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该文提出了商业模式效能概念,并从规则角度提出了商业模式效能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验证性分析表明,由6个观测变量体现的商业模式容器体积和2个观测变量体现的商业模式容器强度可以较为系统地刻画商业模式的效能状况。据此提出了可实际操作的商业模式效能测评方法,总结归纳了这一方法的应用价值、路径以及应用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2.
3.
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今天,人们对于战略新兴产业这个新鲜事物还存在认识的盲区.在现阶段学术界对战略新兴产业的研究视角的过于离散的现状下,本文提出了从商业模式的视角切入,在商业模式的分类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进行了一次详细深入的切片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该产业的商业模式的基本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型原因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研究结论支持了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并为下一步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决策路径.  相似文献   

4.
回顾广东省风华锂电公司发展历程,该企业不仅是全国最早进入锂电池行业的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为数不多掌握正负极材料生产技术的企业,但随着近二十年的发展,企业不仅没有处在技术革新领域的前沿,而且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差距越来越大。为了破解企业生产经营困境,锂电公司以“动态匹配视角”重塑商业模式,转型升级取得成功。结合本轮广东省体制机制创新改革契机,锂电公司将抓住本次体制机制改革契机,企业外部,积极寻求战略合作者,优化股东结构,探索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不断谋求资本市场上的突破;企业内部,强化市场机制为导向,减少行政审批对企业造成的束缚,逐步开展改制工作,探索多形式的激励机制,不仅为锂电公司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也为实现锂电公司增值溢价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5.
产业政策是政府引导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失衡的重要工具,影响着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水平。基于中国大陆A股82家光伏上市公司、52家人工智能上市公司数据,采用清晰集QCA方法,从选择水平、激励水平和介入水平3个维度探索产业政策与其它因素共同引致高/低层次商业模式创新的组合方式。结果表明,产业政策不同属性水平的作用路径不同;高层次和低层次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并非简单的对称关系,也不是单一条件就能起决定性作用的,还需要依赖不同条件之间的组合;产业政策不同属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效应存在差异。最后,通过设定商业模式创新评价标准,为优化商业模式创新路径提供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然而也面临着自身的创新被竞争对手模仿和复制的威胁,因此本文以隔离机制为立脚点,探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动态协同关系,构建两者动态协同下的隔离机制模型,并且以小米公司的发展为例,具体解释了隔离机制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下的形成机理,为企业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两种创新驱动下建立隔离机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孵化器不仅是创业的空间场地,更是汇聚各类创业资源的新型社会组织网络,它为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不同的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因而原本单一的孵化器衍生出创客、预孵化器、孵化器和加速器四个阶段。尽管以往文献对孵化器商业模式有过大量研究,但缺少一个从孵化器发展的四阶段来构建的商业模式。因此,文章通过对四个国内典型孵化器运作模式的案例分析,构建出一个孵化链条视角下的孵化器商业模式动态演化框架。  相似文献   

8.
威客(witkey)是近两年诞生的网络商业模式。它以其清晰的商业模式,易行的技术应用,可观的盈利前景获得了多方的关注。本文从威客历史介绍开始,对威客的商业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威客模式的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企业的价值创造方式。企业如何通过识别自身优势和劣势,投身于商业模式创新中,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数字动态能力是在动态能力研究基础之上,融合当前数字化背景提出来的新理念。所以,通过将数字动态能力作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核心能力,理清其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运用SPSS24.0和AMOS26.0对刻意学习、数字动态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刻意学习、数字动态能力均有助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并且数字动态能力三个维度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产力的传统定义是投入与产出之比,其测评往往仅考虑生产过程的两端。这里所暗含的假设是:企业内部生产过程是黑箱,生产力指标只与两个终端相关。如果立足于服务生产的过程特性。将观察视角从终端测评转移到过程测评,那么就可确定基于过程的服务生产力测评框架以及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战略和复杂双重维度,剖析阿里巴巴商业生态系统形成逻辑。结果发现:较强的战略控制力有利于强化平台商业模式,催生跨行业多样化平台,继而推进生态内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随后,商业生态系统积蓄丰富的共享数据资源,打开资源交易和创造边界,提升生态主体能力的同时重塑生态系统属性;有着更强复杂应配力的生态主体不断探索商业模式创新,生态内外的创新扩散催化商业生态系统竞争,进一步强化复杂应配力。在核心企业战略控制力和生态主体复杂应配力的双重作用下,商业生态系统呈现前生态状态、生态内卷、生态扩散和生态共生4种不同状态。  相似文献   

