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三农”思想探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是我国农村改革的倡导者、支持者和领导者。他在总结中国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三农”思想。关于农业的基础地位、关于农业发展的主体、关于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关于农业的现代化是邓小平“三农”思想的基本框架。我们应以邓小平“三农”思想为指导,努力探寻解决新时期“三农”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新思路,即加强农村税费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  相似文献   

2.
调整城乡关系解决好农村、农民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十六大”明确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条件下,就农业解决农业问题,就农村解决农村问题,就农民解决农民问题是不行的,必须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目标下,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才能解决好“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3.
中国作为一个“正宗”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应该是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因为农民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体。但是近年来在城市改革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三农”问题日益严重。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困难提醒我们:如果再不以务实创新的态度解决“三农”问题,执政党和政府最大的“问题”最终会来自农民,而且极有可能发生一场无法应对的政治洪涝。  相似文献   

4.
洪磊 《商场现代化》2006,(6Z):204-205
向工业倾斜的发展战略是我国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严重的“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抛弃向工业倾斜的战略,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战略。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由于历史或体制的原因,使农村成为我国金融最不发达最不完善的地方,而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又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现实状况是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存在大量问题,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限,另一方面农业又是弱质产业,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以实现“三农”问题的早日解决。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善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解决农村、农业、农民融资困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叶青 《农机市场》2010,(6):19-20
农机作为农业生产力的标志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农机化发展。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超级的农业大国,土地就是农民的根本,这从几千年前就一直是这样的,所以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有利于国泰民安。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的脚步是加快了不少,但是农业问题却是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使得人心惶惶,所以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而本文所指出的关键就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三农"问题对于我们国家是一件大事,希望通过我们的关注问题早一点解决,也希望引起党和国家更加关注这个问题的存在,将努力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们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目前我国的现状是占全国人口70%的农民只有35%左右的市场购买力:农民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1/3。事实证明农民的贫困导致了农村的落后和农业的脆弱。解决“三农”问题.关键是提高农业的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而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键的问题是增加农  相似文献   

9.
《广东合作经济》2005,(1):40-42
南雄市地处粤北山区,是一个农业大市,加快南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为此,南雄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来,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充分发挥供销社的职能作用,构筑为“三农”服务新体系,市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相似文献   

10.
今天,我们向大家推荐这篇文章,介绍吉林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所开展的农村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的实施情况。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在经济结构中仍占重要比例的发展中大国。农民、农村、农业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的大问题。建国60年了,改革开放30多年了,中国农村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还要清醒看到,在广大农村,农业已经可以解决温饱问题,但综合生产能力距现代农业特征尚有明显差距;农村发展了,但与现代化的城市差距在扩大;农民收入提高了,但仍不能解决生产发展和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问题。 农民要富裕,农村要发展,农业要巩固,是党和政府历来关心、高度重视的大事。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做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这是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做了大量工作:修水利、村村通、文化站、免费教育、医疗保障、打井、建沼气池、家电下乡,等等。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多想农业,多帮农村,多助农民。 从2007年开始,吉林省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泥草房改造安居工程,实践证明,这不仅是一项安居工程、民生工程,而且带动了城乡经济的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但建设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一致的。只要我们有决心,思路再宽一些,点子再多一些,解决“三农”问题的步子就会更快一些。  相似文献   

11.
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今农业发展的趋势。美国和日本,作为两个最具代表性的西方发达国家,恨据各自的国情和历史,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池们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形式与美日等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借鉴美日在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经验,为完善我国的农业经营体制,从而解决我国的“三农”同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解决西部“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本文在分析“三农”问题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思路:即通过生态系统重建、现有土地所有权和流转制度的改革、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系统建立等途径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城镇化与“三农”问题解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人们已从过去主要强调农业生产、科技兴农、粮食生产等问题跳出,强调通过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来解决“三农”问题。但由于我国现实的特殊性,一味地强调城镇化发展,不但会增加“三农”问题解决的成本,还可能延缓“三农”问题解决的进程。本文认为,“三农”问题的解决,不但要解决转移出去的劳动力的生活、就业状况,还要解决滞留在农村的农民的发展问题、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问题。为此,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从劳动力转移的流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方面加以引导,以加强城镇化发展对“三农”问题解决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腾飞,正加大力度发展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上市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链条的关键一环,对我国实现农业规模经营、转移剩余劳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本文通过分析讨论如何有效的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使其保持持久的竞争和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好“三农”问题是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市如何加快农牧业产业化建设步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既十分重要,又相对弱势,而且情况复杂,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三农”工作,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我们必须坚决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各具特点而且互相联系,其中农业的特殊重要性在于解决13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从古到今再到未来,吃饭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7.
“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就针对“三农”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至今“三农”问题依然严峻。农业和农村发展速度降低,农民收入增长停滞或下降,使“三农”问题由原来主要表现产量问题或说食品安全问题,演变成一个以收入、就业  相似文献   

18.
贵州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发展农业旅游不仅能提高贵州农民经济收入,同时也能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文通过通过对贵州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贵州农业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中国“三农”问题离不开农机工业 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首要问题,因为中国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首要问题,因为农民在中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提出了要充分关注“三农”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三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中的核心理论之一,谁忽视了这一问题,必然要走弯路,必然要栽跟斗。  相似文献   

20.
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方针,强调“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和农业投入的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特别是在全国取消农业税,并对粮农实行直接补贴后,从2006年夏收起又实施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主动引导粮价的还帐性上涨,带动了猪价的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