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的金融学中,经常会出现很多行为金融模型,而过度自信的行为就是金融模型中的重要金融问题。过度自信行为主要针对的群体有企业的投资者、企业的管理者等,不同的人群有其不同的过度自信行为的表现形式。本文对金融学模型中,人们的过度自信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各主要国家的证券市场非理性地繁荣或走熊,投资者的很多行为都无法用标准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标准的金融理论不断面临着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曾三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使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来源于心理学,其中最中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特征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朱拓哲 《时代金融》2014,(29):184-185
随着各主要国家的证券市场非理性地繁荣或走熊,投资者的很多行为都无法用标准的金融理论来解释,标准的金融理论不断面临着挑战。诺贝尔经济学奖曾三次授予行为经济学家,使行为金融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行为金融学来源于心理学,其中最中重要的结论之一就是人们是过度自信的。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特征以及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过度自信、后悔厌恶与收益率分布非正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度自信与后悔厌恶是投资者普遍存在的两种心理偏差.通过过度自信与后悔厌恶对证券市场收益率分布的影响的定性分析可知:这两种心理偏差会造成证券市场收益率分布左偏,而且与正态分布相比较存在失峰厚尾现象;特别是随着时间单位的增大,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呈递减的趋势.利用深圳成分指数和上海综合指数进行的实证研究发现,中国股票市场的收益率分布存在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有关过度自信心理理论的发展状况,列举了投资者过度自信心理的形成原因以及其所能解释的投资者行为偏差和市场异象,并简单总结了应用过度自信心理建立起来的行为金融模型。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4-2014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研究了不同竞争程度下过度自信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是否存在差异.实证研究发现,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促进了过度自信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结合产权制度的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中,产品市场竞争对过度自信管理层过度投资行为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层在产品市场竞争的压力下,更可能采取激进的投资策略,我国特殊的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损害了产品市场竞争的外部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不断深入,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已经趋于多元化.文章从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心理着手,通过分析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环境、投资者的结构状况,结合行为金融学经典理论建立“过度自信”模型,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来透析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心理与行为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引导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理性投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孙杰 《财务与金融》2012,6(6):84-88
本文选取2006-2010年沪深两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高管人员过度自信与现金持有决策的关系.结果发现,管理者的自信程度与现金持有显著正相关,证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是影响企业现金持有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丰富和拓展了企业现金持有影响因素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对过度自信的衡量方法进行了讨论,采用管理者在公司股票收益率连续下降的情况下连续增加公司股票持有量的方式来衡量管理者的过度自信;采用2010年到2012年的数据,以中国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资本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充分说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会采用更高的公司杠杆率,这与本文的假设相符。这证明,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视角对于解决公司金融学界长久以来存在的资本结构难题是有帮助的,对公司金融决策问题的研究也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行为经济学的视角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过度自信的现实表现及与管理者盈余管理行为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在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相对短期过度自信而言,管理者更多地表现为长期过度自信;短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正向盈余管理,而长期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则更倾向于负向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投资行为的多元化和复杂化,关于人类理性的严格假设在实践中遭到质疑。过度自信是基于非理性的一种主观心理行为。投资决策是公司在给定资本约束情况下对可能的投资项目进行有效选择,以实现投资收益最大化。在针对公司管理者的研究中发现,管理者在进行投资项目决策时,往往会表现出过度自信,同时管理者的自信度也可以在特定投资机会下改变企业现金流的成本和收益。本文研究了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本文在以管理层持股数变化作为衡量过度自信的标准,在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现金流量和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的投资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即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带来投资过度,损害企业价值。本文假设现金流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投资支出,但是经过严格的实证检验,发现结果并不显著,所以出于尊重数据的考虑,本文认为在特殊时期(金融危机),且样本量有限的情况下,现金流量不会对投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过度自信往往会导致投资人的控制错觉,让人认为自己对于事情的结果有控制力,  相似文献   

13.
投资一直都是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大部分企业过度注重投资,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从行为金融的角度出发,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关系,以及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进一步理清了三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行为财务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生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特征,分析了投资者过度自信与市场环境的关系,给出了对过度自信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从行为财务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产生过度自信的影响因素,总结了投资者过度自信的特征,分析了投资者过度自信与市场环境的关系,给出了对过度自信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基于公司行为财务学视角,以2008—2010年间在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的高管人员过度自信、公司治理与股利政策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股利政策正相关,有效的公司治理能抑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利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文量化分析了农村家庭的过度负债状况,验证了金融素养对过度负债没有显著影响。既有研究没有分析农村信贷市场中过度负债的形成机理与金融素养的作用边界,论文论证出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过度负债不会有明显影响,支出刚性导致家庭收入水平低才是根本原因。通过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的数据,经验研究支持该结论。最后论文提出了有关增加农村家庭收入的措施,以期降低过度负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2006-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数据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过度自信与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及会计稳健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国有企业的过度自信管理层倾向于债务融资,尤其是短期债务融资;会计稳健性增强了过度自信管理层对债务融资的偏好。国有企业的高负债率限制了过度自信管理层利用债务融资的空间,且会计稳健性在债务融资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付春潇 《财会学习》2021,(12):143-145
本文采取2007年至2019年的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管理层过度自信对于企业风险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层过度自信的企业承担的风险水平较高.并且发现当非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产生过度自信心理时更有可能提高企业的风险水平.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即从管理层的过度自信方面解释了企业风险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区分国有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观察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研究金融素养自信偏差、风险态度与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关系。研究发现,主观、客观金融素养及金融素养自信偏差都会提高居民股票市场参与的广度和深度。进一步区分金融素养自信偏差群体发现,相比金融素养评价中肯家庭,过度自信家庭显著偏好参与股票市场。调节效应分析发现,总体上风险态度在金融素养自信偏差对股票市场参与和配置股票资产占比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风险态度强化了过度自信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深度的促进作用,但没有显著削弱自信不足对家庭股票市场参与的抑制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风险态度与金融素养自信偏差的交互作用对非农户籍居民、高收入家庭、低学历家庭的股票市场参与会产生更为显著的正向影响。据此,本文提出强化居民的金融教育,同时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认知水平,促使居民理性参与股票市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