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老铁路是中老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国铁集团坚持新发展理念打造中老物流黄金通道,做好规则制度衔接、不断优化运输组织、拓展全程物流服务、推进运输通关便利化、构建低碳运输体系,近一年来中老铁路运营安全持续稳定、客货两旺,国际物流黄金大通道作用日益显现,为畅通国内国际大循环、确保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将更加努力开拓创新,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深化线路设施“硬联通”、推进规则标准“软联通”,提升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品牌效应,全面推进中国-东盟物流合作走深走实,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迈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2.
在中老铁路开通运营和RCEP落地实施的背景下,分别阐述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业务现状和RCEP的概念及作用,分析RCEP在利好物流业、促进跨境物流和跨境电商发展3个方面为中老铁路跨境物流带来的机遇,研判沿线物流基础设施配套不全、产业支撑能力不足、有效货源支撑较弱、“软联通”交流合作不畅4个方面的挑战,提出补强基础设施短板、完善中老铁路沿线枢纽节点,做大做强铁路沿线优势产业、打造产业集群,积极引进培育市场主体、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全面深化中老泰沟通合作、推动规则机制“软联通”,畅通中老泰国际铁路联运通道、加快形成环印度洋海公铁联运国际大通道5个方面的建议,为相关部门、企业和组织开展政策研究、拓展中老铁路跨境物流业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老铁路是中老两国互利合作的旗舰项目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的开通运营有力推动云南铁路从路网末梢成为走向开放的桥头堡,随着其战略通道和辐射带动效应的逐步释放,将对沿线地区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系统总结中老铁路安全运营管控、运输服务提质、铁路经济开发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以中老铁路为代表的境外铁路运营管理经验启示,系统剖析安全运营、客货运输、市场经营、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从强化境外运营安全管控、培育提升跨境运输能力、提升市场经营拓展能力、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研究提出运营发展的对策建议,为深化“一带一路”建设、示范推动境外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4.
中老铁路的开通将推动中老两国更加全面深化“铁路+旅游”融合发展,开创跨境铁路旅游产品的新时代。在阐述中老铁路沿线旅游资源分布、旅游经济发展、出入境旅游情况、旅游市场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加快旅游专列产品的创新研发,提高旅游专列产品服务质量,是实现中老铁路客运服务供给与旅客运输市场需求精准对接的必然,并从旅游列车开行时间、线路设计、主题车体打造、特色服务等方面对中老铁路旅游列车产品进行设计研究。同时,提出中老铁路旅游产品供需协同发展策略,即创新中老铁路旅游列车产品,实现高质量供给;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及边境旅游政策红利;促进中老铁路旅游的经济和文化驱动,打造区域黄金旅游通道。  相似文献   

