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中国制造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但同时面临高素质的数控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加强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我省的职业院校也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人才,为什么我省的数控技术人才仍然非常短缺?企业到底急需什么类型的数控技术人才?目前大专院校的数控教育体系现状如何?如何深化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人才在国际化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企业来说,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最大优势。如何通过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建立系统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如何更充分地培养造就高素质管理人员,充分激发人才活力,更好地落实"十二五"规划各项发展指标?这是当前摆在国有企业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当前国有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对建设区域性国有企业人才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今天,谁是中国商业进程的主流推动者?五年之后,十年之后,哪一群人会成为中国商界的主宰力量?这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所一直关注并思考的课题。“走出去”无疑是当今中国商界主流。而中国企业当前所身体力行的国际化征程,在10年、20年之前已经被中国台湾、韩国和日本企业所预演。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将伴随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从事海外拓展和执掌国际业务的人  相似文献   

4.
《当代经理人》:你如何理解全球化人才?钟彩民(以下简称钟):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到来,竞争的范围迅速扩大,竞争的程度空前加剧。那么谁是竞争中的胜者?是那些占据人力资源优势的地区,国家和企业。因为经济竞争说到底又是人才的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那么,全球化人才应具备什么样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国际化,而企业的竞争又主要表现在人才的竞争上。因此,如何留住人才、培养人才、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己成为当前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南钢人才工作的实践,着重从人才的配置、培养和激励等方面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使市场机制日益成熟的今天,企业间的竞争已从局部的产品竞争、价格竞争、资源竞争、人才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等方面发展到了企业的整体实力的竞争。方兴未艾的中国缝制机械产业在国际化的趋势下,如何挖掘中国缝制机械市场的销售潜力,是我们行业同仁必须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正人是企业管理之本,制度是企业管理之法,创新是企业管理之魂。进入21世纪以来,在市场化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人才资源正在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企业核心竞争力越来越表现为对智力资源和智慧成果的培育、配置、调控能力,表现为对知识人才的培训和储备。而在世界经济交往越来越频繁的今天,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活动能力、熟谙国际市场游戏规则的国际化人才是推动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健康发展的力量之源,对于企业赢得竞争优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目前情况来看,石油企业要培养国际化人才,就要在国际合作和跨国  相似文献   

8.
语泽 《英才》2003,(2):94-94
北京理工大学 MBA 教育创办10年来,一直在积极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满足企业有效需求的 MBA 人才。在新经济时代下,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企业如何迎接挑战,如何使中国经济立于世界之林?2002年北京理工大学 MBA 年会、新论坛暨新联谊会以“击涛搏浪,我们与企业共同成长”的主题为 MBA 教育提出了新的高度。MBA 吃什么?主持人:MBA 倡导竞争,那么 MBA 到底培养什幺样的人?李金林:MBA 定位于专业学位,区别于研究生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所  相似文献   

9.
年终岁尾是各企业内部盘点的时候,每到此时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和困惑。为了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树立优势,企业所面对的关乎人员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其中包括人才的使用、如何有效的激励、怎样提升核心员工的忠诚度等等。在与“人”相关的众多问题中,薪酬永远作为一个基本的、客观的、长期的问题而存在。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面对更多的是薪酬设计、调整的问题:应该如何调整薪酬结构?调整的依据是什么?如何提高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如何有效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等等。而一些企业往往在开始时就进入到具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在过去的20年里,"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广,步伐越来越快。未来的10年到20年,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将迎来黄金时代。然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个巨大挑战,即如何让中国的"企业国际化"变成"国际化企业"?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战略》一书中将国家经济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生产要素导向阶段、投资  相似文献   

