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金融机构逐步进入我国国内金融市场.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念、与客户的深层次关系以及银行服务产品营销机制已产生联动效应,行业竞争也愈演愈烈。金融业务的竞争.说到底是客户的竞争.服务手段的竞争,没有客户的加入和信任.金融业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客户尤其是优质客户将是中外银行竞争的首选对象.这对国内银行未来的发展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主体将直接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银行业同样面临着相同的竞争。入世后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的竞争之一,将主要表现在:对客户的竞争。外资银行进入国内市场后,会利用其经营手段、服务方式上的灵活性挖国有银行的客户。可能的结果是中资银行原有的一批好客户被挖走,而有风险的、效益不好的甚至亏损的客户留在中资银行。  相似文献   

3.
优质客户是保证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信贷风险和经营效益的基本和前提,银行拥有的黄金客户越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越密切,银行经营目标的实现才越有保障,当前,随着我国市场化的不断发展,各类股份制银行的崛起,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外资银行的大规模进入,银行对客户的竞争将愈演愈烈。正是这一竞争形势下,建设银行济南铁路专业分行充分发挥建设银行整体优势,遵循“客户需要什么,我便满足什么”的原则,以高效、优质、全方位的金融服务,赢得了客户、与济南铁路局结成了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银铁联手闯市场,改革中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银行业内、外部竞争变得异常激烈,当前银行间的市场竞争已演变成为直接争夺客户的满足客户需求的竞争,客户选择银行,强调差异化、个性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时代已经来临,能否全面满足客户多样的金融需求,成为衡量一家银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国内各银行营销方法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金融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以及我国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从规模经营到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从单纯的只讲究社会效益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对客户的”差别服务”,预示着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金融服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所谓差别服务,简而言之,就是商业银行在做好一般客户的金融服务的同时,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针对不同层次的优质客户,提供差别各异的优质服务,以做到客户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余云 《现代金融》2004,(5):22-22
我国银行开办个人理财业务不过短短几年,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特别是在高端客户市场,更是烽烟四起,各家银行纷纷针对高收入客户群体推出了各自的个人理财服务产品,为高价值客户群体提供更为贴心、更为周到的个人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7.
按照入世协定书中的开放时问表,我国在入世5年后也即2006年底将实行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本文认为,我国金融市场完全开放将对国内商业银行带来深远影响:一是在政策层面,经济政策、金融政策、配套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将使金融业的进入门槛降低,从而带来竞争主体的多元和竞争的更加市场化;二是在市场层面,客户的金融知识的普及和客户的议价能力的提高造成客户对银行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三是在竞争层面上,竞争主体、竞争模式和竞争手段的改变将使银行业面临更为复杂的竞争局面。为应对上述影响,国有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根据不同情况,综合运用不同战略,以期达到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波特竞争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所处的竞争环境不佳,导致银行业的竞争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行业内部竞争不断加剧、替代产品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潜在竞争者开始进入、客户的要价能力进一步提高以及现有体制导致银行风险控制、治理机制的不完善及产品创新能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郭斌 《南方金融》2003,(3):64-65
随着我国加入WTO,保险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服务性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时应从服务性企业的特征出发,制定适合本企业特征的、符合中国国情的营销策略。加快关系营销策略的实施,通过树立企业良好形象,密切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为客户提供特色服务来赢得客户、满足客户、留住客户。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内商业银行加快与国际金融接轨,努力提高经营和赢利水平,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根据“二八”定律,为银行创造80%利润的那一部分20%的高端客户成为各金融机构重点研究、营销、竞争甚至为之相互肉搏的对象,而对占银行80%的中低端客户研究甚少。一些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考核机制更误导了金融从业人员,使他们在服务经营过程中对这些中低端客户表现出不恰当甚至偏激的行为,激化了银行与客户的矛盾。所谓银行的中低端客户,是相对高端客户而言的,并没有很明确的界定标准,不同银行、地区、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