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利用计算机统计2013年1~6月各种抗菌药物的门诊使用数量,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对DDDs进行排序分析;从2013年1~6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抽取6000张,分析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门诊抗菌药物DDDs排序前三位的依次是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5.7%,其中使用两种抗菌药物的处方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3.9%;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处方375张,占抗菌药物处方24.3%,不合理之处主要是选用指征不明确、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溶媒选择不当、药理拮抗等。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处方的点评与干预,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以延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门诊2009年~2011年口服降糖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进行排序、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口服降糖药物DDDs总值、年用药总量和年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DDDs值排前三的分别是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瑞格列奈片。结论二甲双胍肠溶片、阿卡波糖片和瑞格列奈片为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一线药物,该院口服降糖药物的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销售金额排名前10位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资料,对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比(B/A)进行统计分析,对销售中药注射剂金额排名前三位的科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以活血化瘀为主,使用较为集中,以血栓通、丹红注射液用量最大,销量前三位的品种B/A均为1,即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较好,使用较为合理。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总体较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现状及趋势。方法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均费用(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年来,在口服喹诺酮类药物中,销售金额处于前三位的是加替沙星胶囊、左氧氟沙星胶囊、氟罗沙星胶囊;在注射喹诺酮类药物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列前四位的有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加替沙星针、氟罗沙星针、依诺沙星注射液。结论我院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仍应进一步加强其使用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012年~2013年口服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统计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中2012年~2013年所有口服降糖药物的使用数据,对用药频度(DDDs)排序进行比较。结果二甲双胍连续两年DDDs排序第1位,阿卡波糖DDDs值及排序均有明显增长,吡格列酮连续两年DDDs排序第3位。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物品种结构合理,以多种药物相互配合治疗为主,可减少药物对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门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对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销售金额、B/A值、日均费用等药物利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门诊抗菌药物用药频度排名前3位者依次是大环内酯类、头孢菌素类及喹诺酮类。结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体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通过医院HIS管理查询系统,对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结果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DDDs)均呈上升趋势;使用有病区差异;病原学检查阳性率仍不高。结论本院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仍需规范,应继续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状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淄博市中心医院2020年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与构成比、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活血化瘀类销售金额最高,占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的54.36%,其中注射用红花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某三级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病原菌分离情况,并进一步探究该院主要检出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的相关性。方法查询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医院信息系统(HIS),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8—2019年全院临床病原菌分布情况、抗菌药物DDDs进行排名、汇总及分析。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考察该院主要检出病原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DDDs的相关性。结果该院2018—2019年分离的病原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流感嗜血杆菌排前3位。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居多。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检出甲氧西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等耐药株。抗菌药物DDDs排名前10位以β-内酰胺类为主,且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的DDDs呈明显上升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与青霉素、红霉素的DDDs正相关(P<0.05);大肠埃希菌耐药率与头孢呋辛的DDDs正相关(P<0.05),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DDDs负相关(P<0.05);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与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的DDDs负相关(P<0.0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临床上革兰阴性菌产ESBLs较为严重,建议选择与抗菌药物DDDs负相关的药物治疗,同时加强监管,以减少细菌耐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神经内科脑血栓形成住院患者药品使用情况,降低医药成本,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临床治疗回顾调查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CT诊断印象为右侧基底节低密度影为主的脑血栓形成住院患者,使用注射用脑血管病类药物的频率分析、金额排序、用药剂量、用药天数、药物利用指数等,分析临床用药情况。结果 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中成药注射剂有银杏叶注射液、葛根素注射液、天麻素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脑血管类西药注射剂有尼莫地平注射液、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抗血小板西药注射剂有奥扎格雷注射液。用药频率DDDs排序居前,临床使用情况占主导地位,DDDs排序居前的品种每日费用较低。结论我院神经内科在选择脑血管病用药方面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对脑血管病选择使用药品的监督管理,降低医疗成本,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疗机构整体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我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我院2010 年1 月至2011年1 月门诊处方8000 张,平均每月随机抽取2 天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从给药途径、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等方面分析,药物使用基本规范合理.也有部分处方存在不规范现象.结论 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需进一步加强,药师指导临床医师用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外科围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病例,对不合理用药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查病例740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例218份,占29.5%(218/740)。其中Ⅰ类手术切口病例222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病例43份,占19.4%(43/222);Ⅱ类手术切口346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127份,占36.7%(127/346);Ⅲ类手术切口172份,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病例48份,占27.9%(48/172),Ⅰ类手术切口不合理应用率明显低于Ⅱ类、Ⅲ类手术(P<0.05)。结论我院外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总体较好,Ⅰ类切口手术不合理用药现象明显低于其他类别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的处方,从中筛选出含有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8 208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有5 005张,占总处方数的17.7%。抗高血压药物在门诊使用较多,钙通道拮抗药(CCB)使用率最高,处方中抗高血压药物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大多为联合用药,但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4.
利用Copula函数,基于2004.1-2012.3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文章实证分析CPI和PPI的相互关系;通过平方欧式距离检验,认为t-Copula函数是所有Copula函数中对CPI和PPI的拟合程度最优,计算结果表明CPI、PPI存在对称的尾部相关性,两者表现出同时上涨或同时下跌的状态;全国消费者价格指数NCPI、城市消费者价格指数UCPI和农村消费者价格指数RCPI与PPI的尾部相关系数分别为0.4192、0.4560和0.2136,农村相对城市自给自足成分较高和消费结构的差异,PPI对RCPI的影响程度要弱于对UCPI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门诊近几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门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212例,并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12例报告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为35天~88岁,不同年龄组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占比最高;212例报告中联合用药占57.08%;药品种类以抗感染类居首位;不良反应/事件主要累及患者的皮肤及附件等。结论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会对临床用药合理性产生影响,应对其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宫颈康凝胶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确诊的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125例,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三组,宫颈康组(50例)采用宫颈康凝胶;保妇康组(45例)采用保妇康凝胶;空白对照组(30例)采用空白凝胶分别阴道给药治疗,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PV疗效队列为宫颈康组(82.00%)>保妇康组(71.11%)>空白对照组(13.33%);宫颈炎疗效队列为宫颈康组(84.00%)>保妇康组(68.89%)>空白对照组(16.67%);P<0.01或<0.001。结论宫颈康凝胶对HPV感染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抗HPV感染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我院儿科门诊2011年10月-2012年10月的处方共计5741张,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种类、使用途径、使用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为2438张,占总处方的比例为42.47%,共使用7种抗菌药物,其中口服抗生素888张,注射用抗生素1505张,注射+口服的抗生素45张,以阿奇霉素、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钠居前3位.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整治,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两政策对医院来说,都是更大的挑战。基于这些政策导向,就必须加强医用耗材管理,规范医用耗材的使用。为此,应控制高端产品的适用范围;引进ERP系统,同时对高值耗材实行条码化管理,确保医用耗材的实耗实销。将政策导向贯彻到医用耗材管理中,实现账物相符,收支平衡,杜绝内耗,在保证医护质量的情况下,合理使用医用耗材,保证患者费用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确保医院成本效益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