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患者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本院2010—2013年的收治的116例ASCUS的患者进行HPV检测,并且采用宫颈细胞学对感染类型进行诊断。结果①阴道镜活检结果中,宫颈鳞癌3例,宫颈湿疣及CINⅠ共36例,宫颈炎症65例,CINⅡ~Ⅲ12例。②HPV-DNA检测结果显示,54例患者呈现HPV阳性,高危型37例;HPV阴性62例。③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患者,HPV阳性组与HPV阴性组的炎症、宫颈湿疣、CINⅠ、CINⅡ~III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分型检测结果中,HPV低危型感染者与高危型HPV感染者宫颈湿疣、CINⅠ和宫颈癌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两者炎症和CINⅡ~Ⅲ病变检出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HPV检测是ASCUS患者分流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的ASCUS患者的诊断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的临床意义与预防。方法对于通过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之后,明确为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再次实施阴道镜评估或镜下多点活检,再对活检组织进行相关组织病理学检查,将临床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在145例ASCUS患者中,通过宫颈活检发现炎症有75例(51.7%),CINⅠ35例(24.1%),CINⅡ15例(10.3%),CINⅢ10例(6.9%),原位癌5例(3.4%),浸润癌5例(3.4%)。结论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中,宫颈上皮内瘤占很大比例,且其具有转变为宫颈癌的可能性,故需要对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患者进行高度重视,实施阴道镜下活检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100例有接触性出血等临床可疑症状的CIN患者分别行宫颈刮片和阴道镜检查,然后以病理组织学诊断为金标准,用敏感性、特异性、假阴性率、假阳性率及诊断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6例患者行病理组织血诊断后确诊93例患者异常,其中CINⅠ38例、CINⅡ26例、CINⅢ10例、HPV感染伴部分CIN改变16例、微小浸润癌3例。阴道镜检查结果与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结果比较,其诊断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诊断符合率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特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宫颈刮片与阴道镜检查联合使用,镜下定位取活体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既避免常规四点活检的盲目性,又能减少各自的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降低漏诊率,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2009年2月~2011年3月,我们利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5例宫颈癌标本中Brn-3a 和MDM-2 的表达,同时行64SCTCA 检查,旨在了解两者与宫颈癌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病理科明确诊断的石蜡片共55例.其中正常宫颈组织(因患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10例(对照组),CINI 组10例、CINⅡ组10例、CIN Ⅲ组(CIN Ⅲ及原位癌)10例、SCC 组(鳞状细胞癌)15例.CINⅢ组和SCC 组依据2000年的FIGO 分期标准,分为0期组9例、I期组6例、Ⅱ期组8例、Ⅲ期组2例、无Ⅳ期;SCC组按照组织学细胞分化程度分为:I级8例(高分化组)、Ⅱ级5例及Ⅲ级2例(中低分化组).所选研究对象同时行64SCTCA 检查,术前均未接受放疗和化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宫颈电热圈环形切除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因CINI~CINⅢ行LEEP术的12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出血平均为(12±5)ml;LEEP术前后病理诊断一致率89.7%(113/126),术后病理结果较术前病理结果升级10.3%(13/126),降级34.9%(44/126),CIN的治愈率为98.4%(124/126),病变持续存在1.6%(2/126),复发率2.4%(3/126)。结论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且对宫颈病变有进一步诊断作用,是一种理想的诊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法库县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8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联合HPV检测。统计阴道镜检测、HPV检测、阴道镜联合HPV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阳性和阴性例数,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一致性程度;比较分析3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阴道镜检测、HPV检测以及阴道镜联合HPV检测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其中阴道镜联合HPV检测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最高Kappa系数(K)=0.945;阴道镜联合HPV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阴道镜检测、HPV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阴道镜联合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进行筛查更加精准,漏诊率较低,对癌变前患者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镜下活检防治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843例阴道镜门诊检查者,与同期肉眼活检上皮肉瘤变(CIN)的诊断率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检查者中有108例(12.8%)在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而同期采用肉眼活检则只有4.8%的检查者被诊断为CIN,二者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χ2=23.15)。CINI~III中血管异常分别为11.5%、12.5%及46.2%,白色腺体和腺口白环分别为31.0%,25.0%及7.7%。结论阴道镜下活检防治宫颈癌效果较佳,敏感性较高,且诊断费用远低于细胞学检查TCT法和CCT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回顾分析我院门诊通过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TCT)和阴道镜下活检,进行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232例患者,对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和随访效果以及最终的疗效等进行了分析。结果所有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后经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正常的达到98.84%左右,均无复发现象。