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及由我国主导亚投行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对高层次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而我国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正处于探索期,人才培养模式基础薄弱、国际商务专业与国际经贸专业培养模式区别度较低、师资力量不足,迫切需要彻底更新教育理念,加强高校综合教学改革,深入落实校企合作,推进教师培训及教学资源开发,从而构建创新创业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还继续沿用着传统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较多的弊端,最根本的是影响我国高校金融类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将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的教学改革如何延伸到毕业实践环节是高校需要重视看待的一个课题。单一的撰写论文已经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因此,高校必须提出一种创新性的模式,以缓解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让毕业生们达到用人单位对金融人才的要求。文章首先分析了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其次针对该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创新设计,就构建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进行了具体阐述;最后还分析了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毕业实践模式的创新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商务专业中实施"多证书"制度,使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结合,目的在于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紧密结合的职业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4.
王庆颖 《中国市场》2014,(44):181-183
《国际商务单证》课程是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本文针对当前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该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如何进行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为这门课程以及国际商务专业其他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使课程教学更符合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为构建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发展机遇。地方本科院校应借鉴英国、德国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遵循全人教育、实现错位发展和人才培养空间向社会扩展的教学模式构建三原则。依托产学研合作,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资源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构建培养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商务模式及其创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徐迪  翁君奕 《商业时代》2004,(29):43-44
对商务模式进行概念性的回顾,概述现有文献对商务模式的特征、组成要素和类型的讨论,分析商务模式创新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商务模式的作用、商务模式及其创新的研究意义及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促进校地合作的协同创新,其关键点是一方面要推进校地协作,同时加强创新,坚持协同理念,积极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同时要创新精神促进知识价值的共享,促进协同的不断创新;重点要加强校地的多元合作,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促进课程嵌入及实习实训等的优化整合,促进多方共赢,通过协同创新,建立完善而不断成熟进步的长效协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惠丽敏 《商场现代化》2010,(15):105-106
结合我院国际商务专业多年办学实际,通过向外贸公司实地调查研究,总结学校的已有经验教训,了解外贸公司对实习学生的综合反映和要求,对高职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规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专业硕士是与学术硕士相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强调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行业专业类院校区别于综合类院校学科综合实力突出的特点,往往在某一行业领域形成特定优势。因此,行业专业类院校在培养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方面,应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立足于服务本行业发展需求,与行业紧密结合,实施差异化人才培养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国际商务专业培养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这一弊端,以青岛工学院国际商务专业为例,探索了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大实践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制度建设、构建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平台等措施,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高职高专实训模式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础,近年来,校企合作已经成为培养应用性人才的主要思路,然而国际商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单个企业的需求不可能成规模,也不可能像工科学生那样真正把学校搬到企业,这就使得其现有的实训模式不太适应培养要求。我们通过总结教学规律,试行了"虚实结合,阶梯递进"的实训模式,即按照学生能力培养的客观规律,分为"专业感性认知——单项业务实训——业务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四个能力模块的"阶梯式"阶段来组织实训,将校内与校外的结合、模拟与实战的结合,在这一"虚"一"实"中,学生通过"虚"的训练来获得基本技能,借助于"实"的操作来熟悉应用。通过试行研究我们取得了一定效果,也找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加以总结探讨。  相似文献   

12.
语言学范式、经济学范式、管理学范式是国际商务人才培养的三种典型模式,我国高校主要采用前两种培养模式。高校培养的国际商务人才规模逐年扩大,但在人才规格、能力结构及师资水平等方面与我国涉外经济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经验,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现有的国际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商务模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持续赢利的根本大法。本文主要从创新的角度,阐述了商务模式在经济领域的内涵,解析了商务模式在经济界的应用意义和原则,发掘了商务模式创新的方法所在,并着重探讨了利用金融工具的商务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蔡益 《商》2014,(3):273-273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基础课考核模式目前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一些弊端。比如:考核动机功利化,内容设置不合理,考核方式单一,考试覆盖面窄,只注重教材,题型固定化,考试成绩计算不合理等,对此提出一些建设性思想。  相似文献   

15.
以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国际贸易综合实训中心为例,从建设重要性、建设目标和内容、项目做法、实践与教学模式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国际商务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王佳蕾 《现代商业》2007,(26):150-152
随着竞争的加剧,新兴产业需要找到最佳匹配的商务模式才能盈利,传统产业需要更新过时的商务模式才能重新获得竞争力.本篇文章主要利用《商务模式创新》一书中的理论框架,以某公司为背景,从形象的三维空间系统分析了现代企业的商务模式,为大家开启了经营的魔方。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国际商务专业具有充沛的人才就业市场,但是我国的涉外商务职业教育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弊病,本文通过对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现存问题的分析,指出了该专业持续发展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前,高等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发展极为迅速,但现有模式也存在培养目标、教学保障系统、实用性、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研究认为,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要求,国际商务专业应该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实践教学、教学变革等方面实现构建创新型国际商务应用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地方高校培养适合市场的人才、服务地方经济是办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一些地方院校对本科毕业生突出以毕业论文考核的模式,事实上,单一的论文考核不能充分体现出培养的效果,况且,地方院校对于本科毕业论文的要求不高。地方院校在不断追求办学特色的同时,考虑配套的毕业考核模式改革有其必要性。地方院校应借鉴国外高校多元化的评价方法,能够充分反映出专业培养的质量,让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到位,在地方行业轻松就业上岗的技术才是地方院校学生培养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不完备、师资力量薄弱以及政府政策投入不足等诸多问题。研究表明,国际商务专业应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采用“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外语能力+国际商法”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和适应国际商务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