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7年11月,吴某进入某商业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2008年10月21日,双方续签了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2008年12月1日,吴某因病到康复医院治疗,经诊断为分裂性精神病。2009年1月5日出院,病情有所好转,但未痊愈。2010年2月1日,公司通知吴某于201042月8日前上岗,吴某未报到。  相似文献   

2.
案情回顾 王力(化名)自2009年2月21日入职某教育公司,担任督学主任一职,签订的劳动合同至2010年5月20日,试用期三个月。  相似文献   

3.
【案情】 申请人李某2010年7月1日到被申请人单位即A公司工作.2011年2月份.双方签订了一份自2010年7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的书面劳动合同。2011年5月14日.李某因A公司没有及时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提出与被申请人解除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4.
【案情】 李某于1998年1月进入A公司工作,每年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至2007年2月。2006年10月,A公司将李某的工作关系转入B公司,A公司与B公司系同一股东投资设立的两个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11月5日,A公司、B公司与李某签订了三方协议,内容为:A公司将李某派往B公司工作,李某与A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自李某与B公司另行签订劳动合同起解除,李某承诺不向A公司提出任何经济补偿要求,B公司承认李某在A公司的连续工龄。  相似文献   

5.
HR来信:我公司有一位员工没有续签书面劳动合同。最近一次合同是2010年4月30日到期。2012年2月他主动书面提出离职,公司提出补签一份2010年5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的劳动合同,遭到该员工拒绝,并提出索要未签书面劳动合同期间21个月的双倍工资。请问该员工主张的双倍工资是否会获得支持?  相似文献   

6.
案情回顾 李某于2008年11月17日入职C公司,双方签订了有效期至2011年11月16日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中规定李某工作岗位为出纳,试用期三个月,试用期工资为1880元。2009年1月12日C公司通知李某解除劳动合同,支付李某工资至2009年2月6日。  相似文献   

7.
案例2010年10月,王某被某工贸公司负责人林某聘为公司业务经理,签订了1年期限的劳动合同,月工资8000元。2011年1月11日,林某口头告知王某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王某认为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行为违法,于当月26日提请了劳动争议仲裁,要求裁决:恢复劳动关系,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支付2011年1月26日至裁决之日的工资。  相似文献   

8.
陈某于1990年2月到江苏某外资鞋业公司工作,1995年被任命为车间主任。双方最后一期劳动合同时效为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5月31日,合同约定陈某从事制鞋工作,实行综合计时工作制。2010年6月1日,陈某开始休年休假。6月3日,鞋业公司发出书面通知,免去陈某车间主任职务。6月11日,陈某休假结束,鞋业公司在原工资待遇不变的条件下,欲与陈某续订劳动合同,陈某以公司撤销其车间主任职务为由拒绝续订。6月16日,陈某出具书面报告与鞋业公司“终止劳动关系”,理由是工作时间长、公司未足额支付加班工资。  相似文献   

9.
案例李某在某安装公司从事卷帘门安装工作,双方签订了2008年11月7日至2010年11月6日两年期限的劳动合同。2010年10月7日,李某在工作时不慎受伤,之后再未回公司上班,但安装公司在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按月支付给李某780元的生活补助。李某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但超过了一年的时效期限,因而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民事诉讼。经法院调解,安装公司给予李某一定数额的赔偿。2012年9月17日,李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提出仲裁申请,要求确认双方在2008年11月7日至2011年10月24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安装公司支付因未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上海某工程设备公司因生产成本不断上涨,拟将公司从A处搬迁至同一行政区的B处。2010年7月,公司做出了搬迁决定并陆续搬走各类生产设备,同时通告了所有员工,但70%的员工不同意随迁。2010年8月起,公司全面停止生产,公司数次书面通知要求员工至新址上班,否则以旷工论处,但大部分员工仍然滞留在公司原址。2010年11月,公司以连续旷工多日为由,解雇了所有不同意随迁的员工。此后,数十名员工集体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  相似文献   

11.
案情回顾 2008年1月15日A公司与李某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约定从事办公室工作,工资标准2860元/月。2008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A公司每月支付李某工资金额为1800元,2010年4月23日A公司就李某在职期间工资差额17393.12元予以补足。  相似文献   

12.
李某原系一广州外资软件公司的首席设计师,1998年4月进往前公司。2001年11月1日突然接到公司通知:公司将搬至北京,员工愿随搬迁的继续留在公司工作,不愿搬迁的,公司将自11月底解除合同。李某不愿随公司搬迁,于是公司于2001年12月初为李某办理了退工手续。  相似文献   

13.
2010年3月15日,某公司职工王某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因公司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主张依法支付其二倍工资。王某自称2006年到公司工作,公司不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与之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10年2月将其解雇。公司应当另行支付2008年2月至2008年12月间一倍的工资。公司答辩称,当时由于双方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14.
9月5日,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要求,向国家质检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自2014年9月5日起,召回2009年10月4日至2010年10月31日生产的经典福克斯汽车,以及2011年11月28日至2012年5月15日生产的新福克斯汽车,共计191770辆。此前,在2010年,福克斯因熄火事件被召回。  相似文献   

15.
历菲 《人力资源》2017,(5):55-57
劳动合同期限不可小觑 基本案情: 2015年10月8日,高某进入上海某服饰有限公司工作,双方签订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2015年10月8日至2016年1月7日,并未约定劳动合同期限,2015年11月30日,该公司以高某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不符合公司要求,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合同.高某实际工作至2015年11月30日,工资结算至2015年10月31日.于是2015年12月3日,高某向上海市徐汇区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公司:(1)自2015年12月1日起恢复双方劳动关系;(2)按每月4500元标准支付自2015年12月3日起至劳动关系实际恢复之日止的工资.  相似文献   

16.
[案例]吕某于2010年3月1日进入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房屋销售,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仅约定了试用期3个月,月工资为基本工资2000元加上销售提成。2010年4月30日,房地产公司给吕某下发了《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称吕某入职以来销售业绩为零,试用期内不符合公司的录用条件,自§月1日起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2008年1月,我公司工会代表全体职工与公司签订了集体合同。集体合同规定:职工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每周工作5天,职工工资不低于每月1000元,合同有效期自2008年1月1日至2010年1月31日。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2011,(5):63
【案情简介】索某于1987年7月进入上海某通信公司工作。1995年底,该公司与其他公司投资组建成立一光缆公司。1996年3月21日起,索某和光缆公司多次签订劳动合同,先后担任公司的财务副经理和经理。双方最后一份劳动合同签订于2007年1月1日,合同期限自2007年1月1日至2009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19.
[案情]孙某自1991年8月在某公司工作。2001年3月任该公司大机车间副主任,2006年3月任大机车间主任。2010年4月双方最后一次签订劳动合同,期限为:2010年4月1日至2015年3月31日。2011年2月9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劳动保障》2011,(10):43-43
编辑同志: 我于2010年2月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并与公司签订了3年期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试用期为3个月。2010年12月,我无意中发现公司没有为我缴纳2010年2月至2010年4月的社会保险费。公司人力资源部对此解释称试用期内的职工,公司都不予缴纳社会保险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