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倩倩 《科技和产业》2022,22(3):320-324
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耦合作用机理,通过构建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指标,对2010—2019年贵州省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关联度和协调程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贵州省高等教育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协调度在缓慢上升,目前仍处于初级失调的状态,两者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共振关系,不能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协调度有望达到一个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文章将协调度的内涵界定为度量系统之间或系统内部之间协调状况好坏的定量指标,以此为基础从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入手,选择指标构建评价模型,对1995—2008年时间段上甘肃省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之间的协调性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整体上提升,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性整体上在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3.
区域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关系研究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基于系统论视角和VAR模型,采用天津1995—201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天津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变量之间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从长期来看,天津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学科结构能够达到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两者还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关系,出现协调性不足问题,学科结构不能主动适应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促进学科结构调整的作用还有待改善。据此,提出政策建议,助力天津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4.
代绍庆  蒙维洋 《改革与战略》2015,(4):127-130,137
文章对嘉兴产业结构和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演变轨迹及现状进行阶段分析,运用结构偏离度、协调系数等指标来分析嘉兴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在演进过程中的协调性。结果表明,嘉兴产业结构与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整体协调性较差,即嘉兴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处于失衡状态。据此,文章从职业教育认同、层次结构、技术进步及协同发展等方面就失衡原因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5.
根据协同学相关原理,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协调性评价,通过构建土地利用系统,选取状态参量并建立序参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协调耦合度模型进行协调性评价。结果显示:(1)宁波市土地利用社会子系统发展指数远高于土地利用生态发展指数和土地利用经济发展指数,说明宁波市仍处于经济粗放的发展阶段。(2)宁波市土地利用系统在2005-2008年一直处于低水平的耦合协调状态,需要继续发展;在2010-2011年间,系统处于耦合协调颉颃状态,在2012-2014年间,系统处于良性耦合协调状态,逐渐从无序走向有序。  相似文献   

6.
利用1978—2009年中部六省相关样本数据,从演变趋势、结构偏离度和回归分析三个方面对我国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关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部地区处于工业化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第二产业不断升级,但是不能有效的吸收劳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差甚远,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较差,就业结构的转换落后于产业结构的升级。结合中部地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长江航道建设和流域经济两个子系统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运用协调度模型研究近10年来它们之间的协调状态:2004年处于基本不协调状态,2005-2009年处于协调状态,2010年处于基本协调状态,2011-2013年处于协调状态,还未出现明显的不协调状态。但随着国家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不断深入,加快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对于统筹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区域经济布局,打造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民营经济发祥地浙江省台州市的高等教育、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同情况,文章通过融合应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实证分析了台州市2011—2021年三元子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及其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台州市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持续增长状态,但属于区域经济引领发展、高等教育滞后发展型社会;三元子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呈现较为一致的增长态势,整体上实现了从失调衰退向协调发展的良性转变。为推动台州市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文章提出,要建立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多方联动的长效交流合作机制;同时,还要实施教育先导性政策,大力推动台州市高等教育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张邦辉  刘淳  彭馨 《特区经济》2014,(12):190-194
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本文利用1998—2012年间的数据,在VAR模型估计的基础上,使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高等教育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做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高等教育投入经费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而高等教育毕业生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并且是其调整优化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度函数、选取多项指标构建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利用2006年我国大陆29个省份的截面数据对区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系统"的协调程度还处于中低水平,大多数省份生产性服务业滞后于制造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邓成超  蒋凯 《科技和产业》2021,21(11):164-167
重庆市的经济转型、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民生改善离不开高水平的高等教育给予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重庆高等教育尽管取得长足进步,但还不适应新形势和新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重庆高等教育需要从优化布局结构方面寻找新举措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江苏省33所地方高校2008-2013年期间的投资收入来源与其年度国内高校综合排名指标的截面数据进行通径分析,结果发现:第一,财政补助收入无论在对高校办学效益的直接影响,还是其他投资收入来源通过财政补助收入对高校办学效益的间接影响都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第二,高校财政补助收入与事业收入对办学效益影响下降的趋势与其他收入对高校办学效益影响上升的趋势并存;第三,在不同年度,不同投资收入来源对地方高校办学效益影响呈现出明显的效率差异。基于此,提出高校投资来源结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企业的视角,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来研究高职毕业生通用职业能力结构,得出了4个维度19项能力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这一能力结构导向下的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目标、课程体系和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4.
王天琪 《科技和产业》2022,22(11):360-366
高等教育投入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一环,影响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基于2010—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数据,通过绝对量指标和相对量指标对高等教育投入展开“纵向+横向”的规模分析,并根据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对高等教育投入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的新时期,应在保持国家经济稳中求进的前提下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逐步提高高校经费水平;提高非财政性经费投入比例,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化高校内部管理结构,提高经费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建州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2):133-135
从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及人才结构的现状和调整趋势入手,讨论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互动关系,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明晰定位、完善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及人才结构的现状和调整趋势入手,讨论产业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的互动关系,提出在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应明晰定位、完善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缩小地区间教育质量差距具有显著影响。立足于我国当前时代背景,探讨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意义,分析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的发展现状,总结归纳区域高等教育公平发展起点、过程、结果公平性不均衡现象,有层次地进行问题检视并剖析其中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经济、政策制度、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建议,能有效缓解区域间不平等态势,提高区域高等教育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就业结构影响下农民教育价值观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卫东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121-123
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所形成的就业结构变化,决定了农民的教育价值观有着明显的转变过程。在计划经济单一就业结构下,教育和农民就业之间关系不大,农民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跳农门”。在市场经济多元就业结构下,农民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教育,其内动力是“非农就业”目标,期望教育能带来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从就业的角度去审视农民教育价值观的转变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