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是为了促进各国的经济往来与国际结算,它的形成主要经历了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在各个阶段的货币体系均有其利弊.在当今货币体系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引起了各国的重视,像美元这种信用货币的发行遭到了各国的质疑,美国依靠美元的贬值将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的行为引起了各国的不满,在2012年的12月,美联储又利用美元的核心储备货币地位推出了第四轮的量化宽松,基于这种情况,许多学者开始讨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货币体系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10年2月初以来,随着美国次贷危机对各国金融经济的影响逐步消退,世界经济复苏越来越明显,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震荡,影响着尚未完全复苏的世界经济.2008年经济危机到现在,各国经济恢复都很缓慢,各国偿债能力降低,出现的以欧洲为代表的主权债务危机,国债利率提高,又加重了各国的还款能力,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2007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引发美元的全面信用危机.文章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试图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全球性货币错配是全球经济失衡的货币表现,而以"美元本位制"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全球性货币错配的重要根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是加强国际间货币金融合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各国货币错配程度,以防止金融风险的扩大和货币危机的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5.
各国经济飞速发展,货币供应量已经成为一国执行货币政策及财政政策所关注的最重要的经济量之一.本文分别从各国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方面,剖析各国中央政府在广义货币发行中所扮演的角色,试图探索中央政府是否是广义货币的发行者.  相似文献   

6.
泰国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始发国,马来西亚是重灾区,危机前两国都推行钉住汇率制,危机后两国的汇率安排出现了很大的不同。钉住汇率制与货币冲击关系如何?为什么钉住汇率制在80年代能够创造“东亚奇迹”而在1997年却爆发了金融危机?危机后泰国与马来西亚汇率安排为什么会不同,其深沉原因是什么?它们的成效又如何?这些问题目前尚无人做过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钉住汇率制是容易引发货币危机,但容易不等于必然爆发货币危机。当前中国正实行钉住汇率制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实行钉住汇率制,因此本文的研究不仅对于东南亚各国来说很有意义,而且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有很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实行钉住汇率制时如何有效防范货币冲击和货币危机?在金融开放不断扩大的同时如何选择合适的汇率政策来实现内外经济的均衡?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思考并回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梁恺 《北方经济》2013,(10):78-79
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金融危机反映出当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弊端,改革当前这一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也引发了各国许多专家学者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顺应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潮流,人民币走向国际化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现状和宏观经济背景,进而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成本与收益,最后提出人民币国际化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一、跨国族群与金融风暴1997年东南亚各国发生货币贬值,这本来是一个单纯的货币危机,但是后来却由此引发出了一场席卷东亚甚至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这个演变过程,有东亚、东南亚各国的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众所周知,东南亚各国,在经济腾飞过程中,虽然经济发...  相似文献   

9.
论货币危机成因及中国货币金融风险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给各国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本文从货币危机成因的理论综述人手,首先回顾和归纳了各国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其次分事前事后两种类型阐述了政府所通常性采取的避免或预防危机政策与方法;然后结合我国金融体系中可能诱发危机产生的因素,对我国预防和抵御金融危机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最后提出了中国在金融体制改革与金融市场发展过程中,相比各国所存在的防范货币金融危机的系列优势,以及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基础下的防范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构建发展中国家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共生基本面的Probit和Logit模型,对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共生性货币银行危机的发生概率情况进行近似模拟.危机发生及演进的趋势大致为:以1993年和1999年为分界点,1990年以来中国货币危机与银行危机共生概率总体上呈现由正"U"型向倒"U"型转变的分布特征,2008年出现微弱反转;样本期内我国共生危机发生概率总体处于[0.25%,2.5%]的区间范围内,但危机生成的结构分析却表明,这种极低的概率事实上为近年来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所覆盖.另外,发展中国家货币银行危机共生的基本规律显示出:GDP增长率、货币增长率、金融自由化和汇率制度对共生危机生成影响显著;金融自由化条件下共生危机发生的概率大干非自由化时期,无论自由化还是非自由化阶段,其他汇率制引发共生危机的概率均明显大于固定汇率制.  相似文献   

11.
张志秀 《浙江经济》2010,(15):21-23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已近两年,世界经济避免了可能由此引发的大萧条式崩溃。但是,全球经济格局不平衡状况依旧,危机后续影响仍然变幻莫测,各国大量的财政货币强力刺激与高失业率、主权债务风险并存,发达国家通缩与新兴经济体通胀并存,全球有效需求面临长期不足窘境,未来经济发展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危机频频爆发,学术界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货币危机理论日趋成熟和完善。本文主要对第一代货币危机理论、第二代货币危机理论和第三代货币危机理论进行综述。最后结合中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对中国的具体情况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实业与资本     
《中国经济周刊》2012,(49):72-73
2011年,在中国货币紧缩政策之下,由内而发的"民间借贷危机"引发了一波轰动全国的"跑路潮",虚假繁荣的资本泡沫迅速破裂,随之而来的是实体经济的加速失血,恶性循环势不可挡。追其源头,近400年来,在全世界发生的所有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的背后都是实体经济的危机,都是制造业的危机,都是这个国家的存量资产出现了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市场汇率波动频繁,对世界经济稳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忽视广大非货币发行国的利益,只从本国经济的内部均衡角度出发,使得众多非国际货币发行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扩大、人民币币值稳定等诸多方面综合实力的提升,此次的危机对中国而言又是一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波,正向全球扩散,越演越烈,不仅给各国造成严重经济困难,而且反映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正随着全球经济多极化的发展走向衰败。  相似文献   

16.
中亚五国自1991年独立以来,经济一直处于萧条时期。1999年各国的综合经济指标严重下跌,财政状况严峻,通货膨胀率高,各国货币币值不断下跌,工农业产量也严重下降,经济处于严重的危机之中。虽然1996~1997年期间,各国经济呈现回升的趋势,但因再一次受1998年下半年的俄罗斯金融危机的影响,各国的经济又重  相似文献   

17.
次贷危机爆发一年多来,给各国经济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政府为避免经济衰退,采取了一系列的货币及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由于各国所受危机影响程度及在危机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不同,各国的救市措施同中存异。本文以美国及欧洲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采用的救市计划为例,总结了这些救市措施的共同点及差异,分析了救市措施的前景及局限性。救市措施有效地遏制了危机的发展蔓延,但也可能产生道德风险、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等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到现在已经两年多.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金融危机在逐渐消除,世界经济正处于复苏阶段的后危机时代.但由于金融危机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危机后的国际贸易大幅萎缩,加剧了各国之间的竞争,贸易摩擦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普遍现象,同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特点,导致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应该对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进行改革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各国的共识。中国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只有进一步加快推动东亚金融合作的步伐,进一步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加强新兴经济体之间的经济金融合作,才能使中国以及广大的发展中各国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才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克服自身的缺陷,减少金融危机的发生,有助于世界经济金融的稳定发展,从而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20.
杨静慧 《黑河学刊》2006,31(5):129-131
货币贿赂作为贿赂的最高级形式,源于货币的浓缩性、匿名性与货币的“距离效应”。货币贿赂的深层危机是一种货币经济下的价值危机,这种危机的根源在于货币由手段变为了人们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