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巢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知巢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资源丰富、且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但目前还存在知名度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合巢湖市文化旅游发展的三种模式,即品牌驱动模式、文化旅游资源一体化模式和自然旅游与文化旅游并重的"双轮驱动"模式。基于三个模式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突出巢湖地方特色,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加强统一规划,探索实施一体化旅游项目;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实施"双轮驱动"模式等巢湖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十三五"期间,广东省政府和潮汕揭三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但目前潮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对潮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过程有其特殊性,原于资源和产品的天然耦合性,两产业的融合通常始于资源开发和产品开发,目前潮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从行业的角度应通过潮汕文化观光与旅游景区开发融合、潮汕饮食与旅游餐饮融合、文化生产与旅游购物融合、潮剧潮乐演艺与旅游娱乐融合、民俗节庆与旅游项目开发融合等路径,发展潮汕文化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3.
林轶  熊礼明 《江苏商论》2011,(9):124-127
在对广西巴马县旅游产业开发现状进行分析后,本文以产业链理论为理论基础,指出了其旅游产业存在结构不够完善、功能优势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长寿养生文化"的品牌效应发挥不够等问题。并结合巴马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政府主导,统筹发展;品牌整合,扩大影响;加强建设,促进合作;建立外部支撑体系,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等基于品牌整合的旅游产业链模式,带动巴马民族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边疆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普洱市是云南最大的(州)市,也是云南省建设"桥头堡"战略的前沿阵地,同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普洱市的文化旅游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采取积极的营销的措施,促进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王志贤  王爽 《北方经贸》2022,(8):149-152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全新途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新途径,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是振兴区域经济、繁荣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赫哲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渔猎文化。四排赫哲乡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自然景观优美,具备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结合四排赫哲族乡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实践,对其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特色优势与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同时针对其乡村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之中存在的旅游产品单一、专业人才缺乏、市场开拓欠缺等问题,从优化基础设施、开发特色产品、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人才建设等四个角度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民族文化旅游是兼顾自然和人文的一种新兴的旅游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以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为核心和灵魂。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民族间的理解与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价值追寻在于实现自然、文化、人三者的和谐共生,实现民族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具体分析了绍兴古城文化特色,从"跨文化"视角出发,指出了目前绍兴古城文化开发和旅游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际大城市以文化为导向旅游发展取得很大成功范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绍兴古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仁璧 《中国市场》2014,(29):156-158
江门侨乡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江门旅游业发展的主题和趋势,随着历届成功举办的中国(江门)侨乡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对提高江门知名度,发展旅游产业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江门已初步形成了旅游产业链,但其品牌化程度低、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江门旅游的进一步发展。通过相关专家学者的大量分析,一致认为江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必须要打好一手"侨牌"。基于此,本文使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在了解江门侨乡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江门侨乡文化旅游资源品牌化构建建议,使之更好地融入珠三角旅游圈,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主要聚集在少数民族地区,随着其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就业率得到提升,对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发挥促进作用。尽管,当前我国的民族文化产业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契机,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实现民族文化旅游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正确认识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成为了民族文化旅游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本文就民族文化旅游面临的问题及发展对策展开了一系列的浅谈。  相似文献   

10.
随着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动漫旅游正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本文剖析了日本动漫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及经验,将对广西动漫旅游的发展起到借鉴作用。通过对比日本与广西开发动漫旅游情况的比较,提出了广西应在政府引导下,以民族文化为特色、打造动漫品牌,促进广西动漫旅游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越跨境地区集聚了两国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左江花山岩画申遗成功为中越文化旅游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机会。目前中越文化旅游发展备受关注,随着中越旅游文化的频道交流,中越文化旅游新产品层出不穷,推动了广西特色民族文化与中越边境旅游产业深入融合,打造了中越友好文化集中展示平台,并构筑了文化旅游合作平台,使得中越文化旅游合作日益加强。建议充分挖掘花山文化的价值,开发中越文化旅游新线路以及加强花山岩画在越南的宣传、中越文化旅游合作研究和人才合作培养,从而实现中越文化旅游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低碳旅游背景下的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清 《中国市场》2012,(1):47-48
低碳旅游作为一种新型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代表着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向,而低碳旅游背景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就是挖掘民族文化、完善旅游产业、促进旅游结构发展的同时真正做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本文在充分分析文化旅游与低碳旅游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旅游背景下文化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3.
