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恶性肿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由于疗程长,药物对血管的刺激性强,极易损伤静脉而发生药液外渗[1].化疗药物是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所致疾病的治疗药物、化疗药物可杀灭肿瘤细胞.这些药物能作用在肿瘤细胞生长繁殖的不同环节上,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我科在2010年3月为1例乳腺癌患者行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由于患者血管条件较差,液体输在左足背部致左足背部皮肤坏死,我们发现后积极给予对症处理,现将有关护理过程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心静脉导管(CVC)、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TIVAP)以及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临床常用的3种中心静脉血管通路.由于缺乏成熟、标准的临床应用指南,在选择静脉输液装置时,往往依赖于医师经验和患者偏好.近年来离散选择实验(DCE)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领域,用于解决复杂的、多维度评价指标的选择行为与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ICC在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临床使用效果。方法确定健侧上肢无法置管,患侧上肢无肿胀,术中只结扎腋静脉的分支,对腋静脉没有影响的25例患者,实施患侧上肢PICC置管,置管后做好肢体及导管护理。结果 25例患侧置管患者,14例在贵要静脉置管,11例肘正中静脉置管,胸片显示:管尖端均进入上腔静脉中下端,留置时间为126~168d,6~8疗程。贵要静脉发生穿刺口感染1例,肘正中静脉发生静脉炎4例,经处理后症状改善,全部顺利完成化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顺利拔管。结论正确评价患侧上肢血管,严格规范置管和导管维护,重视对患者宣教,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可行PICC置管。  相似文献   

4.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大量的化疗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对肝细胞产生细胞毒性,引起肝细胞损伤、变性、坏死等,严重影响了化疗药物的剂量及化疗的给药进程,使患者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均有下降.因此如何预防化疗药物所致肝损害,使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科于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预防化疗所致的肝损害,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因素,尤其是护工和抗菌浸渍因素的影响,这对有效确立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方法在两年期间,有预见性地监测重症监护室中抗菌浸渍、护工以及成年患者中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变量因素。结果在210例患者中,中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案例被确认的共计32例。只有在中央静脉导管被用于管理全肠外营养的患者中,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才降低了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风险。而没有接受全肠外营养管理的患者,其受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风险增加了。结论抗菌浸渍中央静脉导管在接受全肠外营养管理的患者中,其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降低了66%。限制采用倒班护工对在使用中央静脉导管患者进行护理、使用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央静脉导管都能降低与中央静脉导管相关的血液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肿瘤静脉化疗药物外渗进行临床观察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预防及护理对策,从而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对肿瘤患者的损伤,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就发生外渗的原因详细分析,对化疗药物外渗所引起临床表现进行总结,探讨预防及处理措施.结果 出现化疗药外渗的原因有整体护理健康知识宣教知识不完善、护士责任心不强、对化疗药物特性掌握不完全等.结论 对化疗药物外渗情况进行提前预防,并在出现外渗进给予及时的护理,减少化疗药物外渗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中心静脉导管(CVC)两种中心静脉血管通路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中的经济性差异,评估其临床应用的可负担性。方法 收集2018年7月至2022年4月入住南方医院神经外科ICU后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401例(PICC组280例,CVC组121例)的临床资料,采用预算影响分析法(BIA)对两组患者的置管、维护和拔管情况以及各项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相关处理费用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和评价。结果 相较于CVC组患者,PICC组患者平均ICU滞留天数和平均导管留置天数更长(P<0.05),1次置管成功率更高(96.1%vs. 87.6%,P=0.002),相同置管时长条件下置管总费用更节约(114 341.85 vs. 174 858.00元/千导管日),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0.81 vs. 21.74例/千导管日,P=0.000),并发症处理费用更少(1 369.86 vs. 97 840.79元/千导管日)。结论 与CVC置管相比,在神经外科ICU患者中使用PICC置管能够减少日均置管所产生的费用,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喜辽妥在BMI<18.5 kg/m^2的静脉化疗患儿中的预防性应用效果。方法将20例在我院住院并经医师诊断需要进行静脉化疗的患儿为观察组,预防性使用喜辽妥。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条件的非同期进行静脉化疗的患儿20例为对照组,未预防性使用喜辽妥。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血管一次成功率为100%,对照组为65%。观察组静脉化疗一周后局部发红、肿胀者0例,对照组2例;2周后局部发红、肿胀者观察组0例,对照组4例;3周后发生静脉炎情况:观察组1例,对照组7例。结论喜辽妥能改善局部血管充盈状况辅助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具有预防化疗静脉炎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外静脉穿刺作为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对患者血液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透析患者分为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组、聚四氟乙烯移植血管瘘(PTFE)组、带袖套隧道导管(CTC)组和颈外静脉穿刺(EP)组共4组,EP组以颈外静脉穿刺作为动脉引血端,另选一外周静脉作为回血端行血液透析,比较此通路与另外三种传统血管通路的透析充分性、并发症、营养状况之间的差异。结果与其他3组比较,EP组血液透析充分性、并发症、营养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外静脉穿刺作为动脉引血端,另选一外周静脉作为回血端行血液透析能保证透析效率,不影响患者营养状况,未增加通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PICC是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具有操作简单、对人体伤害小、在体内留置时间长等特点,所以在抢救重症患者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血液净化治疗和静脉输液治疗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血管通路。PICC置管是可以长期提供营养和治疗的手段,但是也存在着一些并发症。