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传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院内病死率等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VAP发生率、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插管率和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加快患者病情改善速度,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低流量氧疗、支气管舒张药物、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N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动脉血气指标、气管插管率、病死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NIPPV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情况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成功的影响因素,并提供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方法观察59例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前的生命体征、生化指标及有无并发症。撤机后连续观察48 h,无需再次应用呼吸机者为撤机成功,需要重新应用呼吸机者为撤机失败。通过以上观察指标对撤机成功与否的影响,制订护理方案。结果 59例患儿共完成68次撤机,49次撤机成功,19次撤机失败,失败率为27.9%。早产低体重、肺部感染、败血症、出生时Apgar评分是影响撤机成功的因素。撤机失败组与撤机成功组比较,体重、Apgar评分、肺部感染及败血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Apgar评分高的低体重新生儿,积极有效的护理能防止肺部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以便提高撤机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与氧驱雾化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8例重度哮喘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氧驱雾化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动脉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联合氧驱雾化治疗重度哮喘可明显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是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慢性阻塞性肺系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系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30例采用常规治疗+无创通气为对照组,45例应用常规疗法+无创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为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肺部感染评分和动脉血气分析、氧合指数更有优势,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疗法+无创通气+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在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疗效可靠,性能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2年在我院接受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30例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来进行治疗的疗效做研究分析。先对未开展治疗前的30例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做观察记录,用呼吸机对患者做通气辅助治疗工作后,再对患者病情和血气情况做记录。结果在对30例患者开展无创呼吸机通气辅助治疗的3天后,将患者的病情和血气进行对比后发现,病患的病情和血气比治疗前均有所好转。结论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上,采用无创呼吸机做通气的辅助治疗工作,其效果更为显著,不仅能够将PaCO2的数值提升,还能把PaO2的数值降低,因此值得在此项疾病的临床治疗上做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7.
对临床呼吸系统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较为多发和常见,若不正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无创正压通气具有无创性的特点,可在疾病早期应用,操作方便,无明显并发症,避免了气管插管痛苦,具有较佳的临床疗效,临床需进一步研究,以促进广泛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沐舒坦)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RDS早产儿,随机分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沐舒坦,对照组仅常规治疗。比较两组 RDSIII 期发生率、入院后不同时段血氧分压、有创呼吸机通气率、氧疗时间、肝功能检测、住院时间、治疗成功率。结果治疗组 RDSIII 期发生率,氧合改善时间,机械通气率,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且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早期大剂量应用沐舒坦可有效控制早产儿RDS病情发展,提高早产儿RDS救治水平,在基层医院可替代部分患儿的PS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为类似病例的护理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治疗的5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包括无创呼吸机治疗在内的综合治疗,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对照组(n=25)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n=25)给予系统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后动脉血PH、PaO2、PaCO2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相对于对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后动脉血PH、PaO2上升显著,但PaCO2下降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无创呼吸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早期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8月我院应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治疗后呼吸困难、紫绀等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前与治疗后的pH、PaO2、PaCO2、SaO2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患者效果明显,且具有简便、有效及无创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方法将20例患者分为机械通气组和呼吸兴奋剂组,机械通气组给予机械通气;呼吸兴奋剂组给予呼吸兴奋剂。结果机械通气组病情好转9例,且顺利脱机,1例死亡;呼吸兴奋剂组3例好转,4例内科治疗无效死亡,3例治疗后喘息持续不缓解,经家属同意机械通气,病情好转撤机。结论机械通气治疗已衰竭的呼吸系统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呼吸疲劳患者争取了治疗的宝贵时间,促使COPD患者发病率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随机将40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与实验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其基础上结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治疗前后相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均有缓解,P<0.05。实验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P<0.05。比较治疗6h、24h后两组血氧饱和度好转程度,实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内科治疗结合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可显著改善重症哮喘病状,使血氧饱和度、心率及呼吸频率得到明显改善,医疗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13.
总结机械通气治疗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中的治疗作用,通过对机械通气的相关护理及心理护理,从而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探讨VAP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2年3月到2013年4月所收治的80例行人工机械通气的ICU住院患者,对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VA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80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死亡16例(20.0%),33例(41.3%)发生VAP。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误吸、机械通气时间≥3天、抗菌素联合应用≥2种。这充分说明,VAP的发生与误吸、机械通气时间、抗菌素使用有关。结论 VAP发生的危险因素为昏迷、误吸、机械通气时间≥3天、抗菌素联合应用≥2种,如果合理控制、重点评估这些危险因素,是能够大幅度降低VA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激素、平喘及抗感染类的传统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无创正压通气对患者进行治疗。从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等方面测定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20min、40min及60min时的数值。结果两组患者心率、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率方面在治疗前差异不大(P>0.05),但治疗后20min、40min及60min时的数值相差较大(P<0.01或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无创正压通气发挥着缓解呼吸肌疲劳和改善患者缺氧状态的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共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对症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以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静脉滴注。结果两组临床救治过程中均无氧中毒、气压伤、呼吸机相关肺炎、肺损伤等情况。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8.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在应用机械通气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东莨菪碱治疗,可使预后、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氧合功能得以改善,最大限度的纠正了低氧血症,降低氧耗,改善肺泡通气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机械通气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照组。对照组按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早期使用机械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后2h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神经功能评分(SSS)及1周内的死亡情况。结果治疗后2h观察组呼吸监测指标(PaO2、PaCO2、Sa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01);伤后第7天观察组SSS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1周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机械通气能改善重型颅脑伤患者的预后转归。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全麻术后人机对抗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所收治的全麻术后患者,其中出现至少1次以上的人机对抗患者有74例,呼吸机采用美国NEWPORTE 200,ESPRIT型。通气模式采用压力支持通气(PSV)、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和辅助/控制通气(A/C)3种。结果本组74例出现人机对抗的患者中,3例设定潮气量过低,1例呼吸机压力调得过高,1例呼吸机有轻微漏气,9例为痰痂脱落堵塞,23例过度紧张,2例气管插管过深,18例为不能耐受气管插管,6例频繁咳嗽,4例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或者合并感染,7例由于疼痛而频繁翻身。结论应该深入分析人机对抗的原因,及时处理人机对抗问题,以此来避免出现并发症,消除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序贯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住院或门诊70 例Hp 阳性的患者,随机分为序贯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10 日序贯疗法,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疗程10 日,疗程结束后4 周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和银染色.结果 治疗组的Hp 根除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快速尿素酶试验和银染色的转阴率分别为91.4%和8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序贯疗法根除Hp 的效果好于标准三联疗法,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保证患者夜间睡眠时间的镇静策略对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意识水平和住院不适经历等因素的影响。方法将入选5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夜间采取持续静脉泵注镇静药物以保证患者日常睡眠时间。试验组白天和对照组全天均采取按需镇静的策略。观察两组白天的意识水平,机械通气和住ICU时间,患者转出ICU时作包括紧张害怕、情绪低落、睡眠不良、疲劳感、口渴、疼痛6项内容的不适经历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天数(7.6±5.0VS7.3±2.9,P=0.125)和住ICU天数(10.0±4.8VS9.0±3.3,P=0.261)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在机械通气第一、三天意识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第二天对照组处于焦虑或躁动时间更多(P=0.027)。不适住院经历(30%(6/20)VS31.5%(6/19)P0.05)无统计学差异,其中严重不适(10%(2/20)VS21%(4/19)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保证睡眠时间的镇静策略能减少机械通气患者焦虑和躁动,减少住ICU期间的严重不适经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