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最早的“点子大王”,到所谓“十大策划人”,再到现在形形色色的咨询公司,中国咨询业的发展不超过二十年,但无论是北大纵横、和君创业这样的“学院派”,还是万盟、派力这样的“出书派”都活得越来越滋润.特别是近几年世界上那些咨询业大腕们纷纷进入中国市场,仿佛中国的咨询市场春天已过,夏天来临,一个字:“热”。  相似文献   

2.
2005年11月,“云南省民族文化网”将和志刚推举为“云南十九怪”;同年底,“彩云之南”网站又载文称:“口书创立者名叫和志刚,云南丽江人,纳西族青年。他创立口书绝非标新立异、哗众取宠,因为他没有双手,是一个无臂汉子。”  相似文献   

3.
冷艳华 《理论观察》2011,(4):162-163
柯灵曾说过:“我扳着指头算来算去,诺大的文坛哪个阶段都安放不下一个他.上海沦陷才给她这样一个机会。”谭正璧称她“在技巧上始终下着极深的功夫”,胡兰成赞道“鲁迅之后有他.他是个伟大的寻求者。”——她就是张爱玲。  相似文献   

4.
浦东“三怪”文/@@张兆华在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张江供销商业公司,有三位与众不同、另有一功”的怪人。他们是:专觅假货的怪经理张江供销商业公司总经理宋士良是一应专觅假货的怪经理。宋经理虽然年过半百,头发花白,但精力充沛、精神甚佳。他每次到外地出差,...  相似文献   

5.
他有一个“安全法则”:要么以“咨询费”、“业务费”等形式让其儿子或情妇接受行贿者的钱物.要么以“借款”的名义逃避受贿之嫌。但是,他没有想到,如此“高明”的受贿“宝典”.最终给他带来的却是法院的一纸“无期徒刑”的判决书。[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孔子猜谜     
《发展》2008,(12):158-158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这“项橐”何许人也?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这项橐是燕国一少年。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圣人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说:“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  相似文献   

7.
命运     
流沙 《中国高新区》2005,(12):80-80
一个禅师经常和众人谈到“命运”这个词.一个忠实的听众一直坚信着“命运”的说法,所以他每天都在盼望着生活发生奇迹:他想:既然有命运,那么一切都由命运来安排吧。然而,年复一年.他的生活一直是平庸的.没有辉煌和光明,只有灰暗和贫困。他想:难道是自己的命运注定如此吗?  相似文献   

8.
李秀丽 《魅力中国》2010,(25):273-273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事物总能让人赏心悦目。但是,“美”,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并没有明确的解释,只是罗列了一些词汇。因为美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我们有必要给他组一个词来进行讨论,就美育而言,简而言之就是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在《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以培养审美能力、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为主要任务的教育。音乐和美术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它的任务是使受教育者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相似文献   

9.
假如你用丰厚的利润去诱惑你的客户.用数据去说服他,用柔情去感动他,给他压力,灌他“迷魂药”,帮他打开销售通道,挤压他的资金空间,最后,客户不缴械投降才怪:“得,还是你小子狠,过来拿钱吧!”[编按]  相似文献   

10.
他们     
吕树龙 《东北之窗》2010,(13):29-31
他,见证了海创周10年风雨历程; 他,见证了“千人计划”的推进和发展; 他,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海外学子是怎样感受到祖国炽热的召唤。 他们,共同见证了海创周10年,见证了一批又一批海外学子回归祖国.将他们的知识和智慧倾情奉献;他们共同见证了海创周是怎样将一座城市的呼唤变成了一个国家的呼唤。  相似文献   

11.
一个农夫,挑着一担大蒜打算到城里去卖,结果一天下来一个大蒜也没有卖出去,还遇到了一场大雨。为了避雨他躲进了一家网吧.并在网吧里认识了一个年轻人,当年轻人知道了他的遭遇后,马上很热心地表示愿意帮助他将这些“烫手的大蒜”卖掉。年轻人先问这位农夫:“你的大蒜有什么特别之处?”农夫很骄傲地说:“这些全是我自己种的.用的都是纯天然的肥料。”于是年轻人马上在网上输入“有机大蒜”四个字进行搜索,几分钟后.他对农夫说:“我已经帮你卖掉了这些大蒜.买家是一家德国的公司.他正在寻找天然有机肥料培植出来的大蒜。他还要买很多,且价格特别高。”  相似文献   

