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滴翠的茶山,飘香的果园,清澈的湖水,别致的茶楼,走进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恍如走入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不忍归去。初夏时节我慕名来到乌云山村,深深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散发出的无穷魅力。乌云山村坐落在巍巍大别山的怀抱,是一个版图面积2.3平方公里的一个小村,曾经也是一个出了名的穷村。过去,人们形容这里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兜里没钱花,缸里米不多,姑娘难外嫁,小  相似文献   

2.
<正> 我叫汪庆余,是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农民。我承包村乌云山水库已经近五年了,由于目前鱼市不很景气,每年压库的成鱼近万斤。自从乌云山建成了茶叶公园,发展旅游产业以后,我以水库为依托,利用自家房屋办起了“渔家乐”休闲及饮食服务,家庭收  相似文献   

3.
一个小小的"乡村阅览室",却改变了这个山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在短短的几年间,成为省级文明村和小康示范村.这就四川省华蓥市华龙办事处柏木山村.  相似文献   

4.
花五六万元,就可以在风景宜人、空气清新的山村拥有一间"看得见风景的房间",30年之内,随时可以居住;如果在一个地方住腻了,还可以住到其他风景区的乡村去;如果不想住,可以把房间出租……这是浙江一家公司新推出的"城仙居"农村休闲项目.  相似文献   

5.
<正>走进闻名遐迩的乌云山茶叶公园,映入眼帘的是茶山环抱、碧波荡漾的乌云山水库,水库边住着一个世外桃园般的人家,那就是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党员汪庆余的家。汪庆余一家五口人,三代同堂,日子过得相当富足,夫唱妇随,其乐融融。自改革开放时起,汪庆余便承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英山县红山镇乌云山村集山区、库区和红色老区于一体,全村面积1.42平方公里,村民小组6个,263户农户,878人,耕地面积300亩。在农信社的持续支持下,如今全村发展无公害茶叶560亩,水产养殖200亩,村办企业2个,专业种植户125户,工商户53家,生态茶叶种植、食用菌种植、观光旅游等特色农业已经成为乌云山村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正>进入11月,福建省莆田市蒋山村的2000多亩紫菜进入采收高峰期,预计今年紫菜销售收入将超过3000万元。近年来,蒋山村将紫菜产业当作"一村一品"的特色致富产业来发展,推广抗高温紫菜新品种以及养殖新方式,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与厦门、宁德等地的加工企业合作进行紫菜深加工,引导农民借助淘宝、微信等平台开拓市场,实现育苗、养殖、销售、合作加工等一龙条产业体系,让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我从四川省平昌县农业局被派往云台镇碗山村挂职担任第一书记。刚接通知,我心里打起了鼓:我虽是农家子弟,但从学校毕业就进机关工作了15年,农村情况并不熟悉,农村基层工作经验和方法那更是一片"空白"。特别是听说碗山村是双滩库区移民区,社情民意复杂,我更踟蹰起来:搞不好我会被村民"扫地出门"吧?这时,农业局党委书记唐均找我谈话:其实农村工作没有什么窍门,只  相似文献   

9.
动态     
<正>南京:"草原牧歌"进山村创意助休闲农业升级有"南京坝上草原"之称的六合程桥街道湖山村的练山,山下还有个山湖水库和采石场,就是"草原牧歌"的创意,让练山游人如织。近年来南京鼓励引导农家乐专业村等休闲农业项目注重创新,用创意提升品质,打造特色,培育出一批"2.0"升级版休闲农业旅游观光项目,成为乡村游新热点,直接拉动2016年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量预计可达180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0多亿元。  相似文献   

10.
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山区扶贫是世界性难题。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大国,全国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山区人口约占全国的50%,GDP却只占全国的30%。没有山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精准扶贫为山区小康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在精准扶贫模式下,扶贫需要针对最重要的贫困根源进行对症下药的帮扶。结合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科技,提出智慧山村的新模式。智慧山村模式可以克服山区普遍存在的交通和信息障碍。结合四川秦巴山区的实际,提出了智慧山村在四川秦巴山区的实行思路。  相似文献   

11.
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2003年1月启动了"城中村"改革试点工作。九山村也是较早开展改制的城中村之一,村情复杂,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矛盾交织。经过反复探索,终于走出一条九山村独特的改制之路。九山村改制历程回顾(一)改制过程最曲折。九山村改制工作一波三折,大体上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前期准备阶段。2002年4—5月,九山村对部分村民进行安  相似文献   