12.
在高速发展的城镇化和节能环保要求的双重背景下,生态城市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首选,各级政府短期内推出了大量生态城市规划方案,但多数生态城市规划方案存在随意性和主观性等问题。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规划方案运作机制和规划方案保障措施3个维度进行了系统分析,通过指标选取构建了生态城市规划三维评价模型,采用距离测度方法对方案进行了综合排序,采用“四方格评价屏幕”方法对方案进行了投影分析。通过对中国深圳、重庆、潍坊三地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生态城市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有助于降低生态城市规划实践的制度成本和社会成本。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主要沿海港口的动态效率评价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50家主要沿海港口1999—2002年的经营效率进行总体分析与评价,并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对这些沿海港口的效率变动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沿海港口存在严重的投入拥挤与资源浪费现象;同时,各区域的沿海港口在总体效率、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方面存在地区差异,沿海港口的纯技术效率在下降。这些结果表明,要从根本上提高港口经营效率,一方面,必须整合港口资源,防止盲目扩大港口的基础设施;另一方面,通过港口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来消除影响港口效率提高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浙江绿源电动自行车为案例研究对象,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方法,探索了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共演过程,归纳了各阶段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渐次演化规律,即颠覆性技术经历了技术集成—技术调整—技术升级的演变,商业模式经历了生存导向—低盈利导向—品牌导向的演变,继而分析了各阶段颠覆性技术与商业模式的静态适配及动态协同演化关系,发现两者动态匹配是实现可持续颠覆性效果的重要模式,对后发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明晰期权概念的基础上,揭示了期权内在价值和价格的性质。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将B—S模型分别针对长、短期期权进行改进,主要涉及期权有效期和企业红利政策的影响,并说明了红利收益率y的确定过程和波动率σ的计算方法。在改进后给出了模型的实用案例分析和计算实现,使期权定价更为实用、简单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从机会资源一体化视角探索创业情境下失败学习促进商业模式创新的途径。基于创业机会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引入创业动态能力作为中介机制,构建失败学习影响商业模式创新的“认知-能力-绩效”理论模型。通过对派尼尔环保探索性案例和201份经历过创业失败的创业者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失败学习显著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动态能力在失败学习与商业模式创新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环境动态性未调节创业动态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专利价值评估已成为当前政府投资、企业融资、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以及国家/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的关注焦点与研究热点。专利价值的形成过程以及影响专利价值评估的技术、市场和竞争等多种因素构成了复杂的动态反馈系统,适宜利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和方法开展动态模拟。剖析了现有专利价值评估方法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首次分析了专利价值评估的动力学机理,建立了专利价值评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某高价值度专利为例,对专利价值评估进行了动态模拟,为专利技术的实施、许可、转让及商业并购等产权交易提供了一种现实可行的专利价值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8.
商业模式的成型和成功,依赖于商业模式的二元性,即合法性与异质性。基于3721网络实名商业模式的案例分析发现,商业模式内外部合法性是商业模式现实成型的基础,而商业模式在竞争中取胜则需要焦点企业创建和维持商业模式的异质性。新商业模式功能的实现需要大量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而在此过程中,作为一个新知识体系的商业模式,存在被竞争对手学习、模仿的可能,这必将削弱新商业模式的异质性。但是,基于商业模式的活动元理论,活动元的设计与配置是新商业模式二元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9.
重大科技计划或项目是开展跨组织科研合作的重要平台,而科研合作中突破性创新的涌现则主要归因于大规模、高质量的知识协同。明确了重大项目背景下跨组织科研合作的概念,阐释了该类合作中知识协同的内涵,提出了跨组织科研合作中“场”的运转分布模型,建立了单个“场”的知识协同过程模型,分析了“场”之间存在的多种相互作用,并进一步利用自组织临界性理论构建了“场系统”由局部知识协同向整体知识协同演进的过程模型,最后对促进跨组织科研合作的整体知识协同提出了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与发展走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评价是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管理的重点和难点。由于组织使命、组织目标等组织内外因素的特殊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比一般营利组织和政府部门绩效评价难度更大。目前我国对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已大致形成共识,绩效评价标准也渐趋成熟,绩效评价方法多属定性描述。但由于我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历史较短、统计资料欠缺、制度设计不全等因素,绩效评价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未来我国要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研究上有所突破,应该做到制度创新、方法集成、内容创新,并加强组织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