因此在PICC置管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对其的护理也越来越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患者腹腔内的压力变化。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胃肠道肿瘤患者96例,按照单双数原则将其分为两组,静脉化疗组患者采用静脉化疗,腹腔化疗组患者采用腹腔化疗,对比两组患者腹腔内压力变化和临床效果,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静脉化疗组患者1年后、2年后、3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81.2%、66.7%、62.5%,腹腔化疗组患者1年后、2年后、3年后的生存率分别为95.8%、83.3%、79.2%,腹腔化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年后,静脉化疗组复发5例(10.4%),腹腔化疗组复发2例(4.2%),腹腔化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低于静脉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根治术后给予患者采用腹腔化疗,有利于改善病情,降低术后复发率,且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老年重症患者使用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重症患者采用PICC置管,置管后维护、健康教育、出院后指导等相关护理措施。结果置管成功率为100%,导管留置平均时间96天,最短30天,最长245天。有3例出现并发症,1例导管异位,1例出院在家中发生导管脱出。结论 PICC用于老年重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治疗途径,可确保药物准时快速滴入,提高治疗效果和确保抢救通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临床上,随着治疗需求,常需要遵医嘱的同时输注双路液体,但在输液过程中,随着输液天数的增加,高渗药物的刺激,患者血管弹性变差,静脉留置针不宜保留,且同时静脉穿刺两路液体增加了患者痛苦。如何既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又能使双路液体顺利输注,是临床护理上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为此,我科在双路输液中采用一次性肝素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我院上呼吸道感染(AURTI)患者的用药情况,探讨AURTI患者的最佳用药策略。方法现对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间AURTI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患者临床症状、药物种类、给药途径、连用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0例AURTI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发热(48.33%)、咽喉不适(56.39%)、喷嚏流涕(40.56%)为主。药物种类:抗菌药物(308例,85.56%)、西药抗病毒药物(243例,67.50%)和中成药(213例,59.17%)。给药途径:静脉给药207例(57.50%)、口服给药287例(79.72%)。单一用药患者62例(17.22%),联用患者298例(82.78%)。结论目前我院在AURTI的治疗中存在了过度使用抗菌药物和静脉给药、不必要联用的情况,医院应加强医生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进一步规范AURTI的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患者的护理,及时发现并发症,找到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50 例PICC 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50 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47 例,成功率94%,至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1 例、导管堵塞1 例、静脉血栓形成1 例、导管相关感染1 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8%.结论 PICC 置管后的并发症如能及时发现,并根据其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处理,一般均可解除.但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拜阿司匹林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相关性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来我院接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肿瘤患者180例,将患者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在完成置管之后,给予常规的PICC置管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再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进行预防,拜阿司匹林100mg,1次/天,连续服用21天。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9%,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观察组患者血栓的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口服拜阿司匹林能够降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肿瘤患者血栓和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分析330例胸腔积液患者经皮穿刺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护理治疗结果。结果置管期间所有患者无胸膜反应、引流管脱出、感染、皮下气肿、气胸等并发症发生,引流成功率为100%。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应注意进行术前、术中心理护理,分时分段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做好术后患者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恐惧及减轻痛苦,增加引流成功率,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应用 11.1 用于重症抢救或大手术患者 此类患者治疗时间长、输液量大、使用药物种类多.深静脉血流量大、药液很快被稀释,避免了药液对血管的刺激而至的静脉炎,且液体滴入顺畅,满足长期静脉输液、静脉高营养的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比较静脉输液工具的护理安全、效率分析。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静脉留置针和头皮钢针用于静脉输液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获取效果数据,通过对湖南省某三甲医院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成本数据,采用成本-效益分析对两种不同输液方式的经济性进行评价。结果 与头皮钢针相比,静脉留置针导管脱出、液体外渗、导管堵塞发生率分别降低了13%、2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静脉输液周期为4 d、静脉输液为10 000人次时,由于静脉留置针更低的并发症发生率,留置针组仅增加397 815元,使得医疗总费用仅增加24%。结论 与头皮钢针相比,静脉留置针可显著提高患者输液安全,提升医疗质量,同时医疗总费用的增加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静脉血管充盈不良患者留置针穿刺输液静脉血管充盈度、穿刺成功率及输液渗漏与堵管的影响.方法 将300 例静脉血管塌陷、充盈度差住院患者留置针静脉输液,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150 例、对照组150 例.实验组采用双止血带结扎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止血带结扎联合热敷法.结果 实验组静脉血管充盈度、穿刺成功率及输液渗漏与堵管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双止血带结扎法对静脉血管充盈不良患者留置针穿刺输液能明显改善静脉血管充盈度、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及减少输液渗漏与堵管等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