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黄连素佐治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共选择8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与加黄连素佐治(观察组)并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部炎性病变改善率为85%,明显高于对照组(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应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黄连素佐治,具协同作用,可使炎症得到有力控制,无明显不良反应,为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使预后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治疗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74例,采用单双号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退临床疗效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能有效控制疾病发展,同时可抑制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ADA、CRP和CEA在老年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有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63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57例,对所有患者的胸水进行检测腺苷脱氨酶(ADA)、C-反应蛋白(CR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其阳性率。结果结核性组癌胚抗原水平以及阳性率和恶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而腺苷脱氨酶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以及阳性率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A、CRP、CEA对老年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有很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前后多项血清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确定血清因子在尿毒症诊断过程中的作用以及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患者透析前后以及与对照组相比多项血清因子包括TNF、IL-6、CRP的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液透析治疗前,血清因子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治疗后,采血检验的血清因子水平和透析前对比发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6、CRP的水平可以作为尿毒症患者的特异性检查,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在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术后粘连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4月采取妇产科腹盆腔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妇产科腹盆腔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给与透明质酸进行术后粘连的预防。结果观察组初次手术患者与再次手术患者的粘连发生率与重度粘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采取在妇产科腹盆腔手术中采取透明质酸预防术后粘连能够显著降低粘连发生率和重度粘连发生率,显著降低该患者的血清IL-6、IL-10、TNF-α、CRP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91%,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CAP疗效优于左氧氟沙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于感染性疾病所具有的先天免疫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感染性疾病儿童162例,分为细菌感染组(A组,67例)、病毒感染组(B组,78例)和支原体感染组(C组,17例),并选择同期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2例作为对照D组。对比分析四组患儿在首诊时和抗感染治疗后的血清CRP、ANC、WBC以及ESR。结果 A组血清CRP、ANC、WBC水平与B、C、D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A组中CRP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它指标(P<0.05);A组患儿经抗生素治疗后,WBC、CRP以及ANC水平均较首诊时显著降低,P<0.05。<3岁及≥3岁患儿的CR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RP是一种重要的先天性免疫成分,对于感染的早期判断以及严重程度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动态监测CRP,并联合检测血清ANC、WBC以及ESR能够为细菌感染的早期诊断、治疗以及疗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护理干预治疗痹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痹症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法;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蒸并实施相应的中医护理措施;经过20天的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观察治疗前后RF、ESR及CRP的数值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RF、ESR及CRP数值显著下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与RF、ESR及CRP值,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RF、ESR及CRP变化情况,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护理措施治疗痹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适合在临床上广泛运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C 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在2 型糖尿病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将本院内分泌科收住入院患者167 例设为观察组,设置同期健康体检者170 例为对照组,同时检测并对比两组的C 反应蛋白(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CRP、TC、TG、Hcy 数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数值高于对照组.结论 2 型糖尿病患者CRP、TC、TG、Hcy 数值较正常人明显升高,CRP、TC、TG、Hcy 的水平和2 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沈阳市中医院收治的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塞来昔布+柳氮磺胺吡啶治疗,39例)和观察组(塞来昔布+依那西普治疗,39例),比...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连续静滴疗法实施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体温水平复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激素序贯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近期疗效。方法选取辽宁省营口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泼尼松片治疗,观察组5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晨僵时间、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消失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周,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激素序贯疗法对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实施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五苓散加味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共选取7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五苓散加味,对照组口服别嘌呤醇片。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2个月观察患者血尿酸(UA)含量、血脂(TG、TC)变化、C反应蛋白表达以及血沉(ESR)变化情况;出院后随访3个月,并记录病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总有效率并无明显差异;经过对检测指标的分析,得出两组均对UA、ESR有显著的降低作用(P≤0.05),其中对照组的效果更明显;治疗组对血脂变化的改善作用很大,两组对降低C反应蛋白均有很好的效果(P<0.05),其中治疗组效果更好。结论五苓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远期效果较别嘌呤醇好,值得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独一味胶囊联合骨瓜提取物注射液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6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独一味胶囊及骨瓜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晨僵时间以及关节肿胀数、28处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类风湿因子与C反应蛋白(CRP)及红细胞沉降率(ESR),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晨僵时间以及关节肿胀数、DAS28以及VAS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RP及ES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以及关节肿胀数、DAS28以及VAS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RP及ESR水平)均改善,且试验组晨僵时间以及关节肿胀数、DAS28以及VAS评分、实验室指标(类风湿因子、CRP及ESR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在定位血肿在颅脑深部血肿清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5例,随机分为常规开颅手术组63例(对照组)以及行B超定位血肿清除手术组62例(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定位颅脑深部血肿可有效提高血肿术前诊断准确率,减少手术损伤,改善患者术后炎症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及单用阿司匹林治疗习惯性流产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朝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血浆黏度(PV)、血细胞比容(HCT)、红细胞沉降率(ESR))、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活产率、足月产率、分娩周期、分娩出血量。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PV(2.51±0.22)m P·s、HCT(39.11±2.03)%、ESR(28.52±1.75)mm/h与对照组(2.48±0.23)m P·s、(38.96±2.05)%、(28.47±1.78)mm/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V(1.23±0.08)m P·s、HCT(25.64±1.52)%、ESR(16.37±1.46)mm/h、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9±0.14)m P·s、(33.42±1.97)%、(22.64±1.52)mm/h、(15.00%),观察组患者活产率97.50%、足月产率75.00%显著高于对照组85.00%、52.50%,观察组分娩周期(38.15±1.34)周显著长于对照组(31.32±1.07)周,观察组患者分娩出血量(320.17±11.34)ml显著少于对照组(389.45±15.6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仅能有效延长患者分娩周期和提高其活产率,还能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和减少分娩出血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野菊花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江门市新会区司前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野菊花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水平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RP、WBC以及NE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儿CRP、WBC及NE指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咽痛改善、扁桃体肿大改善、体温恢复正常以及脓点或脓苔消失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联合野菊花注射液雾化吸入治疗效果显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减轻炎症反应,改善临床症状,利于患儿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9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临床医学院呼吸内科病房收治的T2DM合并CAP患者100例(85例顺利完成临床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肺炎常规治疗(抗感染、退热、化痰、控制血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三拗汤合止嗽散,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体温变化、临床症状体征评分变化、临床疗效(治疗后中医证候、胸部CT影像学变化)、血清炎症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解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炎症因子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T2DM合并CAP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指导下抗感染措施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抗菌素使用强度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VAP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PCT指导下进行抗生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方法行抗生素治疗。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值(NEU)、C反应蛋白(CRP)、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而两组间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热退正常天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指导下抗感染措施治疗VAP患者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还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及使用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