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价值工程》2016,(12):205-206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众创空间",作为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有效整合资源,集成落实政策,鼓励全民创新创业、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科技的进步和社会金德发展。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应充分利用学校的科研和人才平台,加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升级改造大学生科技园和创业园,形成立体式的"众创空间";加强创新创业的辅导队伍建设;联动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发展创新创业联盟;建成互联网+的科技型孵化器;形成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2.
<正>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重要意义。三峡大学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在"主体经济性质"上积极探索,健全了校校、校企、校地多方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突出了创新创业基地的示范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兰小毅  苏兵  徐阳 《价值工程》2012,31(26):263-264
针对目前就业形式的现状,我国各个高校相继提出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本文分析了目前国内各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现状,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构建了一个以实践、创新为特色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即"专业实践技能、创业实践技能,创业创新素质"为一体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201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创业和创新提到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创业创新是新常态背景下发展思路的转变,剖析创业创新的内涵,明确新形势下国家就业政策的新导向,树立高校就业教育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创业活动是创新、就业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来源。企业家通过持续探索创造新业务,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本文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知识基础理论,以大众创业浪潮为研究背景,深入揭示创业导向、外部知识获取与创业机会识别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246份创业新企业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创业导向对新企业的机会识别和外部知识获取均具有积极影响;外部知识获取在创业导向和新企业的机会识别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市场知识获取比技术知识获取对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6.
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它以正式化的教学形式,教育和训练每一个对商业创造或企业发展有兴趣的人,本文基于对美国、德国、日本三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概况的总结,针对当前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状况,提出了:注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和铸就创新精神;注重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数量、质量的增加和结构的丰富;注重"官产学"力量的整合协调;注重学生创业知识和实战能力的并重等四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6,(34):252-253
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中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如何根据高职院校自身特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实践探索,提出了"课程主导、丰富载体、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消息     
2011中国海外学子创业周在大连落幕第12届海创周继续秉承海纳英才·创业中国的主题,以打造服务海外人才归国创业的国家级平台为主线,以实现人才回归,项目落地为目标,开展了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论坛、全国留学人员科技创业环境及成就展、海归创业领袖峰会、海外学子  相似文献   

9.
"建行杯"第三届湖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湖南省教育厅、中国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共同主办.学校高度重视本次大赛,从"初春三月"到"如火七月",将其作为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主要政策带动、行政驱动、多方联动、宣传打动、培训推动等方面开展工作,赛事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0.
江涛涛  王文华 《财会通讯》2021,(21):173-176
传统商科教育已无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创新、开放、融合、共享等特点,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典型特征的新文科建设在数字化经济时代孕育而生.新文科建设是数字化经济时代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新需求和新呼唤,是创新创业教育在新时代的一种继承和升华,为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高校要构建双循环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即教师通过"科研引领—教学熏陶—实训指导—实践升华"的循环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商业伦理知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循环,具体改革措施包括打造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完善本科课程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建立积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设数智化商科实训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1.
何可 《中国就业》2022,(1):32-33
<正>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人社部门突出创新引领,深化创业服务,推行"四创联动",促进双创更加蓬勃发展,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岳阳市创业氛围日趋浓厚;1至10月份,全市新增创业主体4.5万个,全员创业活动指数达18%,创新创业带动就业7.8万人,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41%,创业环境满意度达到85%以上。2021年10月,岳阳市代表湖南参加了在长春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活动",获评全国"城市创业优秀展示项目",省人社厅专此发函表彰奖励;目前,首次举办环洞庭湖数字经济创新创业大赛,带动了洞庭湖周边城市的双创热潮。  相似文献   

12.
<正>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兼具创新性意识,能够灵活运用已经掌握的专业知识,依靠自身的创新技能去开创事业的人才。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号召的提出到5G人工智能时代的全面来临,再到"元宇宙"世界的备受追捧,创新创业型人才越来越受到青睐,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兴国安邦的战略举措。2017年开始,随着"十九大"对国家"新时代"的定位,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中国强大的必由之路,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亦已成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根本需要。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就业难的困境,国家以鼓励促进大学生积极创业和扶持为视角,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发展动机,以此为背景的社会就业环境下,配合以创新驱动发展新战略,形成了创新创业发展的新契机,创新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开始经历新的考验,也进一步对大学本科素质教育的改良提出了新的挑战和优化升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企业经济》2015,(3):36-40
价值创造既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需手段价值创造既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需手段,也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然而然而,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价值创造并不那么容易值创造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对于具有新创弱性和小企业弱性的新创企业来说,基于大中型企业的传统营销理论可能并不适用。本文提出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的价值创造来源于创新、创业资本以及文化环境创业资本以及文化环境,并采用全球创业观察(GEM)2009年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年数据展开实证研究,验证了在中小企业不同阶段,创新、创业资本以及文化环境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小企业成长理论研究结论丰富了中小企业成长理论,对中小企业价值管理亦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1985年"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首次提出了"创业型经济"概念。这是一种建立在创业型企业及其创新基础上全新的经济形态。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业活动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构成和产业增长的模式,推动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例如,它创造了美国2/3的就业机会,创新了其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16.
当前,各个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各个院校得到大力推广,呈现出朝气蓬勃的发展趋势,新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创新创业时代,创新创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后,国家需要培育大量具备创业能力、创业意识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高校的艺术类专业为例,分析当前高校艺术类专业就业方面的常见问题,探讨双创时代下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  相似文献   

17.
刘广  余文博  韩啸 《价值工程》2014,(36):241-243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2011协同创新计划为大学科技园提供了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发展契机。本文深入分析大学科技园促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提出大学科技园应依托政府、高校和社会资源协同合作推进高校师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基于价值链视角、主成分分析法和CPEA指数定量测度了1998~2014年我国创新创业水平;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函数考察了我国创新创业耦合关系演进的阶段特征、匹配协调类型;最后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测算了我国创新创业耦合的直接、间接及综合就业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创新创业发展呈"J"曲线增长趋势;创新创业耦合度总体呈曲折上升趋势,并表现为"濒临耦合失谐→勉强耦合匹配→初级耦合匹配→中级耦合匹配"四阶段渐进主过程,但在协调类型方面始终属于"创新滞后型";我国创新创业耦合值每增加1%,带动的直接、间接和综合就业效应分别为0.2651%、-0.0143%和0.2508%。  相似文献   

19.
荆浩  尹薇 《财会通讯》2021,(14):173-176
文章以辽宁省正亚集团为研究对象,识别了对创业企业有关键影响的资源与能力,并基于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的协同方式,分析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资源编排行为.研究发现,创业企业通过改变资源编排路径,从初次创业阶段的"获取—稳定化—协调利用",到再创业阶段"剥离—开拓—战略部署",驱动着商业模式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逻辑的变革,最终实现了"资源驱动型商业模式——市场需求导向型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过程.同时,商业模式的实施形成了竞争优势,满足了新颖性、互补性、锁定性和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价值工程》2018,(1):189-191
移动互联网为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视角、新空间。高校推动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通过创业带动就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助于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改革,向社会输送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有助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帮助其实现人生价值。高校应充分研究分析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成果,打造"专业+实践"师资团队,加强信息化创新创业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服务APP,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