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政府和科研部门加强对林果特产小品种的技术扶持,是较优的扶贫措施,其对山区农民.除了提鬲收入外,还可克服运输成本高的困难.降低劳动强度.增多闲暇时间,在整体上真正增进福祉。  相似文献   

2.
《中国供销商情》2007,(10):34-34
地处偏远山区的北京市延庆县井庄镇柳沟村.近日迎来了今年的第30万名游客。预计全村今年民俗旅游收入接近千万元,平均每个民俗旅游户接待约4500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致富天地》2009,(9):10-11
困难在山云南是典型的山区省份,94%的国土面积是山区,129个县(市、区)都有山区,山区人口占74%。, 2007年底仍有近1500万山区农民尚未解决饮水安全问题,近200万绝对贫困人口和400多万低收入人口主要集中在高寒山区、石漠化山区和偏远山区。云南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山区经济社会发展,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总体看来,广大山区发展水平低、发展条件差、发展能力弱、发展困难多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山区发展呈现四个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4.
栽桑养蚕曾是泸县农村的主要副业.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蚕丝企业改制。县政府提出打造“十万担蚕茧基地”县,并新发展了桑园1万亩,2006年桑蚕茧曾达到了33万公斤。但近年来蚕桑生产在稳定发展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价格起伏较大.农民养蚕积极性下降。为促进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保护蚕农利益,我们于6月中旬到泸县银华丝绸有限公司、天兴茧站、  相似文献   

5.
峡江县地处江西中部,素有“七山半水两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287.43平方公里,林业用地128万亩,农民人均占有量达10多亩,森林覆盖率达60.7%,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林业县。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永仁县猛虎乡迤帕拉村委会3社农民何继荣,充分利用地处山区,荒坡地较多的有利条件,大力栽种经济林果.走上了致富之路。何继荣家5口人,两个劳动力。2005年,他带领全家在房前屋后的荒坡地里栽烤烟。当年就收入1万多元。从此,何继荣信心更足,胆子更大,思想更加解放,并向许多果树专业户取经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詹学德 《商场现代化》2007,(7X):213-214
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道路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它们首先通过开发本地丰富的磷矿和水电资源,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使山区农民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通过提高农民素质、村容村貌建设、注重环境保护、关注弱势群体利益等措施实现了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弥勒县高度重视森林管护,进入雨季以来,全县40多万亩森林里野生菌生长茂盛,山区农民纷纷进山采菌,大发“绿色野味财”。他们从山间森林中捡拾的牛肝菌、青头菌、鸡纵等质佳味好,在市场上颇受青睐。广东、广西等地的客商也蜂拥而至,大量收购这些绿色“山珍”。目前,该县12个乡镇的许多农民每年都拾菌卖,为自己开辟了一条增收渠道,有的人家每年因此增加收入3000多元。朋普镇大者黑村村民张树成就是拾菌高手,每年的7月至9月,他拾菌的收入都在5000元左右。他高兴地说:“想不到,拾菌也能致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绵延数百公里的军都山,东西横贯延庆县。尤其是东部山区永宁镇、四海镇、千家店镇、刘斌堡乡、大庄科乡、珍珠泉乡这“三镇三乡”,133个行政村,6万农民生活在1226平方公里的山区,山高路险,自古交通不便。  相似文献   

10.
石头镇是容县北部的一个偏远山区镇。有水田2.35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7.42%,山地共2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8.47%;全镇总人口6万多人。近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依靠地方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八角这一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山区农民致富、经济腾飞的好路子。现全镇八角种植总面积共7.46万多亩。2000年,八角总产量310多万公斤,总收入3700多万元,仅此项,全镇人均收入610元,创特产税210万元。八角已经成为农民致富、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1.
李世祖 《致富天地》2005,(11):16-16
青坡村位于云南省祥云县下川坝东北角,村舍依起伏的山势分布,半山区、山区相间,主要收入以蚕桑为主,是祥云县最具特色的蚕桑养殖大村之一。全村有428户栽桑、410户养蚕,分别占全村总户数的90%和86%,全村桑园面积达1550亩,年内可养蚕4000余张,可实现经济收入200多万元。今年2月,该村还引进了祥云县银龙茧丝绸有限公司与楚雄蚕种厂合作的原种培育项目,如今已成为祥云县最大的蚕种基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贸导刊》2005,(20):28-29
四川省人多地少,农村人口6885.7万人,农村人均耕地0.8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长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因此,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成为省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2004年转移和输出农村劳动力1490万人,其中向省外输出74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76亿元,全省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2.4%。  相似文献   

