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标志着国有股减持工作正式拉开了序幕。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国有股现状入手,结合国外国有股减持的目标,阐述了我国国有股减持的意义所在,从市场承受能力、国有股产权所有问题、持股成本、股权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国有股减持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管理办法》中的三种减持方式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国有股减持应有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保护各方参与者利益,实现减持所获资金的有效利用为原则,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改革新股发行制度、明确国有股减持的领域、步骤及定价,综合平衡各方利益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在新发、增发股票时,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由于减持价格过高,沪深两市受此影响展开自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下调.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本文集纳了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方案及相关意见,希望能为稳妥减持国有股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4.
国有股减持的目标设置和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6月,我国政府出台了《减持国有股筹集我暂行管理办法》,但马上又于2001年10月暂停执行。分析《暂行办法》,指出其忽略了股市的稳定性,并给出解决办法-向原有流通股股东发行认股权证。  相似文献   

5.
从2001年7月26日开始,中国股市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国有股减持工程正式启动。到8月7日,共有13只新股发行,同时进行了国有股减持的行动,减持量为新股发行量的10%。这第一阶段的减持工程使国有股套现了101110.7万元,平均每个新股套现了7777.75万元,其中最大套现股为贵州茅台,共套现20403.5万元,最小套现股为冰山橡塑,为1876万元。而由于新股申购积极性高涨,国有股减持不费吹灰之力顺利完成,与1999年中国嘉陵和黔轮胎费劲的减持有天壤之别。国有股减持,对筹集社保基金、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但国有股减持的合法性似乎还有待斟酌。现仅就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存在的法律  相似文献   

6.
国有股减持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一大关键问题.我国证券市场的许多问题,根源在于国有股权一股独大,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国有股减持.国有股减持的政策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国有股权一股独大的问题.国有股减持的基本原则,是国有股减持应该以换股为主,以国有股上市流通筹集资金为辅.国有股总的趋势是减少,但这是国有股占国民经济份额的减少,而不是国有股总量的减少和总价值的减少.  相似文献   

7.
6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国有股减持的有关事项,标志着国有股减持计划全面启动.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中的总股本规模约为2846亿股,其中不能流通的国家股和法人股占62%.按2000年5月底收盘时的市值计算,深沪两市国有股的总市值大约为22550亿元.按照目前证监会在2000年至2001年内将国有股比重减持至51%的设想,大约要减持300亿股.国有股减持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中央十五届四中全会,就已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一些信誉好、发展潜力大的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在不影响国家控股的前提下,适当减持部分国家股"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国有股减持的十二种主要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 了解决股权分裂问题 ,我国许多专家对国有股减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大约 40 0 0多个减持方案。中国财经大学教授贺强认为 ,有价值的方案主要有 12种。向A股市场配售方式 在A股市场 ,将国有股向新老股东进行配售 ,在确定配售价格时 ,首先确定一个下限基准价 ,该价格以  相似文献   

9.
10.
贡峻 《上海会计》2002,(6):33-34
200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国有股减持,对筹集社保基金、改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就国有股减持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一、国有股减持存在的问题1. 国有股减持的目的值得商榷。国有股减持最主要的是解决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不合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问题,其目的应该是完善资本市场,而此次减持却是为了填补社保基金缺口,补充一部分社保基金,这只是减持以后资金…  相似文献   

11.
国有商业银行入世后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丰习来 《金融论坛》2001,6(8):17-22,34
随着中国入世的可能性日益向现实性转化,国内银行、特别是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之中的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本文从实务角度出发,分析了入世将给我国的商业银行带来哪些冲击,以及国有商业银行与国外商业银行的差距所在.笔者认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与国际上著名的商业银行相比缺乏竞争优势.为了充分应对挑战,国有商业银行应以入世为契机,按照国际上先进的金融企业管理理论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再造,使机构人员臃肿、反应迟钝和盲目自大的国有商业银行变成充满活力、智慧、自强不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相似文献   

12.
国有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剖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李华民 《金融论坛》2001,6(1):58-61
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在华外资银行近年来的主要财务指标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分析,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以占金融部门80%以上的资产获得了仅40%利润,表现出明显的规模不经济;各项盈利指标均低于非国有商业银行的相同指标,在人均和机构平均的层次上差距更为惊人,表现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非利润取向;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费用在总量上与非国有商业银行相当,人均水平远低于非国有商业银行,表现出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国有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资源配置低效率特征,其根本原因在于产权关系的不顺.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下大力气进行产权制度和内部管理的改革,才有实力应对入世后的冲击.  相似文献   