12.
仿佛一夜之间.进出商厦、写字楼的人们忽然发现.原本单调乏味的电梯等候厅和电梯间内.增添了许多时尚的液晶电视.滚动播放着各种品牌广告:轩尼诗洋酒、宝莱雅高级化妆品、最新款的LG手机等.令人赏心悦目。你知道吗?这道“美丽风景”的制造者是一位年轻诗人,凭着一个浪漫想法他居然赚到35亿,一下成了中国颇具传奇色彩的财富新贵。他的“分众传媒”股票.还成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市场上中国概念股的“明星”。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穷小子.是怎样创造这一财富奇迹的?  相似文献   

13.
猎头与猎物     
李勇 《东宇经纬》2001,(4):24-26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一个联系颇多的朋友突然之间在你的视野中消失,又突然出现在你眼前,并递过一张全新的名片——公司的名头变大了,职务由主管晋升为部门经理,薪水翻了一番……跳槽已不是什么新名词,问题是好事怎么落到他头上的?你问他,他会神秘地说:“猎头。”如今,在白领阶层中,人们私下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除了跳槽,大概就是“猎头”了。“猎头”这个词频频出现,使人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猎头”已成气候.  相似文献   

14.
汤嘉琛 《中国报道》2014,(10):56-57
有媒体这样评价巴曙松:作为一个体制内金融政策研究者,他一直在以大众化写作,记录、分析、解释中国经济领域的各种话题。难能可贵的是,他的写作里没有书斋式的自我陶醉,而是面对现实第一线,专业地将宏观问题“显微”。  相似文献   

15.
面试     
罗西 《中国高新区》2005,(12):80-80
“海归”董先生去某公司应聘一个部门经理要职.该公司董事长亲自压阵幕后指挥,几天来.面试了不少青年才俊,但是.没有一个能过他的关卡。董先生是留英博士,董事长看了他的书面材料后,面无表情地递给他一张名片.并通知他凌晨两点直接去他家考试……  相似文献   

16.
第一个采访对象 自从做了《创业者报》的记者后,我看到每天从南中国的大海里无声地冒出来的,都是一个水淋淋的鲜活太阳。我每天碰到的人和事也都是鲜活的,够刺激的。觉得每个人哪怕他的年纪轻轻。而他的人生却都是一部内容充实,情节曲折动人的长篇小说。 我想采访一个养马人.名叫刘彦贞,听说他在兰埔那边一个山头上安营下寨。刘彦贞的父亲曾是山东微山的铁道游击队员。老人正跟儿子在珠海特区度晚年。还有,老头子脾气怪。解放后,曾和他一起把头提在手里与鬼子拼过的人,有多少都做了厅级干部,而他多次闭门谢“官”,终落得一个人民…  相似文献   

17.
“山大王”叶运生石文生,刘纯忠遂川县禾源乡小黄坑村有个人名叫叶运生,人长得挺秀气,可却有一个怪吓人的绰号“山大王”。自然,他这个“山大王”并非过去的绿林好汉,而是凭他的辛勤劳动开荒造林2350亩,人们给予他的尊称。话说1985年5月间的一天,叶运生跑...  相似文献   

18.
王莹 《中国报道》2008,(2):78-81
问及进入再生资源利用这个领域的机缘,陈光标说其实也是出于偶然。2000年,当时南京的老国展中心要拆除,一个朋友问他有没有兴趣接手,他就试了,就这样,他发现了再生资源利用这座“金矿”。  相似文献   

19.
前段时间华为公司处在了风头浪尖上.他的一位员工胡新宇由于过度加班,导致了“过劳死”,由此引发了一场各界对“加班文化”的争论。 有人持批评态度,认为华为不够人性化,也有人表示理解,认为如果倒下的不是胡新宇,那可能倒下的是华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这样的拼命精神.企业又如何能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生存?[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流传过这样的故事:在寒冬的黄昏,一个煤矿工人的儿子问他妈妈:“现在天气这样冷,为什么不生炉子呢?”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儿子问:“爸爸为什么失业呢?”妈妈苦笑着答道:“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