蔡美艳 《中国市场》2010,(18):82-83
目前安阳市正在大力实施"三阳开泰"文化旅游强市发展战略,其文化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本文在对旅游产业集群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论述,对构建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紧迫性的认识,分析了构建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制约因素,最后提出了构建安阳市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第十一届贵州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要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坚持山地旅游战略定位。从市场逻辑来看,发展全域旅游既是资源与服务优化的需要,又是管理与利益优化的必然,贵州具有旅游气候与旅游资源等优势,为了更好地坚持全域旅游,实现对贵州山地民族旅游目的地的打造,当地应培育核心竞争力品牌,在旅游发展中注入山地民族文化灵魂,协调发展"旅游+",同时,优化山地旅游服务与配套设施质量。  相似文献   

15.
"慢节奏"休闲旅游的兴起,使得乡村旅游成为发展的热潮。在体验经济的时代中,民族乡村旅游作为特使的乡村旅游形式,如何才能更好的发挥民族的文化特色,实现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与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更好地融合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据此,对村民乡村旅游及体验经济做了简单的介绍,在剖析民族乡村旅游产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选择合适的开发资源、确定明确的主题、开发参与性高、体验性高的旅游产品等,以期对民族乡村地区的旅游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旅游本质上表现为文化的感受过程。旅游产业从产生自始就是文化发展的结果,旅游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是文化的活跃。我国的饮食文化世界文明,旅游资源也是丰富多彩。在旅游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饮食文化的发展不可或缺,对整个旅游产业的壮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饮食文化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旅游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对旅游质量的影响十分巨大。我国饮食文化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历史久远。在旅游产业发展饮食文化具有极大地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认为,应当从加强对民族饮食文化的扶持、强调地域特色、促进旅游和饮食相得益彰、深入挖掘饮食文化资源等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7.
北川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其独特的羌族文化在四川甚至是全国历史上都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在2008年"5·12"地震中,北川县城和县域各地遭受了几乎毁灭性的打击,文化旅游产业也随之消殆。本文在对北川县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通过SWOT分析,发现北川文化旅游产业具有旅游产品同质化、旅游目的地通达性较差、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等问题,并提出利用区位优势,打造旅游经济圈、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加强制度建设和区域合作等发展战略,以期望提高北川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水平,实现旅游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冰雪旅游已发展成为集运动、旅游、商贸于一体的经济盛会,被称为"白金产业"。凭借得天独厚的地域条件,黑龙江省的冰雪旅游也开展得如火如荼。黑龙江省冰雪旅游发展存在整体规划缺乏,文化内涵不突出,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等问题。应借鉴国内外冰雪旅游成功的经验,打造冰雪旅游特色精品体系,挖掘旅游文化内涵,完善服务质量,进行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旅游产业已经迈入了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为了满足旅游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文化赋能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各县区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也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因此具备了构建全面高质量文化旅游发展的天然优势。针对目前区县旅游开发中存在的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特色不足、旅游人才匮乏等问题,可以考虑以区域特色为依托,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通过旅游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导向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部湾经济区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环境与条件的生成,走一条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与社会化发展的道路,需要政府制定鼓励民族体育休闲旅游产业等发展,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旅游发展规划》进入设计调研阶段。本文拟在宏观投资选择、重点发展项目选择、产业布局选择、产业组织结构与规模的导向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促进民族体育休闲旅游成为北部湾经济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品牌产业,推进广西民族文化建设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