5.
中老铁路是服务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运输通道,研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协定)颁布后中老铁路货运发展策略对于提升其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解析RCEP协定对中老铁路货物贸易关税、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货物通关流程及铁路货物凭证“一单制”改革方面产生的影响,从运输通道与产业发展、特色货运产品体系、海关通关业务、铁路货运单证改革等维度提出切实可行的中老铁路货运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RCEP协定在关税减让、通关简化及单证改革等方面推出的规定能够有效降低中老货物贸易关税成本,推动中老集装箱多式联运产品体系构建,对提高海关通关效率和单证改革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提升中老铁路在跨境货运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6.
中老铁路作为泛亚铁路中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带一路”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也是云南省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促进双循环的重要支撑。通过分析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经贸、中老两国间陆路运输通道的现状,从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运输软环境仍需完善等方面,指出中老铁路跨境物流通道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中老铁路跨境物流通道发展对策,即强化基建提升通道运能、打造多重贸易便利化措施、构建成熟配套服务体系、坚持澜湄班列创效优质发展、依托补贴政策高质量发展,为中老铁路跨境物流通道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为打造区域联动体、深度融入和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发展中枢辐射铁路物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铁路物流组织模式有其局限性,已难以满足市场对快速运输的需求,铁路企业的改革势在必行。在阐述中枢辐射铁路物流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铁路企业发展中枢辐射铁路物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及所面临的困难,同时就铁路企业如何发展中枢辐射铁路物流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老铁路成为加强与东盟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载体。依托昆明在中国物流枢纽中的地位,中老铁路应积极融入中国物流大通道,形成中国西部、华中等地区面向东南亚地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撑。在调查分析中老铁路货运物流需求基础上,分析中老铁路在网络连通、速度等级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机遇和优势,从货源组织体系、物流配套设施设备等方面分析中老铁路发展的劣势与挑战,提出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在双循环新格局、“一带一路”及贸易通道等方面的战略定位,并从主体融合、组织优化、产品设计、需求监测、平台构建等方面提出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策略,为中老铁路国际物流大通道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9.
在整个物流系统的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功能活动中,铁路运输业应在运输这个功能上抢占发展先机,在5种运输方式的竞争中占领运输市场的首席地位。为此,铁路运输业应该转变观念,主动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重视技术创新,引进先进模式;完善铁路信息网络,实现与物流系统的电子数据交换;铁路运输设备的发展与现代物流标准相匹配;在运输生产管理上实现创新,做到守时运输。  相似文献   

10.
铁路物流依托铁路运输资源优势,逐步形成融入客户服务的物流供应链。随着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的日益扩大,为更好地解决铁路"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强铁路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的研究,是铁路现代物流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阐述电子商务物流需求特点,探讨电子商务物流自建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和物流供应链配送模式的比较优势,从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共赢的战略高度,积极开展铁路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创新实践。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铁路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协同发展策略的4个重要方面,即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的协同要素,铁路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的协同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标准的协同统一,铁路物流成本及定价机制的协同关系。  相似文献   

11.
铁路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珠江三角洲铁路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却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剪刀差。借助协同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建立铁路物流-区域经济的复合系统模型,对珠江三角洲铁路物流和区域经济剪刀差问题进行量化分析,提出铁路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以及政府宏观政策和区域经济结构对铁路物流和区域经济的协调性有较大影响。随着珠江三角洲经济的不断增长,铁路部门应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提升自身竞争优势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道路运输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具有机动灵活、覆盖面广、运输组织多样化、运输装备品种多、运输服务产品齐全等特点,对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优势明显. 一、道路运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公路里程已经达到435.6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0.44万公里,公路网密度已由建国初期的0.83公里/百平方公里上升到45.38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共有经营业户750.16万户、从业人员2 870.06万人;共有营运车辆1 504.73万辆(其中货车1 419.48万辆),是1978年的25.12倍.2013年全国营业性货运车辆完成货运量307.66亿吨、货物周转量55738.08亿吨·公里,为促进现代物流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但是,目前道路运输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制约了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物流业是一种先进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物流业提供了机遇与挑战,我国铁路运输企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已有的人才和信息管理系统,及“五定班列”等货运新产品的基础上,提高铁路的总体发展水平,开发符合物流需求的运输产品,改进营销手段,使发到站、发到局及通过局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信息共享,向社会提供完整的物流化服务。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选取了能够表征两者发展的时间序列变量,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了铁路集装箱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协同度量化模型,对近18年来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度及协同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客观全面地评价铁路集装箱运输和社会经济耦合因素协同发展水平和状态,表明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两者密切相关,二者在互动中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3年以来,铁路行包发送量及运输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的工作要求,通过分析铁路行包运输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行包运输服务水平,树立铁路企业形象;按照<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展示的宏伟蓝图,改革铁路行包运输发展方式,大力促进铁路行包运输向现代物流发展,全力确保行包运输持续稳定安全.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物流业的发展重点,一是建设物流通道,打破交通各行业的条块分割,推进多种运输方式有效整合,形成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