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社会网络视角下企业组织的合作信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任是企业组织合作的基础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在现代社会中,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企业组织要形成合作信任必然会受到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因此,培育和构建企业组织合作信任需要跳出传统封闭化的思路全面走向网络化的思维模式。在社会网络的全新视角下,文章通过对企业组织问信任产生和生成的分析,找到影响信任生成的主要因素,并针对不同依赖程度的合作关系,分别提出有效的信任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企业社会资本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信息时代,企业社会资本是把“企业网络”和企业的“效益”连接起来的新的资产品种。本文从社会资本产生的背景,其包含的内涵和构成这些角度出发,来分析企业社会资本的供需形成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112家有效样本企业进行调查,将社会网络细分为内部社会网络和外部社会网络,在创业团队的定义下检验了社会网络与信任对新创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内外部社会网络都会对企业创新能力产生积极影响,而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则作为调节变量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创业团队成员之间的信任越高,越有利于知识、信息的传播与交流,内部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越大;但却易产生"非我发明症"现象,导致外部社会网络对企业创新能力的积极影响越小。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理论分析了行业协会中企业与协会间的信任关系,认为信任是他们之间关系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对行业协会的信任是协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会员企业的一种社会资本.本文在此基础上对他们之间以信任为核心的社会资本的培育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网络的构建与企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竞争力是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本文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网络理论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构建企业社会网络以提高竞争力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管理学视角的企业网络组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分析了企业网络组织的产生背景 ,阐述了网络组织的内涵和特征 ,在典型网络组织形态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我国建立网络组织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模块化作为新产业结构的本质受到理论界的重视,而模块化企业网络也成为现代企业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从产业组织形态、价值链形态和企业间关系三个角度论述模块化企业网络的形成过程,并对其演进路径进行理论分析,期望为该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企业正发生着巨大变化,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企业经济呈现出网络化发展的态势。企业网络中的各个厂商如何利用发展起来的网络资源,处理好与网络中其他厂商的关系,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研究的主要内容。我们用网络分析的方法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企业网络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企业网络中关系形成的“自组织”及“他组织”的不同管理模式及方法,有关结论对转型期中国企业的发展和网络资源的利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组织核心企业领导力与网络组织效率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因为网络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于科层组织,所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网络组织效率的研究,然而有关网络组织的运行效率,多是以契约机制为基础展开的.本文以非契约机制为研究视角,界定了网络组织核心企业领导力,采用结构方程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网络组织核心企业领导力对网络组织效率的促进作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网络组织领导力正向促进网络组织信任形成、网络组织领导力以合作稳定为中介变量间接促进网络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11.
立信是指一个组织为了树立自身可信度,委托第三方信用机构对自己信用情况进行信用调查和评价的行为总和。信用经济时代,企业立信意识愈来愈强烈,但由于信用市场的不规范,致使“诚信”招牌成了骗子行骗的幌子。企业信用亟需一个更加公正权威的机构加以评价。文章从组织机构代码的特性及其在市场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作为企业信用凭证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企业持续成长的过程中,企业家行为是企业经营的决定性因素,而其中企业家社会资本是决定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企业持续成长的不同阶段,企业家社会资本对于把握市场机会、降低经营风险、推动组织创新都起到重要作用。为了培育企业家社会资本,必须提升企业家信用水平,扩大企业家关系网络并构建信任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Loan managers’ trust in entrepreneurs can be a useful tool for overcoming entrepreneurial firms’ opaqueness. Nevertheless, the possibility for loan managers to leverage trust can be affected by differences in the regulative institutions within the banks (type of bank) and by place-bound normative institutions (social context). By relying on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and a survey of 450 bank-entrepreneur relationships, this study finds that a positive impact of trust in lending relationships is sensitive to different place-bound normative institutions and to the regulative institutions within the banks. The results are robust with respect to potential endogeneity issues.  相似文献   

14.
    
Sharing knowledge in an R&D team is one of the crucial ways of sustaining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power theory, managers have five types of power to influence subordinates' behavior (French and Raven 1959 French, J. and Raven, B.H. 1959. 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 Studies in Social Power, Ann Arbor, MI: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Google Scholar]). This study examines managers' social power influencing R&D employees'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The empirical model formed two nested models, one to assess the direct effect of managers' social power on employees' knowledge-sharing behavior, and the other to examine the indirect effect of using the mediated variable of trust.

Data gathered from 105 R&D employees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manager's reward power and expert power have direct effects, while reference power and expert power have indirect effects.  相似文献   

15.
潘新 《价值工程》2012,31(1):136
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提高企业信用,是推进企业的诚信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困扰了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秩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之一。因此,构建适合我国的企业诚信制度管理以提高企业信用,推进企业的诚信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6.
赵宏霞  万君 《价值工程》2009,28(10):107-110
卖家商盟制度作为网络诚信交易的一种管理模式,具有其独特的信用优势。为此,对商盟信用优势的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同时,商盟作为一种组织,具有生命周期,并针对不同周期提出了信用优势得以发挥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红丽  糜仲春 《价值工程》2006,25(8):118-120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对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解决其融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目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总体结构、制度设计、监督体系、信用环境以及担保机构自身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论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的基本内容,重点探讨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制度及其局限性,指出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法律框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法律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以200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及商业信用网络位置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企业会选择提升商业信用融资,企业的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能够帮助企业获得更多性商业信用融资。进一步研究表明,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时,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的企业是通过提升企业的议价能力与系统性风险地位进而提升商业信用融资的。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提升,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会缓解企业对银行信用的依赖,但当企业自身能够获得银行信用青睐时,商业信用网络中心位置会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商业信用。因此建议企业在经济政策不确定高时充分融入商业信用网络,以商业信用资源弥补企业的银行信用不足,同时监管当局需要合理引导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避免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资源的过度倾斜。  相似文献   

20.
    
We all know people we find difficult to deal with. Some we trust despite major past transgressions, others we do not. What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Rather than looking for explanations inside the trustor–trustee dyad, we focus on the embedding social structure. Our argument focuses on two features: network closure around the trustor and the embeddedness of the difficult contact. We test and confirm our argument using data from 384 Chinese managers. Our results show that managers who cite colleagues as difficult following a major transgression report higher trust the more the difficult contact is embedded within the manager's network. The effect is smaller (larger) if the manager is surrounded by a rather closed (open) social network. At a practical level, our study helps distinguish between social situations that facilitate trust and those that impede trust once interpersonal conflicts have tainted a relatio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