结论目前宫颈环形电切术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且该方法治愈成功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宫颈的长度联合多种实验室指标对先兆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5月期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60例先兆早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产检的60例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宫颈长度、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白细胞介素-6(IL-6)、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 FN)、高磷酸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ph IGFBP-1)。并计算其诊断灵敏性、特异性以及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性。结果单独使用时,灵敏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的是MMP-8,而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最高的是f FN;在宫颈联合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应用对比中,宫颈长度测量联合f FN检测对早产的灵敏性及阴性预测性最高,而宫颈长度测量联合IL-6检测的特异性及阳性预测值最高。结论阴道超声检查联合ph IGFBP-1、f FN等指标可有效预测先兆早产,其中,宫颈长度测量联合f FN检测或IL-6对早产的预测值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就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1837例结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我站就诊并自愿行宫颈TCT检查者共计1837例,对颈管和宫颈鳞柱交界处脱落的细胞用宫颈管刷来进行收集,而后将其放置于专用小瓶内,用ThinPrep2000系统来进行过滤和处理,再行宫颈细胞学诊断。结果 1837例TCT标本满意1821例,满意率为99.13%。对不满意的标本重新取材制片。1837例TCT标本中未见上皮内病变或恶性细胞(NILM)1689例,占91.94%。细胞学阳性病例共148例,检出率8.06%。其中110例为ASC-US(5.99%),36例为SIL(1.96%),2例为SCC(0.11%)。结论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结果较佳,检出率高、涂片满意率高,得出的涂片背景清晰、厚度均匀,能够有效地完成临床与细胞病理之间的沟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反向点杂交法在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3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反向点杂交法进行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基因检测,同时结合其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中,发生CD41-42突变者13例(43.3%),发生IVS-2-654者6例(20.0%),发生TATAbox-28者5例(16.7%),发生CD17突变者4例(13.3%),发生CD43和CD26者各1例(3.3%)。结论给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患者反向点杂交法诊断,能有效诊断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临床应给予足够重视,并通过合理应用该诊断方式,加强产前诊断和防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以及阴道镜检查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3月~2013年3月3893例自愿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已婚妇女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呈阳性的538例患者,对比观察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结果液基细胞学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84.01%(452/538),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86.06%(463/538),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查的阳性检出率为100.00%(538/538),结果与前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及阴道镜检查三种方法联合应用筛查宫颈癌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能大大提高阳性检出率,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院门诊收治住院的58例64眼青光眼的患者,在表面麻醉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下行小梁切除术。结果本组58例(64眼)患者中麻醉效果为Ⅲ级的有4眼(6.2%),麻醉效果为Ⅱ级的有8眼(12.5%),麻醉效果为Ⅰ级的有52眼(81.2%)。本组患者未出现1例严重麻醉并发症,特别是处于低视力、小视野的中晚期青光眼患者未出现失明。结论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麻醉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较佳,使患者的恐惧心理和身心痛苦得到了较大程度缓解,缩短了手术时间,简化了麻醉步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30)和单独多巴丝肼片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30),比较两组患者的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命质量。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UPDRSⅠ、UPDRSⅡ、UPDRSⅢ、UPDRSⅣ、总UPDRS评分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0.0%(27/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0.0%(21/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3.3%(4/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26.7%(8/30)(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生命质量高比例63.3%(19/3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26.7%(8/30)(P<0.05),生命质量低比例6.7%(2/30)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40.0%(12/30)(P<0.05),但两组患者生命质量中比例30.0%(9/30)、33.3%(1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患者治疗效果较单独使用多巴丝肼片好,不良反应少,生命质量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亚群(PGⅠ、PGⅡ)含量在健康体检者及胃部疾病患者中的水平,探讨血清中PG亚群测定对萎缩性胃炎及胃癌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利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35例健康体检者、18例胃溃疡患者、30例萎缩性胃炎患者、30例胃癌患者中PGⅠ、PGⅡ及PGⅠ/PGⅡ值的变化,在正常组(健康体检者)与各疾病组之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并比较胃蛋白酶原检测与胃镜和(或)病理检查费用的效价比。