13.
霍颖励 《金融论坛》2000,5(1):28-33
本文分析了1994年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在总量和结构上的变化及内在原因,指出商业银行资金结构的局限性和资金运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资金结构比较单一,贷款和存款的比重过大;存在"软资产"和"硬负债"之间的矛盾;贷款有效需求不足,制约了商业银行贷款扩张行为.作者认为要改善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结构首先要力求实现资产形式的多元化,优化资产质量;对负债要多开辟筹资渠道,同时也应做好稳定储蓄存款的工作;在体制改革方面,主要是改革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为商业银行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商业银行内部也须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4.
朱纯福 《金融论坛》2003,8(2):16-21
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进程看 ,对民间资本开放银行市场 ,让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投资入股 ,或自办银行已经为期不远。本文主张从整个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角度研究民营银行问题 ,对中国现有银行组织体系进行民营化改造。银行民营化需要确定科学的改革目标和正确的实施步骤 ,用 5~ 1 0年左右时间使银行业民营化程度达到 60 %左右。在具体步骤上 ,应先地方商业银行 ,紧接股份制商业银行 ,然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本文最后还提出了需要研究的有关政策 ,主要包括 :支持银行民营化 ,采用多种改革方式 ,依照市场规律运作 ,保持国有资本的主体性 ,必要分工与适当交叉 ,鼓励竞争与合作 ,提高银行监管水平等。  相似文献   

15.
试论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基本思路与具体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方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者首先对发达国家(地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成功经验进行剖析,从其创新的制度、机制和方向上总结出6大特点,然后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在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并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商业银行的特殊经营环境和自身经营管理现实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基本思路,包括应遵循的原则和具体构想.最后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角度来分析实现业务创新所必须的保障措施,特别谈到区别客户经理和产品专家的定位及职责,以利于银行真正赢得客户和市场.  相似文献   

16.
杨志宁 《金融论坛》2000,5(4):32-37
财务报表是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我国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要想成为真正的现代企业,必须注重对财务报表的分析.作者在对众多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上,从财务的角度将四大商业银行进行地区性分类.文章认为,在总体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财务都呈现贫困增长现象:具体到各地区,四大行分别具有明显的快速增长、稳健经营、严重超负荷、高息揽存和资产质量严重恶化等财务特征.为此,本文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就思想意识、地区宏微观经济状况、银行内部经营等问题对各种财务现象的成因进行剖析,并最终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走出贫困增长现象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现实需求和框架构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梁立俊  安荣 《金融论坛》2002,7(2):36-40
本文从迎接入世挑战、适应资本市场发展形势、符合国有商业银行自身发展需要等方面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剖析,进而提出了从规划、营销、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架构中间业务发展模式,着重解决认识、机构、风险、创新、机制、监管等方面问题.本文认为,国有商业银行加快发展中间业务是提升经营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重点从经营理念、发展机制、产品和服务功能方面进行突破,注重收益与风险的平衡,真正把发展中间业务作为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时期战略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入世日益临近的背景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经营环境、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经营管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不足已广为人们所认识.这种不足和不适应将严重制约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竞争和发展,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如果国有商业银行不进行必要的完善和变革,很有可能在国外商业银行大举进入时会无从应对,丢失众多的市场.本文通过从当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入手,分析了在机构设置、内部管理、人事管理和员工培训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国有商业银行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的改革出路.  相似文献   

19.
张衢 《金融论坛》2000,5(3):23-26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指出国有商业银行不仅会在增量业务领域面临外资银行对优质客户、业务和人才的强力竞争,而且由于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目前重点支持的优质客户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失利,从而威胁国有商业银行存量资产的安全.但竞争也能促使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应战,以集约化理性竞争替代粗放型非理性竞争,变政府推动的被动式改革为银行自主设计的主动改革;经营环境、理念氛围也将向着有利于银行商业化改革的方向发展.文章对国有商业银行在中期内的竞争目标、形势、外部条件等作出简要判断,并就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方式的改革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转轨时期银企信用关系的效应评价和重塑建议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良好的信用关系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但近年来社会上"失信"行为大量存在,尤其是银企信用关系恶化已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它不但极大影响了正常经济金融秩序,恶化了信贷资产质量和投资环境,扭曲了银企、银政之间的信用关系,更严重的是阻碍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业的稳健发展.对此文章认为全社会很有必要规范社会信用秩序,纠正和严厉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切实维护银行债权,同时从我国银企信用关系现状、银企信用恶化原因和社会经济效应评估三个层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整治银企信用关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