出现的特殊情形,其与商标侵权的关系十分微妙。一方面,所谓共存指的是不同主体所有的相同或近似商标之间的共存;而另一方面,由于商标权是一种排他专用权,如未经商标注册权人的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服务上使用与该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即构成对注册商标权的侵害。因此,确立商标共存合法性的基础对维护商标权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合理的商标共存被误判为商标侵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郑华聪 《中华商标》2008,(10):67-69
一、未注册商标保护的依据 对未注册商标进行保护制度的设立和完善,主要是为了解决商标权的使用取得和商标权的注册取得之间的矛盾。起初,各个国家在对商标权的取得途径上都是规定使用取得的时候,不会存在注册和未注册商标之分,这种情况下,也就没有所谓未注册商标保护制度之说。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标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以致商标逐渐远离作为商品的识别来源的基础性含义,而被转化成为一种资产、一种财产。在商标制度的几百年发展中,对商标是否会增加产品的附加价值,或者商标本身就是产品的一部分,虽然有争议,但越来越多的商标司法判例和商标理论倾向于认为商标已经从依附于产品的一种标志而转化为一种资产,其价值是厂商不能剥夺的。与此相适应,在商标财产化的基础之上商标权人具有“准作者化”的趋向。这两种趋向奠定了现代商标权扩张理论的基础,它们对以防止混淆为基础的传统商标法理论提出了挑战,并且也不能不深刻地影响到商标立法与司法。因此,从商标的财产化和商标权人的准作者化角度探讨商标权的扩张理论是有益的。本文愿以此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正企业商标策略有许多种,但由于市场环境错综复杂、企业实力不尽相同、产品属性千变万化,企业采用的商标策略不应当、更不可能按照一个模式。商标权人必须紧紧围绕企业的商标战略目标,在商标权的创立取  相似文献   

9.
《中华商标》2008,(2):78-78
1月11日,香港高等法院上诉法庭对"平安"商标纠纷案做出中国平安集团胜诉的二审判决。由此,中国平安赢得了在港持有"平安"、"PingAn"两商标的合法使用权。一场耗时3年多的商标所有权大战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10.
商标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权人(或其授权的人)依据一定的法律程序将其注册商标许可他人使用.并可就给予的使用权取得报偿的制度。我国商标法对商标许可使用制度做了明确规定,并把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规定为商标权的一项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由于我国商标立法的不完善,司法实践监督管理处罚不严以及人们的商标意识、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商标使用许可出现了失控现象。  相似文献   

11.
正(接上期)十二、使用防御商标策略所谓使用防御商标策略,是指商标权人为了防止他人在不同类别的商品(服务)上使用与其相同的商标,而在非类似商品(服务)上注册的若干相同商标的做法。在这些商标中,原商标为主商标,其余非类似商品(服务)上注册的商标为防御商标。  相似文献   

12.
舆情精读     
<正>NO1.特斯拉赢得中国商标权诉讼据新浪科技等媒体报道,特斯拉汽车在2014年1月宣布将在中国开售Model S,目前特斯拉已赢得在中国的商标权诉讼,因此可以使用"特斯拉(Tesla)"商标。据称,2006年中国商人占先生就已注册了"特斯拉"的商标,当时特斯拉汽车尚未在美国开售,占先生还建设了一个名为"特斯拉汽车中国"的小网站,展  相似文献   

13.
杜燕霞 《中华商标》2014,(11):50-53
正显著性是商标的首要要素,是一件可识性标志成为商标的先决条件,同时还决定了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可以说,离开了显著性,商标就无从谈起。本文将运用比较法对商标显著性展开论述。各国(地区)商标法均规定,商标具有显著性是商标可注册性的前提条件。我国《商标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申请注  相似文献   

14.
商标是用于识别商品或服务并证明其来源的标志。对商标专有权的过度保护极易导致商标权人的权利滥用,而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的产生则很好地平衡了商标专有权与社会公众权之间的关系,它是在承认商标权人对商标专有权积极使用、排除妨害的同时,又对其作出必要的限制,这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市场的公平竞争。  相似文献   

15.
袁博  武博 《中华商标》2014,(4):39-41
商标权本质上是商标所有人对特定符号与特定商品之间对应关系的支配权,而不是对商标符号的支配权。…因此,侵犯商标权的本质并不是对物理标识的歪曲、篡改或者替换,而在于切断商标标识与生产商的联系,欺骗消费者使其发生混淆和误认,  相似文献   

16.
胡瑜 《中华商标》2013,(9):83-87
正商品市场经营管理者对于市场中存在的销售假冒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行为虽试图保持中立,仍常被商标权人以构成帮助侵权为由起诉。商标间接侵权制度在英美法中确立的初衷在于更好地保护商标权,其实质是一种对商标权的扩张性保护,使商标权人得以向并未直接实施商标权禁止行为的市场主体主张侵权责任。而我国商标立法中所规定的"帮助侵权"缺乏对于归责原则及责任承担方式的细  相似文献   

17.
从苹果与唯冠的"iPad大战"到抢注"林书豪",再到美国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状告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名人名企们为国人上演了一幕幕高潮迭起的"商标"争夺战,商标权亦成为了中国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商标抢注成风,虽然使中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制环境备受考验,但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人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在不断提高。对企业来说,品牌是市场竞争的根本,对品牌的保护必须引起重视。以前很多国内企业对商标注册和知识产权保护不大重视,总觉得在这方面花钱没必要,  相似文献   

18.
高荣林 《中华商标》2008,(12):42-43
商标的正确使用对于商标权人来说非常重要。在美国,商标的使用是获得商标权的前提。我国商标法虽未做出如此规定,但连续三年停止使用注册商标,也会构成商标撤销的理由。商标的正确使用能够保持商标区分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最基本的功能,有助于商标潜在的第二含义的成长,能够有力反击侵权人的抗辩,使商标权人在商标侵权案中既可申请禁令救济又可要求损害赔偿。另外,  相似文献   

19.
正(接上期)八、强化商标功能策略为了增强商标在市场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强化消费者对商标的印象,促进消费者认牌购货,商标权人利用各种形式、通过各种媒介、抓住一切机会,突出宣传自己商标的做法,这被称为强化商标功能策略。  相似文献   

20.
亓蕾 《中华商标》2013,(5):33-38
正要旨:同意书是指在先商标权人向在后商标申请人作出的同意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近似商标共存的意思表示。商标权作为私权,商标权人可依意思自治原则处分自己的权利,且同意书通常是排除混淆可能性的有力证据。因此,同意书是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机关和人民法院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简称《商标法》)第二十八条审查判断申请商标可否获准注册时的重要考量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