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社会互动与投资选择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李涛 《经济研究》2006,41(8):45-57
个体的投资选择是否受到社会互动的影响?社会互动的作用机制是什么?采用2005年中国12城市投资者行为调查数据,本文发现,总体而言,社会互动推动了个体当前和未来期望对银行存款、外汇、股票、债券、期货、基金、借出、做生意、保险金、收藏品、房地产、理财产品、彩票等投资项目的参与。社会互动的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个体遵循参考群体成员的投资选择所体现的社会规范来实现的。此外,内生互动带来的感受交流和信息获得分别推动了个体当前对保险金和未来期望对债券的投资,而情景互动降低了个体未来参与股市的期望。  相似文献   

3.
社会互动、信任与股市参与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李涛 《经济研究》2006,41(1):34-45
什么影响了居民的股市参与?采用2004年广东省居民调查数据,本文发现,社会互动和信任都推动了居民参与股市。股市低迷造成的普遍性股票投资损失会降低社会互动的积极作用,而社会互动对低学历居民参与股市的正面影响更为明显。此外,高收入、高学历、高年龄的居民股市参与也更积极。我们的研究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架设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特征的政策视角:加强社会互动、提高诚信水平,这些都是推动公众参与股市所不可忽略和或缺的。  相似文献   

4.
社会互动、知识演进与知识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说明了“知识螺旋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社会互动视角下的知识创造观:生活世界中的知识,包括经验、概念、观念及相关技能,是通过人际交往而显现和演进的;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交往成为人际交往的重要方面,使得人际交往成为知识创造的平台、管理知识创造过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洋 《经济师》2012,(2):57-59
随着全球结社运动的不断兴起,公民社会被放到了与国家、市场同样重要的层面,成为考虑人类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宏观要素,公民社会、国家与市场间的关系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文章从公民社会的定义和特点出发,结合历史事实,讨论公民社会与国家、市场互动情况,并通过进一步分析找出互动的深层原因及可能的特殊情况,最后对中国公民社会未来的发展进行尝试性的思考与预测。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户籍等制度约束,表现出诸如非"举家"迁移、"抱团"等独特现象。"家庭决策"和"社会互动"是解释这些独特现象的两个重要视角。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年数据,实证探讨家庭决策机制和社会互动效应对中国农村家庭劳动力流动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这两类因素对家庭劳动力省内流动和跨省流动的作用。结果发现,绝对收入和相对收入较低、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庭,其劳动力外出打工率较高;村庄社会网络对家庭劳动力流动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家庭社会网络对劳动力省内流动具有负向影响,而对劳动力跨省流动具有正向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  相似文献   

7.
负责任的大众传媒,追求践行社会责任与实现经济效益并行的目标。新疆广播电视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强调政治性与严肃性,以一种潜移默化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承栽的社会责任较为厚重。目前,在东西部媒体的强势挤压下,新疆广电媒体外部空间狭小,内部发展亦存在困难。新疆广电媒体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应在全球化视阈中更新传播理念,构筑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拓宽自身的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8.
方航  陈前恒 《经济学动态》2020,2(5):117-131
社会互动指个体偏好、期望和约束受到其他人特征和选择的影响,从而使得行为人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依赖。本文聚焦于个体经济行为和经济福利的社会互动效应,从理论、实证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开展综述。在理论上,个体间的相互影响已经被纳入经济分析框架,学者们借助博弈论模型探讨社会互动微观机理,拓展了经济学的研究范式,揭示了社会互动对公共政策的重要含义。在实证研究方面,消费行为、教育、劳动力流动、农业生产等诸多领域的社会互动效应得到了学者们的验证。在研究方法上,近十年来,空间计量模型和社会网络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社会表达与商议民主——两个个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和分析了1990年代末期以来由传媒参与、促进公共政策议程的两个个案。在这两个个案中,社会表达得以实现,促成了公共商议,并导致了政府对商议基础上形成之民意的政策回应。本文的任务即是理解这一进程如何发生,哪些因素促成了这一过程,试图对此进行理论诠释。新闻传媒的能动性及其所立基的基本价值立场是上述过程得以发生的关键,其能动性必须放在当代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新闻专业文化的生成以及作为消息来源的“社会”的生成和活跃当中去理解。通过分析传媒能动性的来源,本文也讨论了当代中国传媒参与商议民主的现实,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条件下持续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经典的贝克尔人力资本模型中引入子女的主动参与行为,考察其与父母投资的互动。均衡分析表明,家庭互动可导致人力资本投资低于即期最优水平,但与专制家长的选择一致,这与贝克尔坏孩子定理的见解类似。在社会互动中,积极的同辈效应导致人力资本的代内传递。考察代际与代内力量的相互影响得到新的洞见:比如,家庭互动可放大同辈效应,并反映在社会乘数的调整上;内生的家庭互动也使得社会互动在实证上更加难以识别。  相似文献   

11.
张佳俊 《经济师》2009,(9):24-25
从建国之初到20世纪末,以色列实现了经济和国力的持续增长,乃根本得益于其政府与社会之间逐渐成型的良性互动模式及其长效作用。这一模式作为特定时代和地域的产物.源于以色列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契合性.成于二者在客观上对于互动机制的共同期许,通过互为主客、相依相合的联结方式使二者之作用尽可能地实现优化组合与动态式均衡,从而成为国家经济与社会事业一路腾飞的内在引擎。  相似文献   

12.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是大势所趋。我国尚处初期购买发展阶段,一方面社会组织力量不足且发展受到制度局限,另一方面相关制度也亟待完善。本文总结了当前我国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现状,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举措,政府有责任规范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流程,加强制度建设,引导社会组织发展,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线互动对消费者冲动性购买行为的影响,在该研究中在线互动被分为感知控制、感知响应、感知互助和感知个性化四个维度。研究得出感知控制对消费者空间临场感和心流体验有显著影响,感知响应对空间临场感和社会临场感有显著影响,感知互助对社会临场感有显著影响,感知个性化对心流体验有显著影响。空间临场感对冲动性购买具有间接影响,社会临场感对冲动性购买既具有直接影响又具有间接影响,在两者的间接影响中,心流体验分别充当了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蔡诗宇 《时代经贸》2013,(4):154-154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作为准公共产品,其良好运行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人口老龄化、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下,建议采用相对集中的分权管理模式和多元化的投资手段,实行严格限量的集中监管模式,并在《社会保险法》的基础上制定专门法规,具体规范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5.
农村家庭耐用品购买态度、意向与购买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民的家庭消费行为属于自主行为,并且存在着机能需求模式、核心需求模式和外延需求模式三种消费模式。文章根据合理行为理论,运用结构模型方法对三种模式下农村家庭的耐用品消费意向、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三种消费模式下农村家庭的行为意向与态度之间以及消费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正向影响关系,消费模式层次越高的家庭耐用品购买态度与行为相关性越大,越容易发生购买行为。  相似文献   

16.
青年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最终成败。而大众传媒对于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与引导责任。提升大众传媒对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积极影响,应当从加强大众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传媒的责任教育能力、丰富传媒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手段、完善立法、明确媒体责任、搭建校内传媒平台、提高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耀  詹克波 《经济经纬》1999,(1):102-104
  相似文献   

18.
李辉 《时代经贸》2008,6(1):66-67
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分配不公的问题已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提出在注重提高效率的同时要加大社会公平的分量,更加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20.
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随之提高,消费者对自身权益的维护问题越发看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成为当前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所以,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探讨它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