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消化性溃疡患者PGⅠ、PGⅡ升高,且PGⅡ增高明显,PGⅠ/PGⅡ比值降低;萎缩性胃炎组和胃癌组PGⅠ水平均呈下降趋势,但PGⅡ水平变化不明显,PGⅠ/PGⅡ比值下降。(2)与溃疡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PGI、PGⅡ及PGⅠ/PGⅡ比值均明显降低。(3)与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胃癌患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虽略低于萎缩性胃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PGⅠ≤80ng/mL且PGⅠ/PGⅡ≤5时,检出萎缩性胃炎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4.3%和53.3%。结论:(1)血清PGⅠ和PGⅠ/PGⅡ比值的降低,是萎缩性胃炎及胃癌人群筛查和辅助诊断的一项血清学指标。(2)血清PGⅠ≤80ng/mL且PGⅠ/PGⅡ≤6检测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灵敏度。(3)测定血清中PG亚群的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初筛及胃镜检查禁忌者,且与直接行胃镜并取病理检查相比较为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检测肺小细胞癌(SCLC)和肺鳞状细胞癌(SCC)中GFI-1和Fli-1的表达,分析两种肺癌与常见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效果的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原发性肺癌术后存档蜡块134例(SCLC 36例、SCC 98例)中GFI-1、Fli-1蛋白表达情况;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生存时间从手术日期至随访日期止。结果 36例SCL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27例,淋巴结转移率为75.0%;98例SCC患者中淋巴结转移4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49.0%,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随访资料,134例患者生存时间为7d~89个月,≥3年的患者为64例,3年生存率为47.8%。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GFI-1、Fli-1的阳性表达率SCLC高于SC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FI-1、Fli-1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比较证实,SCCⅡ、Ⅲ级间的GFI-1、Fli-1的阳性表达率Ⅱ、Ⅲ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FI-1、Fli-1在SCLC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并且高于SCC;提示二者可考虑为监测肺小细胞癌病情发生、发展的标志物。GFI-1、Fli-1的阳性表达在淋巴结转移患者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并且组织分化愈差,临床分期愈高,表达愈高,提示二者与肺癌的预后相关,高表达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宫颈康凝胶治疗宫颈炎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门诊确诊的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125例,按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三组,宫颈康组(50例)采用宫颈康凝胶;保妇康组(45例)采用保妇康凝胶;空白对照组(30例)采用空白凝胶分别阴道给药治疗,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PV疗效队列为宫颈康组(82.00%)>保妇康组(71.11%)>空白对照组(13.33%);宫颈炎疗效队列为宫颈康组(84.00%)>保妇康组(68.89%)>空白对照组(16.67%);P<0.01或<0.001。结论宫颈康凝胶对HPV感染疗效确切,适合临床抗HPV感染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剂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营口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胃复春片组与联合用药组,各50例。胃复春片组给予胃复春片,联合用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中药方剂养胃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介质及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联合用药组胃刺痛、胃脘胀满、食少纳呆、消瘦及乏力积分低于胃复春片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CRP、TNF-α及IL-6水平低于胃复春片组(P<0.05),G-17、PGⅠ、PGⅡ高于胃复春片组(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组NO、SOD水平高于胃复春片组(P<0.05),MDA水平低于胃复春片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剂养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保妇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hr-HPV)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鞍山市妇儿医院收治的宫颈hr-HPV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研究组患者采用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hr-HPV及宫颈炎的治疗效果,宫颈液及细胞学、宫颈炎指标积分、HPV-DNA相对光化学值/临界值(RLU/CO)等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研究组hr-HPV感染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4%,宫颈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对照组hr-HPV感染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宫颈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3.0%。研究组hr-HPV与宫颈炎的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炎积分、RLU/CO相关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保妇康栓对宫颈高危型HPV的治疗效果理想,有助于提高感染的清除效果,并改善宫颈炎的炎症情况,治疗安全,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经皮微波消融治疗(PMCT)巨块型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影像学证实的巨块型肝癌70例(病灶>10cm),其中对照组(TACE组)38例仅给予TACE治疗,联合治疗组32例先行TACE治疗2周后再行微波消融治疗。结果 TACE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6%、53%和18%,中位生存期18.1个月,联合治疗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56%和55%,中位生存期24.0个月,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好,可成为巨块型肝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