11.
编辑指引7月22日,中国南汽集团成功竞购了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历时甚久的上汽、南汽罗孚竞购战就此结束。中国汽车业的并购重组从未像今天这样热烈,本土汽车企业希望借此扩大规模、获取优质资产、打造强势品牌的愿望也从未像今天这样迫切。跨国汽车巨头中国布局的初步完成已将国际化竞争引到了中国本土,本土汽车企业突围在即。在这新一轮竞争中,中国汽车企业如何能利用并购占据先机?还有没有可能打造出强势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如何抓住全球采购的机遇,促使中国成为全球零部件业的重要生产基地?罗兰·贝格公司的专家根据全球经验从三个方面为中国的汽车企业提供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宋筑峰 《企业天地》2003,(11):40-41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国有企业参与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提供商机,同时也让更多的跨国公司走进国门。随着中国企业的逐步国际化发展趋势和国外公司本土化需求,将会使中国的人才竞争出现白热化状态。目前国有企业的人才流失和无序流动已是不争的事实,国有企业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取先机,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以人为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国有企业应当深入思考和努力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不同人才的需求分析管理学需要层次的理论认为: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其次是地位、尊重归属与友爱,再次则是安全与保障、生理的需要,不同的人…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入世"了.在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大背景下,传统产业企业如何才能做强自己呢?作为江苏森达集团董事长朱相桂,从企业改革创新角度谈几点体会: 第一,要用国际化视野,看待传统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态势下实施和推进国际化战略,有着深远、重要的战略意义.国际化战略的推行必须要解决国际化经营的思路,国际化经营的战略,国际化经营的策略,国际化经营的资本运作和国际化经营的人才管理策略等问题.而人才是国际化经营制胜的根本保证,正如俗话所说:人才兴,事业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人才竞争俨然已经成为国际化竞争的又一个焦点.如果企业能够提高员工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能力,在人才资源开发上充分利用国外和国内两个市场的资源,把握人才全球化的趋势,就意味着抓住了加速企业发展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15.
国际化经营是法制化经营,必须遵循国际市场通行的游戏规则,按规则比赛。《面对WTO企业如何以法竞争》,中国企业都必须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16.
跨出国门走向国际,是中国加入WTO后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道路并不平坦,以什么方式发展壮大自己?与跨国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共舞,出发前,该如何寻找好切入点?出征后,应怎样不断调整,在竞争中保持和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些都是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需要不断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日前发布的《中国企业战略:现状、问题及建议——2010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企业认为“缺乏合格的国际化人才”是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最大困难.而“低成本生产要素优势”仍是企业进入海外市场所依赖的主要优势。  相似文献   

18.
《英才》2011,(1):97
种种恶性竞争,内部争斗,在2010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层出不穷,这便是只知利益不知道义的代价。这也是管理学上常见的零和博弈。如何站在明天看今天,如何通过昨天看今天?短期利益如何服从长远道义而获得更大的收益?在市场经济竞争中,企业家必须遵从的天道是什么?企业家心中坚守的商道又是什么?虞锋(嘉宾主持、云锋基金主席):在中国经济急剧转型的时期,我们企业应该探讨哪些规律性、本质性、根本性的问题,这也就是今天论坛的主题"天道、人道、商道"。  相似文献   

19.
鲁鸣 《人力资源》2011,(1):56-57
怎样把年轻人培养成国际化人才,是中国面临全球化的困惑之一。从人力资源来说,它是中国人的最大挑战。2011年,本刊将深度关注国际化人才的成长之道,并邀请资深成功人士鲁鸣先生主持专栏、分享感悟。鲁鸣现为花旗银行全球消费信用风险副总裁、北美华人银行家协会会长。鲁鸣从南开大学哲学系和社会学系研究生班毕业,在哥伦比亚大学获艺术硕士和哲学硕士,通过社会医学心理博士资格考试,已出版著作《缺少拥抱的中国人》、《背道而驰》、《原始状态》和《软能力在竞争中胜出》,经常在中美两地巡回演讲,颇受欢迎。  相似文献   

20.
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企业至少要回答3个问题:如何了解各地顾客的需求?以什么产品通过什么渠道满足他们的需求?如何在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中动态地改善自身的资源能力以及与各地社会的融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