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如何看待苏丹红事件 今年春天在我国食品领域发生了苏丹红事件。针对此事件,有媒体报道称,目前我国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缺失,有些食品标准甚至数十年不变,“涉红事件”反映出我国标准化存在问题。作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你是如何看待苏丹红事件的?  相似文献   

2.
数据     
《中国新时代》2006,(12):26-26
“苏丹红鸭蛋”震动全国卫生部11月15日下发通知,要求紧急查处红心鸭蛋。北京、广州、河北等地相继停售“红心鸭蛋”。随即,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一股“鸭蛋风波”。农业部新闻办公室有关负责人18日表示,农业部派出的调查组已初步查明河北“红心”鸭蛋事件中养殖环节苏丹红使用情况,主要是河北省个别地区禽蛋经销商非法兜售苏丹红给养殖户,一些养殖户添加苏丹红饲喂蛋鸭,鲜蛋则由经销商收购。但消费者可能不必太过恐慌,因为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偶然摄入含有少量苏丹红的食品对人体造成危害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长期大剂量摄入会增加人体…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疯牛病、禽流感、苏丹红事件、毒包子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给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山东某食品公司2006年通过了食品安全认证,2007年5月出口日本一批速冻青椒,到岸被检出农药甲胺磷超标,经追溯核实,系合同基地提供的原料中混入了供方在当地收购的其他非备案基地的原料,并且该基地未导入GAP模式。  相似文献   

4.
赵琛徽  胡佳 《人力资源》2007,(11):16-17
裁员怎么了?近两年来,裁员事件层出不穷, 2006年底的明基裁员就是一个典型。2006年12月8日,电通“掌门人”李焜耀向媒体承认,自收购西门子手机部门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苏丹红事件祸首受审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被告人对指控事实并无异议,却始终否认自己有罪。理由是国家质监总局有关苏丹红的检测标准在去年3月29日出台,此前并无明确标准,生产者无从得知自己产品含有苏丹红,而且其产品还是广州市质监局检测过关的“合格品”。(4月18日《新京报》)我倒觉得,“苏丹红”被告对自身的“无罪”辩护颇有几分道理。试想,既然案发前尚无苏丹红检测标准,生产者的对错是非,也就缺少了可供评判的尺度,根据“法律不得溯及既往”的原则,被告辩护人当然要做出“无罪”的辩护了!更何况地方质监机构还曾给被告生产的产…  相似文献   

6.
亨氏:“苏丹红一号”事件 今年2月18日,英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召回含有一种可能致癌的工业用色素,也即“苏丹红一号”的数百种品牌的食品,亨氏部分食品也在召回之列。此事引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随后,亨氏发表声明称,目前在英国受到影响而被召回的产品从未在中国境内包括香港、台湾等地区销售。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苏丹红事件祸首受审的消息格外引人关注.被告人对指控事实并无异议,却始终否认自己有罪.理由是国家质监总局有关苏丹红的检测标准在去年3月29日出台,此前并无明确标准,生产者无从得知自己产品含有苏丹红,而且其产品还是广州市质监局检测过关的"合格品".(4月18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8.
RFID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食品安全屡屡出现问题,从国外的疯牛病、口蹄疫到我国的注水肉、问题奶粉、苏丹红事件等,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保障食品安全已成为消费者和经营者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从2005年的“苏丹红”事件到2006年“福寿螺”事件,再到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和2010年初300多万吨的“地沟油”事件,民众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正遭受着一次又一次考验,2008年2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并于2008年6月1日实施。  相似文献   

10.
食品安全是一项涉及当代人类生命安全,并且关系人类的繁衍和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我国连续发生了阜阳奶粉、金华火腿、龙口粉丝、四川泡菜、苏丹红一号等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社会对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深层次反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民物质生活的提高,人们的消息观念也由重视生活水平转向重视生活质量,这充分反映了我国近些年来的经济建设成果.但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的自发性、盲目性、逐利性的影Ⅱ向下,出现了很多影响市场正常秩序的破坏行为,其中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了人们和有关国家部门的重视.尤其是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苏丹红、瘦肉精、劣质奶粉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引发了一定程度的经济及社会危机.社会各界媒体,公众都要求政府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古训看来并没有在食品安全领域发挥多大作用,在老百姓翘首以盼权威说法的急切目光中,行政效能慢半拍的顽症一直治而不愈。从苏丹红、三氯生到甲醛,历次风波莫不如此,悲哀的是,这次的“癌膜”事件仍然照例落入窠臼。恐慌起于10月13日,食品包装保鲜膜致癌的报道在大江南北引起轩然大波。传媒唱了一个星期主角之后,终于有了说法,“有关部门”称按照国标生产的PVC保鲜膜对人体无害。这次表态对PVC保鲜膜沾油加热有毒的“传闻”却只字未提。最新的消息是,在高层领导的督促下,“PVC保鲜膜新的国家标准”将“尽快制定”…  相似文献   