13.
胡胜  黄雪松 《商业研究》2000,(11):157-158
地处湖北山区的农民,由于人均耕地少,交通不发达,受教育层次低,文化素质不高等原因,所以在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经济,因此,发展庭院经济是湖北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华模 《致富天地》2005,(1):16-16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鲁甸乡是云南省丽江市最大的林区之一,天然林禁伐之前,这里的农民收入靠木头,乡财政收入也是靠木头。天然林禁伐之后,农民的收入严重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鲁甸乡的共产党员决心立足当地优势,带头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率领农民增收致富。于是,一个由基层普通共产党员大胆探索,极大促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5.
磐安县农村劳务输出情况的调查及对策建议中共浙江省磐安县委办公室,执笔:杨晓蔚磐安县地处浙中山区,人均耕地只有0.35亩,20万农业人口,有劳动力资源10.9万余人,是一个人多地少山多的山区贫困县。1983年恢复县建制后,县委、县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农民...  相似文献   

16.
山药,别名淮山药、白山药等,以块根入药,株芽称为“山药蛋”。它有健脾养胃、补肺益气之功。主治脾胃虚弱、食少倦怠、泄泻等症。同时,山药又是人们宴席上的美味佳肴。种植山药亩产可达3000公斤以上,经济收入5000~7000元,是贫困高寒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上佳途径。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易门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5%。每到雨季,林间菌类丛生,鸡纵、干巴菌、青头菌、牛肝菌,一簇簇、一窝窝;而春天来临,蕨类萌生,破土而出,漫山遍野,鲜嫩的蕨尖是上好的野菜。虽然每到采收季节,山区农民都会全力进山采蕨菜、拾菌子,但过去由于深加工滞后,大量本可以换成钞票的“山珍”还是被白白浪费了。可如今不同了,县里新兴的一家家食品生产加工工厂(公司),大量收购农民采拾的蕨菜、菌子,生产加工成风味即食品,销往全国各地,既为山区农民开辟了增收渠道,又使宝贵的山林资源得以充分利用。这些食品加工企业中,以杨海泉为董事长的云南易门山里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堪称佼佼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栽桑养蚕曾是泸县农村的主要副业,在1994年桑园面积达到近5万亩,养蚕10万余张,年产鲜茧近5万担,蚕农收入3000万元。近年来,国际丝价波动较大,部分地方对蚕桑发展产生了疑问。栽桑养蚕的效益究竟如何?为了推动“惠民行动”和“一户带百户”活动,我局在天兴镇场口村选择了5户示范户,对其栽桑养蚕成本收益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钱国洪 《致富天地》2007,(11):20-20
在日光温室中人工栽种野菜已属不易。可辽宁省台安县农民不仅野菜栽种成功,而且在大棚里创下一年采收6茬野菜、亩收入达3.5万多元的奇迹。[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贵港市港北区港城镇位于贵港市北郊城乡接壤处,总面积1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亩,人口6.13万,人均耕地0.83亩。由于人多地少,土地瘠薄,历来经济发展缓慢。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逐步加快,2001年实现历史新跨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1753.3万元,比上年增16.8%;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63250万元,比上年增25%;财税收入1553万元,比上年增25%;财税民1443万元,占任务1277万元的113%,比上年收入净增321万元,增长28.6%;农民人均纯收入2990元,人均增收203元。我项指标跃居贵港市85个乡镇前列,被贵港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