12.
山村过年     
<正>说起过年,杀猪宰羊似乎成了山村过年的标志,对于这一点我感触颇深。记得农村"大锅饭"时期,进了腊月中旬,山村就有了浓浓的过年气氛。生产队里杀猪宰羊这天,村里那些欢蹦乱跳的孩子们,兴高采烈地追逐着,欣喜若狂地喊着:"过年喽!杀猪宰羊喽!吃炖猪肉喽!吃羊肉馅白面饺子喽!"奔向杀猪场。逮猪开始了,一个男劳力就像足球场上的守门员,全神贯注地盯守在猪圈门口,其他两三个男劳力左拦右堵,不大工夫就把那头肥猪逼到了猪圈的墙角旮旯,然后,一拥而上,有的人摁猪脑袋,有的人拽猪腿,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头二百  相似文献   

13.
<正>《红楼梦》中曾提到过一种稻米——胭脂米,贾府门下黑山村庄主乌进孝敬献给贾府的红帖上,有"御田胭脂米"一条,只是数目极少,仅有"二石"。可见这种米在当时是个稀罕物,非皇亲国戚不得享用。距离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县城60多公里的乐江乡地灵村,村民更喜欢把这种"胭脂米"称为"红糯米",而且已有千年的种植历史。地灵村是一个典型的偏远山村,每年的"百家宴"会吸引众多游客来玩耍,村子名声也因此在外传开。去年12月,地灵村的老支书吴祖崇拿着当地的红糯米登上了  相似文献   

14.
《农民科技培训》2009,(10):45-45
位于韩国南端的沿海小城马山.有一个名叫“堂山”的壁画村。堂山村位于马山市的最高处.全村只有40多户人家。走进堂山村,第一感觉是如同进了童话世界.因为整个村子向外的房屋墙壁或院墙全部都画上了精美的壁画。令人惊奇的是.每家每户墙壁上的绘画主题都不一样.有27种之多,绘画的总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蓬安县周口镇龙王山村是一个老旱区。当地农民盼望离早区不远的清溪河水上山灌溉庄稼。10多年前,村民们投资投劳并贷款在清溪河边修建了一座50千伏安的提灌站,使龙王山村真正有了"龙王"。可是,由于缺乏管理等种种原因,"龙王"建成后长期闲置,主要设备已被毁坏。因此,该村仍然存在一边河水白白流淌,一边是田地遭受干旱的怪现象。农民们盼望"龙王"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6.
在九万大山的月亮山东麓,有一个叫尧等的山村。全村130多户人家,674人都是苗族。1987年全村集体家底除村委会的一栋破房子外一无所有,人均收入只有76元,是远近穷出了名的村寨。这样一个村寨是怎样在10年时间里迅速发展,在1997年达到全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呢?原来山村巨变是因为有一个率领全村青年人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的好青年,他就是年仅24岁的  相似文献   

17.
走进河南省西峡县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双龙镇化山村,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人见面打招呼不叫名字而是互称“××经理”。这几年,化山村农民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家家开宾馆,人人当老板,使这个只有800多口人的县级重点扶贫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800多元上升到去年的5000多元,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经理村”。这一切都是西峡县旅游产业的崛起给化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双龙镇化山村是国家3A级景区西峡龙潭沟的所在地,是老界岭、五道幢景区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化山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下,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纷纷做起了旅游生意…  相似文献   

18.
<正>在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接山村,有这样一个人,他干村会计30余载、年近花甲依然奋斗在"三农"一线,多次荣获山东省乡村之星、泰安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东平英才等荣誉称号。他叫翟远进,是村党支部委员、股份经济合作社会计,在干部群众心目中,他更是把农村当家园,视农业为生命,待农民如亲人的"东平好人"。  相似文献   

19.
虎娃打工     
夹山村尽管也一天天地变着,可这几年了,外面的姑娘不见一个被接进来,却总是看到本村的姑娘被山外的车一个个娶走了。一双双酸眼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姑娘像鸟儿一只只飞走,夹山村人心里就有不尽的酸味儿泛着,说不出来,吐不出去。虎娃还不到20岁。娘就不得不为他的婚事发愁了。  相似文献   

20.
正一个无集体积累、缺自然资源、没区位优势的贫困山村怎么发展?从1980年当选辽宁省凤城市大梨树大队大队长,到2014年因病去世,毛丰美扎根大梨树村30多年,用一个"干"字,用自己的一生给出了答案。一个农民,能为自己的时代做些什么?从1993年开始连任5届全国人大代表,到2014年不顾患癌5年、病情加重,依然尽职尽责在人民大会堂为民请命,20多年间,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