13.
进入11月以来,食品安全再度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红心鸭蛋”事件尚未尘埃落定,又传出了多宝鱼养殖使用违禁药物的消息,与此同时,福建也查出两种湖北产鸡蛋含“苏丹红”……虽然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发出这样的疑惑了,人们还是想再问一问:还有什么东西,到哪里买的东西能放心吃到肚子里?从洗衣粉油条到转基因奶粉,从苏丹红榨菜到多宝鱼,问题食品的“隐蔽性”越来越强,“作案手段”也越来越高明,对普通人来说辨别也越来越难。鉴于此,记者通过对近年食品安全问题的回顾,来总结一下问题食品的“进化史”,对其骗人手法进行披露,希望能对读者的“肚子”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陈椒 《上海企业》2005,(5):24-25
食品安全与卫生,随着"毒火腿"、"空壳奶粉"、"脏猪血"等问题的曝光,尤其是近期"苏丹红"事件的发生,已成为社会持续关注的热点,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21世纪经济报道》在2005年3月24日头版发表"'苏丹红'事件谁负责?"的署名文章,其刊头语发人深省:"谁应该为'苏丹红'事件负责--是跨国公司、他们的中国供应商还是分工不清检测标准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经历过"SARS事件",以及看到其它重大工业安全事故处理的人们都应该知道,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重大  相似文献   

15.
苏丹红食品遭到封杀2005年2月中旬,英国食品标准署发布的一条关于调料中含有苏丹红色素的消息,此消息的发布最终在中国导致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红色风暴”。英国食品标准署在网站上公布了要求回收419种含有苏丹红(一号)产品的清单。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月23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质检部门加强对含有苏丹红(一号)食品的检验监管,严防含有苏丹红(一号)的食品进入中国市场。苏丹红的“始作俑者”是广州田洋食品有限公司。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田洋公司是“涉红”食品的最终源头。早在2002年,该公司就开始往辣椒红一号里添加以苏丹红…  相似文献   

16.
质监直通车     
《上海标准化》2006,(12):3-4
全国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监管工作座谈会在沪召开;上海各区县质监部门开展蛋制品苏丹红专项检查;本市食品生产监督所对部分肉制品生产经销企业展开专项查处;本市质量技监稽查总队查获一批涉嫌假冒大众汽配和一批劣质防冻液;2006年网球大师杯赛食品安全保障任务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7.
继肯德基“新奥尔良烤翅”含苏丹红、麦当劳薯条事件后,“洋快餐”再掀食品安全风波。陕西媒体于2007年3月8日曝光了肯德基未经卫生部门批准,向煎炸食品的食用油里添加化学品——“滤油粉”,该粉可以延长食用油寿命达10天之久。专家称反复使用煎炸油易产生致癌物质。3月8日下午,肯德基中国区发出声明,委婉承认其使用滤油粉的事实,但坚称食用植物油一旦接近指标要求限度,就会立刻废弃。  相似文献   

18.
《大众标准化》2005,(4):20-20
连日来,一种叫“苏丹红一号”的食品添加剂及相关调味品,正在我国市场步步受到清查追堵。尽管国人的烹饪习惯与西方人不同,所使用的调味品也迥然有异,但毕竟有“苏丹红一号”的流入,从而进一步引发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9.
《价值工程》2013,(6):310-311
频繁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最近几年,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以及最近的塑化剂等问题,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呈现眼前,食品安全直接影响人的生命健康,企业要想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就得提高食品安全。在食品安全监控过程中,技术成熟、灵敏度高、使用快捷方便的色谱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色谱技术基本原理、特点的论述,阐述了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从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到植物奶油、树胶冒充蜂胶等等,近年来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食品安全成为群众心中永远的痛。在众多食品安全事故的背后,我们看到食品安全监管的无力和缺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