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颁布实施后 ,在医患纠纷诉讼方面仍存在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有关操作层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2002年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受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2003年1月9日发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标志着我国证券侵权民事诉讼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规定》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此类诉讼。并对证券虚假陈述民事侵权诉讼赔偿额的确定做了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曹雅宁 《发展》2006,(3):58-59
证据,是"诉讼之王".证人证言是民事诉讼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证据,具有描述性和确定性的特征.它与书证、物证、视听资料、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等证据相互印证,使民事诉讼证据链条的各个环节成为有机的整体,共同证明案件的事实.但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关于证人证言的法律规定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求极不适应.  相似文献   

4.
新婚姻法增加了“离婚过错赔偿原则”,规定了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赔偿,但同时也规定了无过错方必须出示确切证据。 已于2002年4月1日正式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强化了当事人举证责任,突出了当事人如果对自己提出的诉讼主张不能提出证据加以证明,则当事人应承担败诉后果。  相似文献   

5.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域外证据公证证明制度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一条的规定 ,确立了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域外证据公证证明制度。但是 ,经过理论和实践上的探讨 ,笔者认为由最高人民法院所确立的我国民事诉讼域外证据公证证明制度是一个违反法律规定的制度。制度本身存在着极大的不科学性和不合理性 ,应作重大的修改和调整。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技术鉴定结论是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中明确了鉴定结论的证明力。它与诉讼结果关系密切,鉴定结论必然是对一方有利对另一方不利。如何使知识产权鉴定工作朝着有序、合法、科学、客观、独立、公正、和谐的方向发展,对于保障诉讼公正、正确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知识产权技术鉴定实务进行了多方位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诉讼程序中,通常情况下,被告可以不出庭而是委托代理人代自己出庭进行诉讼.有关法律同时规定,在一些特殊的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被告必须到庭.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必须到庭的被告"的规定进行分析,提出了可在一定条件下对这一类案件进行缺席审理的设想,并对缺席审理带来的执行不易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证据规则是民事诉讼的灵魂与基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实施,对我国民事诉讼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其在司法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9.
美国法院受理的专利诉讼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占据其中的90%.传统的对抗性诉讼结构决定这一过程常常极为复杂、耗时且存有较大争议.学习和借鉴此制度,在这类案件中引入一个中立的诉讼参与人,以一种没有偏见和相对中立的身份向法院提交不同于当事人的观点、意见或者补充性事实和证据,将有助于减少双方意见分歧,提高法院裁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便于及时、有效、公正、准确解决专利纠纷.  相似文献   

10.
梁梓 《特区经济》2015,(1):128-129
证据制度是一国诉讼制度的灵魂,是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内容。长期以来,我国立法与民众对案件事实的认定都是要求必须达到客观真实的程度。而司法实践,我国立法者逐渐意识到过分强调客观真实会导致诉讼的拖延,不但不利于诉讼效率与经济的实现,而且会因此损害诉讼的公正性。法院通过证据的运用所查明的案件事实的真实性应该是"法律真实"而非"客观真实"逐渐成为共识。在司法实践中,有些当事人为了寻求对自己更为有利的诉讼地位,以期望法院作出于已有利的判决,往往采取一些不正当手段,庭前拒不提交证据,搞证据偷袭,导致诉讼被拖延。针对这种行为,新民诉法修正案作出了相应规定。对于故意拖延提交的证据提交人给予相应的惩戒措施或不予采信其证据的效力。本文,以新民诉法第10条规定为出发点,剖析证据随时提出主义的弊端与诉讼后果,借鉴国外举证时限制度的经验,提出笔者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诺 《东北之窗》2014,(14):10-10
7月1日起,由省高级人民法院、省人民检察院、省公安厅联合出台的《关于办理毒品犯罪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在全省正式施行。此《规定》的出台,标志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办理毒品案件证据规格。去年,按照省高院党组的部署和要求,我省开展了毒品犯罪专题调研,起草了《关于我省毒品犯罪案件证据情况的调研报告》,对侦查、起诉、审判各环节证据的收集、审查和认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梳理。  相似文献   

12.
胡佳 《重庆与世界》2013,(7):46-48,75
证据是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资料,证据的完整度和真实度决定着案件事实情况被还原的程度。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证据的定义和分类以及收集手段等做了明确的规定。定案证据来源于证据,但并非所有的证据都能成为定案证据,只有经过举证、质证、认证以及审查判断后的证据才能最终成为判定待决案件的定案证据。二者的范围和含义不同,在法律上的地位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证民事诉讼活动能够富有效率地进行,迫切需要建立我国民事诉讼举证时限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初步构建了我国的民事举证时限制度,有效解决了司法实践中的一些问题,提高了司法效率,但也存在一定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指出:“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规定”。五部门有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称,“从总体内容和框架来看,这两个规定是全新的,是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创新和突破。”对此解读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质疑,难道以前刑讯逼供取证可以作为定案证据?  相似文献   

15.
<正>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指出:"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不  相似文献   

16.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首次在第五编特别程序中规定了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系统规定了刑事和解制度。在执行刑事和解制度过程中,需要正确理解刑事和解的正当性,明确刑事和解的模式,精确理解刑事和解案件的范围与条件,并且应该建立刑事和解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7.
马延平 《魅力中国》2014,(11):287-287
在民事诉讼中,存在着诉讼期间。所谓诉讼期间,是指人民法院、当事人或及他诉讼参与人进行诉讼行为的期限和期日。民事诉讼期间按其不同的标准可分为法律直接规定、人民法院指定。法定期间,是由法律条文规定的诉讼期间。将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具体诉讼行为的时间规定在相关法律条文中,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完成该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如提出管辖权异议期间、对一审判决、裁定的上诉期间、申请执行的期间、当事人申请再审的期间等等。法律的严肃性决定了法定期间具有不可变更性。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延长或缩短法律规定的期限时间。指定期间,是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依职权指定完成某项具体诉讼行为的期间。指定期间是相对于法定期间而言的,是法定期间的补充。与法定期间略有不同的是指定期间具有一定程序的可变更性。比如,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原告在限定的期间内补正起诉状的缺欠;指定原告交纳案件受理费的期限等等,都属于指定期间。倘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人遇有特殊情况,不能在指定的期间内完成规定的诉讼行为时,当事人或其他诉讼参与可以申请延长。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出决定改变原来指定的期间,重新指定诉讼期间。  相似文献   

18.
民事诉讼法是重要法律之一。国外几乎所有国家均重视民事诉讼立法,都有成文的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所谓民事诉讼法,是指规定司法机关和诉讼参与人进行民事诉讼所必须遵守的原则、制度、步骤、方法及其职责权限或者权利义务的一系列法律规范的总和。民事诉讼法与民法、经济法律的关系十分密切。前者属于程序法,后者属于实体法。二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构成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所谓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审理与解决民事案件、经济纠纷案件所进行的全部活动。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争议与经济纠纷。  相似文献   

19.
《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将视听资料列为证据之一。视听资料是指以图像和声音形式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包括与案件事实有关的录像、录音、照片、电子计算机内存信息等。视听资料是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在当前的刑事诉讼活动中,视听资料已经被普遍认识并广泛运用。视听资料与其他证据相比,具有客观性强、信息量大、精密度高,动作、形态具有连续性等特点。因此,其在七种诉讼证据中占了十分重要的地位。运用视听资料查明案件事实,是刑事诉讼的核心问题,它对于司法人员查明案件事实真相,正确运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具有极…  相似文献   

20.
周海 《重庆与世界》2013,30(2):48-50
在任何案件的审理中,查明案件事实关键都在于证据。证据提交法官后由法官按照法定程序审查,对符合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证据予以采信,即具有可采性的证据,这些被法官采信的证据是法官对案件事实作出判断的根据,被称为定案证据。定案证据有别于证据,两者在概念、外延、证据属性、所处诉讼阶段、使用主体等方面存在差别,但两者又存在必然联系,定案证据来源于证据,证据与定案证据的使用目的都是证明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